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求志愿     
《招生考试通讯》2014,(6):15-16
核心提示慎重取舍、熟知规则征求志愿在某一批次所有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部分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省级招办将统一向考生公布该批次未录满院校的缺额计划(含院校新增计划),组织该批次补报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照缺额计划,在规定时间再次填报本批次志愿,参加征求志愿录取。填报征求志愿的时间一般在每一批次投档结束后,具体时间以省级招办公布的时间为准。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填报征求志愿,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征求志愿视为自动放弃。  相似文献   

2.
报考帮你问     
Q:征集志愿是否就是补录的意思? 辽宁 彭鑫 A:二者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结束.退档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河北自学考试》2011,(6):29-30
在每批次二志愿或三志愿征集时,有的高校在一志愿投档时已经满额,却还有征集计划。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该高校一志愿投档后,高校进行分专业录取时,由于某些考生专业不服从调剂、或者身体受限等原因被退档,导致高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出现缺额。这部分缺额计划省教育考试院就会向社会公布进行志愿征集。  相似文献   

4.
《河北自学考试》2011,(6):38-39
定向就业招生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考生每批只能填报一所院校志愿。考生报考定向招生应在招生计划中选择定向院校和专业,志愿填报在相应批次前单独设置的特殊类型批或相应批次志愿栏内。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今年首次将高考志愿填报栏中的“调剂志愿”取消,同时为考生安排三次志愿补报机会,以更好地解决志愿撞车问题。以往考生报了调剂志愿又不去的现象较多,这不仅造成了“志愿浪费”,而且加大了高招工作压力。江西省今年采取及时公布各批次缺额院校名单及人数的方法来代替“志愿调剂”。7月16日至17日,江西省高招办将从高招现场发出第一次补报信息,向考生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一本院校和人数,落选考生可通过电脑上网补报一本志愿;7月23日至24日,将公布缺额的二本院校和人数,考生仍可通过上网补报二本志愿;8月16日至9月19日,落选考生则可直…  相似文献   

6.
招考信箱     
问:在高考录取中,有的高校一志愿投档时已经满额,为什么还公布了征集计划?答:在某些批次志愿征集时,有的高校在一志愿投档时已经满额,却还有征集计划。这主要因为该高校一志愿投档后,高校进行分专业录取时,由于有的考生因为专业不服从调剂或者身体受限等原因被退档,造成高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出现缺额.  相似文献   

7.
报考帮你问     
Q:2008年辽宁高考有补报志愿,能介绍一下什么是补报志愿吗7补报志愿是否每年都会有? A:所谓补报志愿,是指在正常填报志愿情况下高校招生录取仍未完成招生计划,招生部门对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重新向社会公布,组织达到本批次分数线而仍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一次重新填报志愿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学子》2009,(4)
高考调档及投档原则招生院校按我省批次线上生源志愿顺序,调取多于招生计划一定比例的考生电子档案审核录取即为调档;省招考办将我省考生按批次、按志愿、按分数、按计划120%以内,并按招生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向招生院校投放电子档案即为投档。在对军队(国防生)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艺术院校、体育院校等投档时,还需同时限定面试、体检、体能测试合格或划定的专业考试分数线。投档、调档是高校招生录取中一个重要环节,招生院校和招生部门都须遵守以下10项原则:  相似文献   

9.
《河北自学考试》2011,(6):43-43
如何合理填报志愿对于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来说非常关键,艺术类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生在报考前要深入了解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招生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录取批次、专业设置情况、录取原则、就业去向等。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最近,浙江对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做出重大调整: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由以往六个批次调整为五个批次。同时,改变以往"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录取做法,对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2007年浙江将普通高校文理科第一至第四批统一设置为平行志愿,各批次视生源情况,增设征求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本科各批(一至三批)的平行志愿中均包含A、B、C三所院校,高职高专(第四批)的平行志愿中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均设专业志愿六个及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录取时,首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A、B、C(或A、B、C、D、E)院校志愿,被检索的志愿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体现"分数优先"的原则:再逐分逐个对考生按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C(E)院校的顺序检索,体现"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平行志愿录取情况,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2007年将视情况进行降分征求志愿,如遇生源不足可适当降分。  相似文献   

11.
《吉林教育》2008,(15):3
我省调整高校招生政策 考生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 (本刊讯)经省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我省对2008年高校招生政策和措施进行适当调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调整为公布成绩、全省排序、确定本科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后进行。志愿设置上也力争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提前批次录取志愿栏设置3个学校志愿,以后各批次除设第一志愿外,其余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在第一批次(重点院校)录取志愿栏,设置4个平行志愿;  相似文献   

12.
高考录取前,省级招办根据当年试卷分数统计情况,将本省招生总计划与考生人数按一定比例分批次划线公布,这就是各批次的省控线。在知分填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的考分达到某一批次省控线,才可以填报该批次及其以下各批次的院校。  相似文献   

13.
一、2005年志愿卡、表进行了调整,分为4张机读志愿卡、2种志愿表。部分录取批次院校和志愿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填报志愿前,考生要仔细阅读省招办公布的2005 年招生计划、填报志愿注意事项、机读志愿卡填涂说明等材料。二、今年各批次录取均采取按考生统一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的办法进行,我省独立学院  相似文献   

14.
过去,只要同意院校调剂,就有可能被不理想的学校录取。现在开设了征集志愿之后。缺额院校事先会向社会公布其空余招生计划,招考部门组织上线而未被录取的同学重新填报。想读哪所学校。完全由同学们自己决定,再也不会出现“拉郎配”或“乱点鸳鸯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清晖 《教育与职业》2005,(22):74-75
与以前不一样,今年北京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再需要填写“是否服从调配”。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调剂办法。按照新的调剂办法,录取高校将按每个批次的顺序志愿进行录取工作,录取完成之后再公布剩余计划,重新征求考生志愿,即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达到分数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和相关媒体查询本批次剩余招生计划的信息,填报剩余招生计划的志愿。  相似文献   

16.
教育微博     
《教育文汇》2013,(13):8-8
2013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分数线已划定,志愿(含本、专科批次志愿)在各市招生考试机构指定地点填报,戏曲表演类考生免于填报志愿。本科院校于7月29日录取;高职(专科)院校于7月30日录取。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下发《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自2018年起,广东高考拟将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设置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批次调整合并后,本科和专科录取批次均设置一个平行志愿组,分别设置15个院校志愿数,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上网下的热议。  相似文献   

18.
本科一批B录取情况:7月23日本科一批B录取结束。计划招生16817人,其中文史3398人,理工13106人,定向313人。本批生源不尽平衡,一志愿发档后,49所文史类院校有14所生源不足,缺额355人,一志愿满额率71.43%,高于2007年的68.29%,低于2006年的73.08%;计划完成率为  相似文献   

19.
<正>考生何时填报高考志愿?2013年辽宁省填报高考志愿工作时间为6月16~23日。各科类、各批次志愿同时填报。具体时间安排由各市招考委自定。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的志愿是怎样设置的?考生如何填报?军队、公安、航海类专业及个别经教育部和省招考委批准的院校列入提前录取批次。提前录取的本、专科院校单设志愿栏。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招生单设志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于8月20日顺利结束,共录取18.39万人,其中本科录取13.43万人,专科录取4.96万人. 全省高招录取形势向好.高水平大学在闽招生人数再创新高,传统"985""211"等高水平大学各类别各批次共录取1.65万人,同比增加500余人;本科录取人数比去年增加3500余人;军队、师范类院校生源质量良好,录取考生分数位次较往年提升明显;艺术类投档模式改革成效显现,本科提前批录取人数增长明显,多所知名艺术类院校在闽录取人数大幅增长;教育部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录取人数保持逐年增长态势,省属高校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完成率接近100%,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全省考生志愿满足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没有因投档录取模式改变而出现明显的"滑档"或生源缺额情况,实现考生报考和院校招生"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