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进餐时,有以下独特的心理特点。 1.模仿性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孩子的口味是受环境的影响形成的,首先是受父母的言行、态度的影响。如果大人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讲这不好吃那没滋味,孩子也会先入为主,不爱吃这些食物了。孩子同小朋友一起吃饭时,看到别人吃得津津有味,自己也会吃得特别香。 2.好奇心强,喜欢吃花样多变  相似文献   

2.
刚入园的幼儿,突然被打破了在家里养成的饮食习惯,第一次独立地以集体形式进餐,问题就比较多了;加上幼儿生性活泼、好奇、模仿性强,又极易受周围人们对食物好恶的影响,因而研究刚入园幼儿的进餐问题,就很有必要了。一、对能吃不会吃的幼儿有的幼儿食量很大,但在家里娇生惯养,吃饭靠家长喂;来园后,又不会使用餐具(勺子或筷子),因此常常吃不饱。对这样的幼儿,一要稳定他的情绪,鼓励他大胆进餐;  相似文献   

3.
把好进餐关     
科学进餐,对于儿童健康和发育都至关重要。不过,科学进餐的“道道”不少,家长应注意帮孩子把好关。 进餐前 不要让孩子大量饮水,以免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不要让孩子吃零食,饭前吃了零食,吃饭时饭菜就不香了,影响食欲。饭前不可责骂孩子,不良情绪会使孩子胃口大减。饭前要提醒孩子将  相似文献   

4.
不良的进餐习惯:有的孩子进餐不定时、不定量;有的孩子零食、甜食、冷饮吃得过多,感到吃不吃饭无所谓;有的孩子喜欢一口汤一口饭,由汤送饭,既影响饭量也影响食欲。不良的进餐气氛:有的家长一到进餐的时候,就开始训孩子,使孩子见到吃饭就精神紧张,从而胃口下降。不良的进餐方式:有的孩子边吃边玩;有的孩子边吃边看图书或电视,因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影响食欲。家长的不良影响:有的家长当  相似文献   

5.
江琳 《山东教育》2011,(27):52-53
亲子园新生在进餐过程中,有两大突出问题让教师感到困扰:第一是挑食、偏食,孩子们这不吃、那不吃,强迫他们吃下去,会带来哭泣、呕吐,甚至不愿意上亲子园等后果;第二,不主动进餐,吃饭速度慢,在规定的进餐时间内吃不完,影响下一个环节集体活动的进行。特别是有些刚入园的孩子,一个上午情绪都比较平稳,但到了吃饭时间便开始哭闹。所以,每天午餐时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孩子吃饭没有固定的地方。有的是端着小饭碗东奔西走,边吃边跑;有的孩子厌食,家长端着饭碗左哄右劝地喂,一顿饭吃个把小时。定位进餐能够改变孩子吃饭“漫不经心”的坏习惯,减少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进食时情绪稳定,专心致志地进食。一般来说,从孩子7个月起即可开始进行训练,让其坐在童车里喝牛奶、吃水果。刚开始训练时,如果孩子不肯坐在童车里,妈妈可以假装不给他吃,  相似文献   

7.
快乐的午餐     
进餐时保持安静是幼儿园工作的常规,边吃饭边说话对身体的危害孩子也早已明白。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在进餐时总想交流一些自己的见闻,继续讨论没有说完的话题。 您认为吃饭时孩子可以说话吗?怎样才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进餐习惯呢?  相似文献   

8.
快乐的午餐     
进餐时保持安静是幼儿园工作常规,边吃饭边说话对身体的危害孩子也早已明白。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在进餐时总想交流一些自己的见闻,继续讨论没有说完的话题。 您认为吃饭时孩子可以说话吗?怎样才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进餐习惯呢?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多吃饭,长得健康,于是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哄骗孩子进食,但很多时候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进餐兴趣呢?首先,孩子的感觉器官已逐渐发育,已具备对颜色、形状、味道等的反应能力。因此在制作孩子食品时不能只讲营养,还应注意色、香、味,先从感观上吸引孩子对食物的注意力,引发进食兴趣。比如在颜色调配上,应强调鲜艳,鸡蛋炒西红柿、青椒肝丝、炒三丁(胡萝卜、香干、肉)、三色肉丸等往往能使孩子觉得好看,从而有吃的欲望。在花色品种上切忌单调,最好在2天内每顿饭不重样,使孩子在每次吃饭时都感到“新奇”。如面…  相似文献   

10.
问:只要宝宝自己拿着勺子吃饭,他就会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到底多大的宝宝可以自己吃饭?答:宝宝在10个月大后进入辅食添加的后期。在这个时期,宝宝每天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主要来源于一日三餐,食物选择和喂养时间也要与家长"同步",因此要求"自己吃饭"是很自然的。当然,这句话不是他亲口说出来的,而是用行动表现出来的。有的家长担心宝宝自己吃会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实在是太难收拾了,还是大人喂干净点儿,这实际上是在剥夺宝宝学习吃饭的机会。一般来说,10个月大的宝宝手指活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逐渐增强,自己进餐的愿望愈发强  相似文献   

11.
“老师,我吃饭得就水” 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为保育员,我们在照顾孩子进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挑食、边吃边玩,甚至有的孩子还不会吃饭。  相似文献   

12.
营养问与答     
正要不要带孩子去餐厅吃饭?Q宝宝2岁了,喜欢去餐厅吃饭。可能是因为我和宝爸都不太会做饭,宝宝每次去餐厅吃饭都吃得特别香。可是去餐厅吃饭虽然方便,我心里却老犯嘀咕,总去餐厅吃饭,会不会影响宝宝健康?A可以带宝宝去餐厅吃饭,但频次不能太高,一个月去一两次餐厅吃饭就可以了。在餐厅吃饭,餐厅的用油和调味品都会比家里多,脂肪多,口味重,盐也太多。宝宝吃了口重的食物就不爱吃清淡的食物了。而且,由于在餐厅吃饭点餐时分量不可控,宝宝的进食量不容易掌握,很容易吃多。如果经常在餐厅吃饭,容  相似文献   

13.
在孩子进餐卫生方面,家长往往只注意食物的清洁卫生和细嚼慢咽等的卫生要求,而很少注意孩子进餐的心理卫生。其实,进餐的心理氛围不仅仅影响到孩子食欲及对食物的吸收,而且还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孩子进餐的心理卫生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孩子都有偏食的习惯。有的不喜欢吃蔬菜,有的不喜欢吃肉,有的专爱吃甜食,有的却偏食过咸的食物。偏食是个坏的习惯,这种坏习惯一旦形成,就可能引起营养素缺乏症:偏瘦、偏胖、消化不良、贫血等。我的儿子不偏食,他身体健康、活泼可爱,常常受到邻居及同事的夸奖。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指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一、营造良好氛围增进食欲孩子用餐时,要有宽松、自然、愉快的气氛,这有利于增进孩子的食欲,我们从不在饭前或吃饭时批评、指责儿子,吃饭时播放轻音乐,让儿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进餐。做菜注意色、香、味…  相似文献   

15.
杜长明 《山东教育》2004,(15):62-62
从生理角度看,吃饭时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到饮食上,既可品尝食物的味道,又可增进食欲,利于胃、胰、胆等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家长总是在进餐时对孩子絮叨责备,会使孩子心不在“食”,食不知味,食欲不振,难免诱发孩子生理上的疾病。再则,饭桌上经常性的指责,也使孩子对吃饭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恐惧,就是俗话说的对吃饭“发怵”。孩子上饭桌便如坐针毡,感到压抑,长此以往,也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父母平时抽时间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做错了什么事,就避开吃饭的时间,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在饭桌上,很轻松地用三言两语了解一下孩子…  相似文献   

16.
甘瑾 《班主任之友》2022,(12):40-44
<正>实施背景中午和学生在学校食堂一起吃饭时,发现许多学生都不喜欢吃萝卜,觉得萝卜很苦,味道不好,萝卜皮不容易嚼烂,所以很多孩子会把萝卜倒掉。但萝卜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还能给我们补充许多微量元素,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萝卜呢?  相似文献   

17.
山东烟台凌吉女士来信,孩子吃饭的时候速度特慢,吃得又少,每餐都得花上一个小时左右,软硬兼施还是无法改善,怎么办? ——孩子吃饭慢有许多原因:有的是满口烂牙,影响咀嚼,产生困难,使孩子视吃饭为难事,有的是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吃得太少,或掉饭粒在桌上、地上,认为不如自己来喂孩子吃饭,逐渐使孩子视喂饭为理所当然,孩子自己吃时,自然是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18.
赵敬 《父母必读》2021,(1):52-55
怎么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呢?从进餐次数的设置,到让孩子爱上蔬菜的方法,从如何锻炼孩子小手的稳定性,到让吃饭不香的孩子受"感染",幼儿园老师毫无保留地把好办法传授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里,孩子吃饭不轻松。1.吃饭成了一项竞赛活动。我们经常看到,吃饭之前,老师总是要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看谁吃得又快又好,吃得最快的小朋友今天可以当图书管理员,或者奖一朵小红花给他等等。孩子们好强,什么都想争第一,吃饭也不例外,老师“命令”一下,孩子们就拼命地赶着吃。在吃饭的科学要求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细嚼慢咽。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20.
就餐方式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可能许多父母对这个问题连想都没想过,因为孩子是否吃饱、吃好、吃得清洁卫生才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殊不知,孩子就餐时外界环境和心理、食欲、消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就餐时,孩子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即使是美味佳肴也难以摄取足够的营养。那么有哪些不妥的进餐方式呢?单独就餐单独进餐可使孩子淡忘进餐礼节,并且会使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