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Kris Brenner女士在向你介绍陈氏太极拳功夫架站桩功及习 练体会。这位在中国追求中国功夫已达五年之久的美国武术迷的体会是:如果练太极拳的人是一棵树,那么,站桩功就像在为这棵树浇水,以便使根扎得更深。若想真正练好太极拳,并且得到深厚的内功,你就必须得练站桩,以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人未老脚先老",或说"人老先从腿脚起"。为了强化脚力,旺盛气血,强身防衰,民间参照传统的"站桩震功法"和八段锦的"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两种保健功的动作和道理,改编成一种有强身健脚功能的简单有效的八震功,共有八节动作。  相似文献   

3.
功夫练上身     
林文辉 《精武》2010,(3):71-71
无论形意拳还是太极拳都要求锻炼内气,所以其都是内家拳,但是,如何能将这种功夫练上身呢?有人说练站桩就可以了。其实站桩只是基本功,站死桩的人实在太多了,可惜最后功夫还是没有上身。所以除了站桩以外,还要配合动功的练习,形意拳和太极拳就是很好的动桩练功法。  相似文献   

4.
现在以健身目的学太极拳的人,一般是采用速成学习的方法。速成学习的主要特点是三个"超越":基本功站桩超越不练;基本技术如手法、步法等超越不学;基本知识超越不提,  相似文献   

5.
简化太极拳的练法要点1.1练好“站桩功”武术具有“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百练不如一站”的经验总结。“站桩功”是拳术很重要的基本功,它既有稳定身心之功,又有稳定平衡之能;它既是入门的功夫,又是达到高深层次不可缺少之练功手段。所以,学练太极拳首先练...  相似文献   

6.
柔骨功     
柔骨功,亦称少林软功。此功为习武者,必须练习的一种功夫,专练肢体柔软,身体轻灵。功分揉腿、揉腰、揉肩三部分。方法有压、搬、揉、耗等。有拳谚曰:“打拳不溜腿,一世冒失鬼”,“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意指练腿腰的灵活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铁腿功     
铁褪功系传统功法,目前有很多人习练。此功亦称铁脚功,专练腿脚的硬度。经过年门训练的腿脚,比拳、掌更有威力。拳谚曰:“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腿脚在实战中的具有重要作用。铁腿功法内容主要有戳、戳蹬、蹶崩、腾空蹬等脚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站桩     
张方 《精武》2011,(1):39-39
萧天石先生在《道海玄微》之中有论曰:"南宫列仙派之站桩功法,属辅助道法中的气功门,乃一种初入道之基本功法,如武林中之以站桩功为基本功者然。"又云:“练站桩功,其效且可增强丹田(下腹)势力,脑力灵性、体内养分及筋络活力,故武术家谓:‘练三年太极拳,不如练一年站桩功。”  相似文献   

9.
孔云鹏 《武当》2012,(10):12
拳谚有"百炼不如一站"之说。站桩既能增强体质,稳固根基,又可以提高技击能力。武当太极拳为内家拳之首,十分注重内功修炼。武当内功三盘桩是武当太极拳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站桩功法,它采用站式进行锻炼。基本桩法有三种,即地盘桩、人盘桩  相似文献   

10.
戳脚     
戳脚:是以腿脚功夫为主的一种拳术。相传起于宋朝,盛于清末。戳脚侧重腿功、脚功,而且技法系统,享有“北腿”之誉。拳谚中说:“拳打三,脚打七”、“手似两扇门,全靠脚打人”,是说腿脚在武术技击中极为重要。传说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中,武松就是使用戳脚中的玉环步、鸳鸯脚取胜的。戳脚流传至今有文、武趟子之分。戳脚的技术特点是:手脚并用,矫捷刚健,紧凑严密,灵活善变。以腿法见长。戳脚的套路在练  相似文献   

11.
怎样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有人甚至当了拳师,并不提倡不下功夫练拳,而是练习单操手的“太极动”或“站桩”。我不反对练习单操手和站桩,因为这是一顶辅助练功活动。但是,太极拳的功夫是每天循规蹈矩认真练拳得到的。很多身怀绝技的人都  相似文献   

12.
王冬文 《精武》2005,(8):16-16
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根本,形意拳的练和用基本上都是采用三体式的腿劲和步型,故练形意拳的人都以三体式桩功为主要桩功,尚派形意拳亦不例外。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母式,而鹰捉则被称为形意拳的母拳。练形意拳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两项功夫的训练。李文彬先生在其著作《尚式形意拳械抉微》中曾将三体式桩功和鹰捉合称为尚派形意拳的筑基功夫。  相似文献   

13.
隋振江 《武当》2013,(2):23-24
古人云:"拳不敌法,法不敌功。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习练混元太极拳必须拳功合一,只有拳功一体,才能将练太极拳升华到练太极功夫的高度。注重太极拳的内涵、质量及功夫的研究与提高,而不在套路多少,架子高低和动作规范与否。只有拿住丹田练内功,才能练出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  相似文献   

14.
萧丽娇 《武当》2003,(5):35-35
气功之术为我国古代祖先所创始,是祖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练之防病祛病,健身益寿,青春常驻。 “内劲一指禅”站桩功就是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原理来的。马步桩、蛇形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  相似文献   

15.
如今,很多城市的大广场和公园的健身场地上,多数都有几个像桩子似的健身器材,这就是武术中常说的梅花桩。现在大众健身所用的梅花桩,主要是模拟中华武术的站桩,分为低桩和高桩,主要便于人们练习平衡能力,而非练就上乘的功夫。  相似文献   

16.
梅墨生 《武当》2007,(8):38-39
关于内功毫无疑问,太极拳既有健身作用,又具技击妙用。以养生健身为目的的练法,与以技击搏斗为主的练法自然不同。太极是理,太极拳是体,太极拳法是用。而太极拳功是兼有体用的,用于健身和用于技击都可以,关键在于练法,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武术界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谓,此语主要是针对养生而言——你练武一辈子,如果只会耍弄拳脚而不懂内功,很可能不养身反而伤身,不益寿反而折寿。关于这一点,历来武者验证已多。  相似文献   

17.
缩胸驼背头下低,两腿无力步拖地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老年人神经反应迟钝,肌肉弹性张力相对降低,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行走时腿脚不灵便,行步迟缓,步态蹒跚,腿脚就会拖地提不起来。  相似文献   

18.
李照山 《精武》2004,(10):19-19
在《大成拳论》中,王芗斋先生把大成拳的练习步骤分为站桩、试力、试声、自卫和技击桩法。如果把技击桩法归纳在站桩功法中,则主要有四个练习步骤。在现在流行的"七妙法门"中,站桩亦为首要功法。由此可见,站桩是大成拳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功法,但桩功的重要性,也误导了不少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曾听到一种怪论,即"桩功万能论",意思是只要练好桩功,就什么都有了,也能成为技击高手,你一出手,即可置人于死地。在此论调下,有人过分延长站桩时间。  相似文献   

19.
杨龙 《武当》2015,(1):16-19
(接上期)二、中三法中三法乃出劲三法,系身法所在,也是走劲化劲的关键。即旋腰、转胯、气转黄庭,贯彻始终。凡练武之人,必然要经历练力、发力与用力三个阶段。劲的本质是力,本文在这里用"力"字,完全是从俗之说。练力是练腰腿手臂掌指的基本之力,是积蓄能量的阶段。主要功法有伏地通臂、二指禅、铁牛耕地、卧虎劲、翻杠子、翻袋子和石锁功、铁砂掌及铁拳功等等。单坠练腿力,卧虎功练臂力,二指禅练指力,铁牛耕地功练腰臂指腕力。要想功力深厚,非得站桩以培养筋骨之力。通过站桩,使肌肉放松以获得沉劲,使全身形成牢固的整体"屋架"结构,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20.
王雪松 《精武》2008,(4):52-52
少林言轻门铁裆功属强身妙术。其最主要的是健身功用,久练也可提高裆部的抗击打能力。练裆一门作为一种秘术流传于民间,均为口传身教,练法少有文字记载。由于该功练功部位在隐讳之处,故不宜在大庭广众之下传播,仅在门内一脉相承,故很少有人知晓。今笔者将此功作为医疗保健法介绍给广大武友,有意者不妨一试,功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