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女创作家,她独特的空间叙事写作手法,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赞扬。因而,就萧红代表著作《呼兰河传》中的空间叙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概述小说中空间叙事的写作艺术结构,并分别从人物内心情感空间、反讽暗喻批判空间以及中断时间获取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呼兰河传》的空间叙事特征,从而体现出《呼兰河传》空间叙事对传统小说写作形式的突破,进一步彰显其珍贵的文学艺术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采用童年视角,反讽叙事以及女性自我悲剧的认同等多种叙事策略,其中浸透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对国民性所造成的悲剧的思考,特别是她作为一名女性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学习《火烧云》开始,我就想轻轻走进萧红,走进《呼兰河传》.假期中,我跟着作者来到了呼兰河小城. 这是一部充满童趣、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小说,它那散发着的淡淡墨香和真切朴实的语言,让我陶醉,让我回味无穷.从字里行间,我体会到了萧红儿时的那种孤寂,和被愚昧与迷信包围的生活.幸好她有一个性格爽朗的爷爷,陪伴她度过童年,让她留下了一些甜蜜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呼兰河传》是萧红写于生命之尾的一部作品。她以悲剧性的生命体验,着力于故土的景物人的书写,表达了她对呼兰河小城的追忆和回顾。萧红以成人与儿童的双重叙事视角,欢乐与凄凉的情感基调,明净与阴暗的文本色彩,展示了一幅幅明暗交织的生存图景。文本叙事元素的多重变奏使得文中的叙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张力,拓展了文本的审美意蕴的同时,也给予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传达了不尽之意。  相似文献   

5.
程金芝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3):12-14,83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通过描述集体无意识笼罩下呼兰河人的悲剧人生,深刻揭露出集体无意识这张无形大网就存在于呼兰河人陈腐的日常生活、落后的民俗传承、愚昧的习惯势力当中,集体无意识已成为一个民族沉重的历史精神枷锁,吞噬着人们的生命,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作品寄寓了她对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讽刺与批判。  相似文献   

6.
以萧红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为代表 ,探讨萧红小说独特的美学追求———小说散文化。艺术结构方面 ,萧红小说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结构方法。《生死场》突破时空的限制 ,以场景结构小说。《呼兰河传》的结构具有“串珠式”特点。萧红小说的叙事笔调也各不相同 ,《生死场》具有叙事散文的质地 ,《呼兰河传》则具有抒情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萧红(1911-1942)承袭鲁迅的写作风格,针对现实的社会,写下她对乡土和女性的关怀,而《呼兰河传》中更呈现她个人特殊的风格和情感。本文从《呼兰河传》的话语、悖论语境及吟谣式叙事方面分析其重复书写、视角交替与嘲讽手法,探究萧红所批判、关怀的乡土与女性。  相似文献   

8.
陈琳 《小学语文》2013,(1):46-49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呼兰河传》第三章。《呼兰河传》构思并创作于1937年,1940年在香港完稿。1942年1月,萧红病逝于香港。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她饱蘸着浓郁的情感笔墨,抒发了对故乡童年的悲欢记忆。这是呼兰河畔孤独的女儿,唱给故乡童年的生命咏叹调。全书七章,描写了呼兰河小城广大民众的愚昧和麻木以及病态的社会关系造成的病态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在多元化的中国文坛中,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文人都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萧红,这位上世纪30年代东北文学的代表,她注重人物精神世界的呈现,尤其是性格的刻画,以她独有的悲剧意味以及个性鲜明的文风独树一帜。在《呼兰河传》中,她以平实质朴的笔调介绍了一个别样的北大荒,寒冷、苍凉却又顽强。《呼兰河传》独特的多重视角叙述方式呈现出了那个大环境下愚昧可笑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10.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随着对萧红研究的深入,《呼兰河传》也被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进行了挖掘和阐释。《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思想逐渐成熟、阅历日益沉淀的成果,她以一种沉静的、坦然的、从容的姿态描绘着她所熟悉的呼兰河城,以一种成熟的、悲悯的情怀追忆着慈祥又童心不眠的祖父,怀念着可笑又可怜的有二伯,梦幻着藏着她绚烂纯真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11.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真正完成是在她短暂人生中的最后阶段。借助心理学的观点,从萧红的人生体验出发,揭示了萧红在疾病缠身,精神孤寂的情况下,创作《呼兰河传》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对于作者萧红,我们并不陌生,四年级时曾经学过她的《火烧云》,两篇文章都是节选自作者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在萧红的故乡,《呼兰河传》写的就是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对萧红来说,祖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在我们来看看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有关祖父的一段文字。(出示: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相似文献   

13.
句芒 《华章》2011,(10):28-29
《祖父》节选自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者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是一篇散文化的长篇小说。小说前两章里作者的笔触就像电影镜头一样,缓缓在呼兰小城扫过,寒冷、泥土、灰尘、喧嚣、荒凉、愚昧、轮回、挣扎,  相似文献   

14.
萧红是一位充满童真童趣的女作家,然而寂寞,漂泊,充斥着她的一生。正是她自身的不幸命运,使她笔下的人与事也点染了一层悲剧之美。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自始至终用一双敏锐的慧眼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和艰辛,她的作品构成了一个个无比深冷而又残酷的悲剧。文章以研究萧红小说的悲剧内涵为中心,从萧红小说悲剧意识的根源,悲剧风格的体现,悲剧意义与价值这三方面来论述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她用凄美而绚丽的彩笔勾勒出一幅幅东北儿女的日常生活图景,其笔下的悲剧人生有肉体的疼痛更有精神的愚昧。她以悲凉的叙述格调贯穿于作品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她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因而她的作品总是散发出一种单纯而深刻的苍凉之美。  相似文献   

15.
不知是萧红的有意安排,还是她潜意识的孤独使然,但不管她创作时的思维过程如何,摆在我们面前的创作成就却是大家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那就是萧红在她的《呼兰河传》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处在荒凉世界中的寂寞人群。如果说《呼兰河传》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茅盾语),那么它展现  相似文献   

16.
萧红是三十年代初走出北疆呼兰河畔的著名女作家。她的故乡所在省份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自1979年以来陆续再版了她的主要著作——《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以及《散文集》、《短篇小说集》。她就是凭着这些卓然不凡的作品走向全国,迈进世界的。今年农历端午节是她八十诞辰,作为她的家乡的读者,我们谨以此小文作为纪念。一、萧红创作轨迹论萧红的文友、已故杂文大家聂绀弩1980年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的《萧红选集》写  相似文献   

17.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深得鲁迅的教诲,继承鲁迅的遗志,在批判国民性上独具特色,好说过:“现在或过去,作家的创作永远对着人类的愚昧!”,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实践的。这不仅表现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其实早在他俐《生死场》时也遵循这一原则,虽然人们把它看成是“抗战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但它的主体仍然是“对着人类的愚昧”,表现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生死场”。从《生死场》的人物,情节看,它与《呼兰河传》在反映封建制度统治下造成的农民的苦难与愚昧,在揭露,鞭鞑和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上是相当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萧红的小说,被称为30年代的乡土文学,这是因为她的小说大都取材于她难以忘怀的故乡呼兰城,她的小说真实地再现了这块土地上的风貌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萧红的小说,又被归于30年代的抒情小说之列,这是因为她的小说具有抒情散文的笔调,洋溢着诗意和强烈的主观色彩。《呼兰河传》正是以上两个特点结合的代表作,是萧红的艺术风格趋于成熟的重要作品,但是与其它同类小说比,它又是十分独特的。本文试从《呼兰河传》的思想内容方面评价萧红反映生活的独创性,以及深度广度和力度。《呼兰河传》反映生活的角度是很独特的。…  相似文献   

19.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有很多东北民俗的描写,以民俗之荒诞写乡民生之多艰,以民俗之野蛮批判乡民之愚昧,借民俗之落后展现出独特的女性关怀,又以民俗之日常回忆了故土亲情,由此可见民俗描写在《呼兰河传》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走近萧红,走近祖父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对于作者萧红,我们并不陌生,四年级时曾经学过她的《火烧云》,两篇文章都是节选自作者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在萧红的故乡,《呼兰河传》写的就是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对萧红来说,祖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在我们来看看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有关祖父的一段文字.(出示: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你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生:四句话里出现了七次"祖父". 师:读起来有点絮絮叨叨,是吗?那么,萧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去回忆自己的祖父?祖父在她的生命当中又占据了什么位置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揭开其中的谜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