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晓芳 《教学随笔》2013,(22):132+143
地方课程它充分体现地方教育特色,对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无论是怎样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现有的身心发展基础上进行的,我们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为这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落点(过程)和终点(目标)。通过开设本土化的地方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家乡的传统文化的积极愿望,挖掘探究家乡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最后产生保护、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将地方民俗文化作为中小学地方特色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既有利于形成地方教育和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合肥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积极利用合肥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小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乡土音乐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实施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实现农村学生对自己家乡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做到地方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育,也应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把家乡的历史和地方课进行渗透整合,即是弘扬家乡经典文化,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地方课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理论证实,结合学校实际和周边环境的优势,开发"走近家乡,传承历史文化"为主题地方课程,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为研究开发和利用本校所在地——敦化的教育资源,把地方潜在的人文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资源,充  相似文献   

5.
依托地方丰富广阔的教育资源,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地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主题大单元活动、研学活动、项目式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怀,推动学校地方课程建设的深入,丰富学校课程的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逐步形成学校自己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符合学校实际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特别是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职院校应担负起地方文化的传承。在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的内容,是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拓展地方文化传承渠道的有效途径。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积极融入闽南文化,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完善学生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拓宽闽南文化的传承渠道;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闽南文化与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对接,需着力开设校本通识教育课程、开发校本通识教育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8.
学业评价标准是对国家课程标准所求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目标测度的具体量规,其范畴体系是一个与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相匹配的综合评估系统。一个比较完备的学业评价标准实施方案应由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范围求和评价方法等素组成。研制学业评价标准,需考虑两大匹配因素:一是与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学习目标相一致;二是与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目标所确立的学生发展水平相吻合。学业评价标准的建构需制度立法,基本途径是解读国家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并遵照国情,加强本土化研究,且需根据地方和学校教育实际,制定多层面的评价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儿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是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纵观品德与社会课程,许多单元主题教学都涉及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引入,许多地方特色资源成了乡土资源开发的主旋律。品德课堂应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认同自己的家乡、喜欢自己的家乡,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走进当地的民风、民俗,激发他们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美术资源是属于当地人薪火相传的地方文化。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作品。将乡土资源引入到学校美术教育中来,这对于乡土美术和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一项双赢的决策;同时,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给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一、乡土美术特色课程,升华了学生思想情感,培养了学生综合创意。乡土美术特色资源来自于学生校园、学生生活,学生对之有一种亲情、乡情。学生用彩豆、芦苇、稻草等乡土资源进行大胆构思、技法创新,  相似文献   

11.
王炯霞 《中学文科》2009,(2):116-117
为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拓展科学课程资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积极挖掘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初中科学课的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它的挖掘利用,既能增添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新颖性,拓展科学课程教学知识,还能在学业考试中发挥出积极的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方非遗中的美育资源,可以弥补国家统一教材缺乏地方性之不足,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对地方非遗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传承家乡文化,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成为有用之才,所以开发与利用地方美育资源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傅顺康 《教学月刊》2004,(11):12-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难以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了解家乡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的活动中,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  相似文献   

14.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多样性、传承性和亲和性,是独一无二的课程资源。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政治课教学,能够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助推教育改革创新。思想政治课程在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过程中,需要教师巧用资源以贯穿课堂教学各环节,发挥地方特色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应用地方特色资源的主体意识,营造应用地方文化资源教学的良好环境,开发符合教学实际的地方特色校本课程,以深化其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53):167-16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根据幼儿园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幼儿园地方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满足幼儿园现代化教育需求,促使幼儿园课程发展目标和国家教育目标相适应,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幼儿园形成富有个性的特色课程。文章以苏绣园本课程开发为基石,依托苏州刺绣发源地,将这一传统的地域性的文化资源引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之中,让幼儿在认知、学习刺绣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促使幼儿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对家乡和生活环境的认同。促使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为幼儿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首要问题。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措施,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要重视考试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积极作用,摒弃唯考试思想,力求考试内容全面化、考试形式多样化,牢牢抓住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要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构促进新课程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健 《中学教学参考》2014,(25):108-108
<正>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的历史教学资源。初中历史教学开发和利用地方历史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历史史料,加强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学习历史。一、地方史资源的开发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连云港地方史资源众多,涉及面广,包括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很多内容,其中著名的西游记文化、镜花缘文化等历史资源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资源。因此,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应坚持从本地历史资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许多省市开始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能否实现预期目的?作者总结一些地市会考监考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只有像高考一样严格监考,才能促使中学积极实施国家的课程方案.重视薄弱学科、重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高中地理教学本土化案例的开发与利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尤为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还有利于课程目标的优化,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本土化案例的开发与利用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编写本土化案例的措施。旨在为开发本土化地理课程资源的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部《高考招生改革方案》的公布,《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正式出台,不少学校已经开展了生涯教育探索.《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适应高考招生改革变化 统筹安排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业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理性选择修习课程,确定修习层次及进度."同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为贯彻选择性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全面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学业、职业指导."从教育部到教育厅的各类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传递出的信息就是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选择,这就为他们自主地规划创造了条件.基于我校生涯教育诸多要素的分析,本文就我校生涯教育的定位、实施途径、生涯课程体系、生涯导师、生涯资源建设等问题进行探索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