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局外人"默尔索,默尔索的荒诞性表现在他对任何事情都持一种"冷漠"态度。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无理性的,默尔索意识到了这个世界是荒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也是荒诞的,默尔索反抗这种荒诞的方法就是成为冷漠的"局外人",然而,他自己却是一个对真实对生活怀有很深激情的人。  相似文献   

2.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局外人”默尔索,默尔索的荒诞性表现在他对任何事情都持一种“冷漠”态度.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无理性的,默尔索意识到了这个世界是荒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也是荒诞的,默尔索反抗这种荒诞的方法就是成为冷漠的“局外人”,然而,他自己却是一个对真实对生活怀有很深激情的人.  相似文献   

3.
在麦尔维尔笔下,《白鲸》描述了亚哈船长对白鲸执着追杀的毁灭之路,其背后潜藏着一个伟大的主题,即人与神的抗争及一种对自由的探寻。亚哈对上帝与世间一切荒诞的反抗,宣泄了一个最强有力的人同时是世上最孤独的人,荒诞世界里人意识到荒诞后不顾一切反抗上帝追寻自由。  相似文献   

4.
《局外人》是加缪的经典之作,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概念。主人公默尔索自私、孤独、冷漠,面对荒诞的世界显得麻木不仁,在荒诞的世界里流露出荒诞的情绪体验,即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人感到与世隔绝,无依无靠,人面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而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5.
<正>"荒诞"作为一种文学思潮,被用来表现世界与人生本质上的"荒诞性"。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具有荒诞特色的文学在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有阿尔贝·加缪(《局外人》《鼠疫》),萨特(《恶心》),马尔罗(《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加缪<局外人>主人公默尔索基于对人类荒诞生存状态的彻悟意识,在亲情、爱情、友情,甚至个人生死攸关事件中表现出的漠然超脱,解读默尔索坚守诚实、拒绝矫饰、孤独反抗荒诞的勇士形象.  相似文献   

7.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和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同是存在主义的作品,共同反映了世界的荒诞和人与世界的孤独无助。然而,由于受不同文化影响和作者视角、表达手法的各异。两部小说在叙事结构和精神向度上却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8.
《局外人》以莫尔索的生活经历,揭示了人生的荒谬,它说明人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荒诞的世界,又莫名其妙地被这个世界所吞噬,在这个骤然被剥夺了幻想和希望的宇宙里,人感到自己也是一个局外人,然而莫尔索却固执,妥协地追求一种真理-真实地活着。  相似文献   

9.
《局外人》(1942年)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荒诞性文学的代表作品。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本文主要是针对加缪的《局外人》进行论述,同时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相似文献   

10.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加缪,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把“荒诞”视为哲学问题来严肃地探讨。在他看来,荒诞笼罩着一切,它无处不在。荒诞不是生活的结果,而是真正理解人生、世界的开端。人与世界相对立、人与社会相冲突、人与自身相分裂,这就是荒诞产生的根本原因。加缪明确地向世人宣布:面对荒诞只能反抗,反抗与人性共存,因而与人共在。加缪的“荒诞”是欧美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1.
从荒诞哲学到反抗哲学,从<局外人>到<鼠疫>直至<第一个人>,加缪穷其一生执著追踪生活真相,全力探索人生存在的真理.唯有真实,才构成他人生思考的最根本关切.在加缪的思想视野下,真实的生活只能是当下自我的生活,而与之相伴生的必然是生存者对死亡、对当下自我之外事物的遗忘.遗忘,意味着专注而投入地生活,人生的真实意义就在于投身生活世界,义无反顾地生活.这或许便是加缪对生活真相的终极揭示,也应是他触及了人生真实底线的对此在真理的深刻领悟.  相似文献   

12.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贯穿了"反抗"的主题思想。从两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局外人》到《鼠疫》,加缪为我们展现出面对"荒诞"主人公是如何在虚无的世界中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的,那就是"反抗"。具体阐述加缪"反抗"的具体含义,在两部作品中建立的"反抗"共同点及其升华,其中升华分为三个部分:反抗对象的扩深、从"消极反抗"到"积极反抗"、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  相似文献   

13.
对《局外人》的叙述方式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都把作品的主题归结为主要揭示了“荒诞”。其实,从叙述方式上讲,《局外人》是默尔索面对荒诞和死亡而不屈服,要通过语言重构生活、表明自己对过去的“义无反顾”态度的产物。在默尔索的重构过程中,出现了针对他的两个“法庭”、两个“审判”,即法庭对他的刑事审判、读者对他的道德审判,并因此揭示了两种荒诞。作品的主题也因此更丰富、更深刻。它不仅揭示了荒诞,也表现了默尔索对荒诞的反抗,同时启发读者树立超越荒诞的意识。默尔索则是一个因法庭的荒谬而被扯入“荒诞”中的人,他本人并不荒诞。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这位西方艺术的怪胎和探险家,以他“疯子”的眼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荒诞的常人世界。他一生都坚持着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冷眼审视人的真实生存境况。他活着就是为了求证人生的真实境况,求证生命的真正形式和意义。站在这种理解的基点上,本文论述了卡夫卡度其荒诞感。  相似文献   

15.
<正>《鼠疫》是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小城爆发鼠疫,以里厄医生、塔鲁、格朗和朗贝尔等人为代表的人们抗击鼠疫的全部经过。《鼠疫》深刻地反映了加缪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反思,是加缪"反抗哲学"的文化阐释。在加缪看来,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荒谬的,但人类在意识到这种不合理的情况下,仍可以选择积极面对并与之抗争,在虚无和荒诞中创造人的生存价值。里厄医生等人所面临的鼠疫困境,同样存在于教育场域中。日常教育中的琐事长期占据教师的大  相似文献   

16.
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中的主人公默尔索对于人类各种生存状态采取冷漠的态度,被视为荒诞社会的一种反抗。但这种冷漠的叛逆真的是出于他本人意识的反抗吗?本文暂不谈他的无声反抗和荒诞的法律程序,而通过分析原始文本和"日光"这一意象聚焦于默尔索本人以及他的独特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了一个由于清醒意识到世界荒诞性本质而处于绝对孤立中的默尔索。对于自身和世界的把握,促使默尔索形成了一套自己世界的规则和逻辑,与惯常世界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完全脱离。本文从荒诞的形成起点出发,分析默尔索"把握"产生的两个层面,探究其对于"荒诞之后"的发现和领悟。  相似文献   

18.
哈金用细腻的笔法在《池塘》和《等待》中构建了各自的荒诞世界,并展示了小人物在此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在描绘了小人物迷茫无助的同时也演绎了小人物的无奈反抗。这一系列关于小人物的生存问题,与存在主义所关注的人类生存困境有共通之处。本文将借用存在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哈金所构筑的荒诞世界,以及小人物在荒诞世界中的反抗,从而展现哈金对于人生与生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白鲸》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复仇的背后潜藏着一个恒久的主题———人与神的抗争,抗争的动力源于主人公体内勃发的非理性力量及其对上帝与世间一切的叛逆,这种勇往直前的叛逆与反抗使主体的欲望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与显现。同时,在与荒诞世界相对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行动也包含了生命的矛盾、痛苦、孤独与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等待戈多》和《第二十二条军规》同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两部作品里"上帝"的意象多次出现,在上帝缺失的世界中,宗教赋予人的崇高光环已沦为无价值的铁锈残渣,人无可规避的是宿命的色彩,而孤独、荒诞才是人生的本质。但在这黑色的悲观主义中,作者还是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一抹淡淡的希望之光,指向人主体自由选择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