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惯子如杀子     
传说古时有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因犯罪被官府判处死刑。在刑场上,他要求见母亲一面。当他的母亲痛哭流涕地来到他面前时,他要求母亲能让他吃最后一口奶。当这位慈母将乳头放到儿子嘴里时,儿子竟猛然狠很地咬了一口说:“都是你害了我啊!”从昏死中醒过来的母亲,回味  相似文献   

2.
惯子如杀子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因犯罪被官府判处死刑,在刑场上他提出要见他母亲一面。当他的母亲痛哭流涕来到他面前时,他要求母亲能让他吸最后一口奶。当这位慈母将乳头放到儿子嘴里时,儿子竟狠狠地咬了一口说:“都是你害了我啊!”从昏死中醒过来的母亲,回味着儿子最后说的这句话,如梦方醒——正是自己对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家规,不讲国法,造成儿子善恶不辨,性情放荡,走上邪路,真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操持着这个家,刚上中学的儿子也很懂事,从不让母亲为他生活和学习操心。  一天放学回来,儿子眉头紧锁,闷闷不乐,晚饭也没吃几口。细心的母亲关切地问儿子:"儿子,怎么了?"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同学都骑自行车上学,只有我一个走,常常迟到!"母亲看着枯瘦如柴的儿子,每天往返20多里路。眼睛不知不觉地湿润了,她犹豫再三,还是将儿子叫到跟前,庄重地从衣柜中捧出一个小木箱子。  从记事时,儿子就看见母亲每天将这只箱子捧来捧去,每逢过年还要贴上"招财进宝"。但箱子…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操持着这个家,刚上中学的儿子也很懂事,从不让母亲为他的生活和学习操心。一天放学回来,儿子眉头紧锁,闷闷不乐,晚饭也没吃几口。细心的母亲关切地问儿子:“儿子,怎么了?”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同学都骑自行车上学,只有我一个人走,常常迟到!”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个人,因为是独子,所以受到母亲的娇惯。他由娇惯到顶嘴,由顶嘴到骂母亲,最后竞打起母亲来。其母被打得鼻青脸肿,还依然爱他,邻居们都感到气愤。有一天,这儿子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他也挤了进去,只见一头母牛的乳头鲜血淋漓的,原来是被小牛用角触伤了。  相似文献   

6.
马际娥 《家庭教育》2007,(10S):30-31
有这样一位母亲,生活节俭,但对自己7岁的儿子却有求必应。有一次,母亲带儿子到公园玩耍,儿子看中了一瓶包装精美、近10元钱的饮料.母亲二话不说就给儿子买下了。儿子喝了几口不愿再喝,口干舌燥的母亲刚拿饮料送到自己嘴边,儿子就气冲冲地过来夺过瓶子摔到地上,并高声尖叫:“这是我的,不准你喝!”[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做妈妈的总是唠叨,有一次已经高中的儿子又不耐烦地顶撞了母亲,母亲气得半死。当晚,父亲便约儿子一起出门散步。两人走了好久,父亲说,想顶撞妈妈时,下列的事任选一样,做到后,才有顶撞的权利:1.连续三个月每吃完一餐就催吐。(孕吐)2.乳头被别人吸到破皮达一个月。(喂奶)  相似文献   

8.
一块蛋糕     
一块蛋糕放在茶几上的盘子里。三岁的儿子蹒跚着跑过去,胖嘟嘟的小手一把就把蛋糕抓了起来,紧紧地搂在怀里。母亲笑了,逗他说:"儿子,给妈妈吃一口。"儿子迟疑着,半天,才不情愿地把蛋糕伸到了母亲的嘴边。母亲漾起一脸的幸福,刚刚在蛋糕上咬了一小口,不想,儿子却小无赖似的把蛋糕一扔,躺在地上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嚷:"妈妈坏!妈妈坏!"  相似文献   

9.
在一家超市里,父亲、母亲、年轻的儿子一家三口在完成了家庭购物计划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爸爸,你看到没有,手推车扔得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人送还,这也是超市专门雇人负责归拢手推车的原因。"父亲耐心地教导着儿子:"那么,儿子,你认为送还手推车是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10.
杨莉婴 《考试周刊》2014,(10):40-40
<正>一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题为《散步》的课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初春一天,"我"带着母亲、妻子、儿子去田野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走到岔路口,母亲说走大路,因为大路好走;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我"当即拍板:"走大路。"不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最终是依了儿子的主张。小路不好走,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三代四口在小路上散步。课文的结尾非常精彩,请看原文: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家超市里,父亲、母亲、年轻的儿子一家三口在完成了家庭购物计划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爸爸,你看到没有.手推车扔得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人送还。这也是超市专门雇人负责归拢手推车的原因。”父亲耐心地教导着儿子:“那么,儿子,你认为送还手推车是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呢?”  相似文献   

12.
尹玉生 《小学生》2008,(6):41-41
在一家超市里,父亲、母亲和年轻的儿子一家三口在完成了家庭购物计划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原来的地方。"爸爸,你看到没有,手推车扔得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人送还,这也是超市专门雇人  相似文献   

13.
刚满14岁的儿子经过预谋,带领两个伙伴来到已改嫁的母亲家,亲手将母亲的双手手筋砍断。而伤愈出院的母亲找到警方,坚决要求警方严惩儿子,并要求儿子承担自己的医药费。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儿子为何要向母亲痛下毒手?母亲又为什么执意让法律惩罚年幼的儿子呢?  相似文献   

14.
李仰臣 《教学随笔》2015,(Z1):68-72
<正>【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个人,因为是独子,所以受到母亲的娇惯。他由娇惯到顶嘴,由顶嘴到骂母亲,最后竟打起母亲来。其母被打得鼻青脸肿,还依然爱他,邻居们都感到气愤。有一天,这个儿子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他也挤了进去,只见一头母牛的乳头鲜血淋淋的,原来是被小牛用角触伤了。有人大声说:"把这没良心的小牛杀了算了,它竟这样对待妈妈。"又有人说:"谚语讲‘孤犊触乳,骄子骂母’,牛是畜生嘛,可是有的人比畜生还不如。"这个儿子觉  相似文献   

15.
读过一篇题为《纸篓与墙》的故事。两个母亲的儿子打小都喜欢画画。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面墙,凡是儿子画的画,她都把它贴在这面墙上,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让他们欣赏她儿子的画,因此收获了许多的赞扬;另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个纸篓,她对儿子说,你画的所有的画都将被扔进这个纸篓里。第一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成功地举办了一个画展;第二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  相似文献   

16.
当儿子为国家出征打了大胜仗的消息传到母亲耳朵里的时候,哪一个母亲不喜出望外,不为有一个英勇善战、为国立功的儿子感到莫大的欣慰?可是,我国古代确实有这样一个母亲,在儿子带兵出征打了大胜仗,班师回朝以后,却将儿子拒之门外,不许他回家。  相似文献   

17.
有打工的一家三口:父亲、母亲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儿子.听说先是父亲的腿,后是一场火灾,被迫无奈举家出来谋生计.  相似文献   

18.
文菊 《成才之路》2011,(4):100-I0017
在一家超市里,父亲、母亲、年轻的儿子一家三口人在完成了家庭购物计划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爸爸,你看到没有,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年轻的姑娘在她刚结婚不久的时候,丈夫死了,留下了一个遗腹子。她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对儿子倾尽所有,总是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后来儿子大了,娶媳妇了,然而这个儿媳妇看婆婆极不顺眼,想尽一切办法虐待婆婆。终于有一次,儿媳妇挑拨丈夫要婆婆的心,儿子早已习惯对母亲予求予得,于是,他向母亲提出要她的心。可怜的母亲毅然开膛捧出自己的心。满心高兴的儿子捧着母亲的心一心想拿回去给媳妇,不料一块石头拌住了他,他重重地摔倒了。这时,传来了一个焦急而心疼的声音“孩子,你没摔疼吧!”原来是母亲那颗热平乎的心…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常常撕咬着我的内心。  相似文献   

20.
我爱您,妈妈     
看到蓝天,我就想起了您;看到大海,我就想起了您;您给了我那么多勇气和力量,给了我那么多聪明和智慧。蓝天问我,大海问我,她是谁?是您,妈妈! 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母亲,坐驴车、乘汽车、火车,辗转千里前来探望服刑的儿子,母亲给儿子带来了一包用白布包着的、已经炒熟了的、全都嗑掉了皮的葵花籽。儿子捧着这堆葵花籽肉,手开始发抖。他知道母亲千里迢迢来探望他,一定是卖掉鸡蛋和小猪崽,节省了很多顿饭才凑足了路费。白天,母亲在地里劳碌;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嗑瓜子。这十多斤瓜子不知嗑亮了多少个夜晚。服刑的儿子低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看着母亲褴褛的衣衫,看着母亲一口一口嗑出的瓜子,他"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