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斋体传入金源是南北文学交流的重要现象.入金后,诚斋体经历了由受人喜爱到受人冷落的转变,原因主要是诚斋体的自身特点不适应金末日益动乱的现实和北方文人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诚斋体"可谓是对杨万里的研究重点所在。"诚斋体"的平易自然、清新活泼,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本篇拟就近十年来学者们对杨万里"诚斋体"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诚斋体"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并根据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大胆预测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诚斋体自淳熙五年戊戌前后基本形成.所谓“活法”,即变化无穷,不死于典下,不死于句中,故能生面叠出,读来顿生似曾相识而又未尝谋面之感.“新奇”,成就了诚斋的“活法”.“活法”乃其外在表现形式,而“新奇”才是其精髓.与“新奇”相表里的,是诚斋的“诗味”说,其旨在推重诗风和婉.对近体诗韵诚斋取通脱态度,主张抒写性灵,不以韵律为限.诚斋体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权独有今。”宋人项安世对诚斋诗的评价可谓精当至极。诚斋诗,常给人以一种与传统诗歌大异其趣的独特审美感受,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奇艺术魅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前人称之为“活法”。因此,谈及诚斋诗,特别是言及诚斋体,不能不提到诚斋诗之后法。然历来对活法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令人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其谈点个人见解,以就教于方家学者。“活法”一词,最早见于吕本中《夏均父集序》:“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莫测,而又不背规矩也。”首先指出诚斋诗“活法”特点的是…  相似文献   

5.
杨万里作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是以诗名于世的。在诗歌创作上被后人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尤以风趣幽默、通俗明白的“诚斋体”为人们所崇重。在宋代,就有人称道“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律诗正施行”,“四海诚斋独霸诗。”。自宋以后,对“诚斋体”的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他的诗总是凭籍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  相似文献   

6.
<正>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终身服膺张浚正心诚意之学,乃以“诚斋”名其书室,并以为号,学者称之“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诚斋登进士第,初授赣州(今江西赣州市)司户,后调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丞,宋孝宗时被召为国子监博士,继任太子侍读、秘书少监、宝谟阁直学士等职。诚斋  相似文献   

7.
南宋孝宗年间,诗歌创作大盛.杨万里提出“近代风骚四诗将”,在中兴四大诗人之中,杨万里以他的清新活泼的“诚斋体”成为了“诚斋,执诗坛之牛耳”,他自觉地创新,自觉地超脱,是“诚斋体”成为了宋调转型的代表,能够体现宋诗的自我转变成就.  相似文献   

8.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南宋名诗人杨万里号诚斋,他所开创的一种诗体就被称为“诚斋体”。  相似文献   

9.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诚斋体诗风与当时诗坛的风气迥然不同。他以一颗童心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因此 ,儿童的生活情趣成为诚斋诗关注的焦点 ,诗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动态和审美趣味也无不染上了浓厚的儿童色彩。  相似文献   

10.
杨诚斋在南宋诗坛以独创性的风格而引人注目,他的诚斋体诗歌中大量使用拟人修辞,而其诙谐幽默、趣味盎然的诗歌特色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拟人手法的应用。诚斋拟人手法应用不同于前人之处在于以其达趣而非借以抒情。  相似文献   

11.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独创“诚斋体”,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关于“诚斋体”的风格特征、艺术成就、内容特色,学界论述不少。但对其创立过程的剖析则不多见。本以对杨万里创作历程的宏观把握为基础,通过具体分析,进一步总结出“诚斋体”摆脱宗派、走出书卷、复归晚唐、胸襟透脱等几大创立要素。  相似文献   

12.
一个文体的产生,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政治、伦理与审美的原由,“诚斋体”的产生也不例外。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文学本身的角度探讨“诚斋体”的形成,或许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宋人项安世对诫斋诗的评价可谓精当至极.诚斋诗,常给人以一种与传统诗歌大异其趣的独特感受,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奇魅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谈及诚斋诗,特别是言及诚斋体,不能不提到诚斋诗之“活法”,然历来对活法的理解却见仁见智,令人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其谈点个人见解,以就教于方家学者.“活法”一词,最早见于吕本中《夏均父集序》:“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莫测,而又不背规矩也.”首先指出诚斋诗“活法”特点的是杨万里的诗友张镃:“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即时追.目前名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周必大亦云:“诚斋万事悟活法,”葛天民也说:“参禅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鲅鲅;气正心空眼自高,吹毛不动会生杀.”诗人刘克庄则称:“后来诚斋出,真得所谓活法,所谓流软圆美如弹丸者,恨吕紫微公(本中)不及见耳.”元人方回在评及诗人《南朝集》时也说:“端能活法参诚叟.”对于诚斋诗之“活法”,其同时代人就注意到了并特地摘出加以品评,但都语焉未详,或囿于直觉,或借禅托喻,或浅尝辄止,或人云亦云,使得“活法”的概念笼统含混,内涵模糊不清.后人论之,更是各执一端.有说其“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或言其“以俚俗白话人诗,形成通俗、  相似文献   

14.
清华八斋     
清华园内有八座比较有名的斋子,其中,明斋、新斋、善斋、静斋、平斋,建于解放前;强斋、诚斋和立斋,建于解放后。前五斋部是当时的学生宿舍。其中,明斋建于1930年,当时叫做四院;新斋建于1934年,当时叫做六院;善斋建于1932年,当时  相似文献   

15.
“诚斋体”——中国诗歌史上最后一种以个人的名义命名的诗体——以其独造的艺术品格赢来了众多的赞誉和青睐。但众多的杨氏崇拜者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这样一个原本极不应该忽略的问题:诚斋用何种材料又是怎样建构了带有鲜明杨氏印记的艺术品格。即“诚斋体”的语体风格呈现出何种样式的特征?又何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之所以说语言问题不应忽视,是因为语言乃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显  相似文献   

16.
诚斋诗跟前代及同时代许多山水诗人一样,都取法自然,但他的诗却具有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主要表现在他将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不着痕迹地摄入自己的诗中,并运用儿童式的思维方式独树一帜地来观察思考自然风物,使童稚心态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诚斋体”。  相似文献   

17.
诚斋山水诗以自我为本位,代物言心,充分、自由的发挥和体现了主体意识。他的创作既让人看到了审美主体摆脱各种因素束缚后的任性自在,又看到了因为主体意识投射而变得欢快、热闹、世俗的山水世界。本文试图从思维方式、情感取向、表现形式三方面探究诚斋山水诗中自我的泛化与发现。  相似文献   

18.
《诚斋诗话》中诗学观念所涉的范围颇宽,其诗学内涵也是多方面的。根据诚斋审美情趣的发展轨迹和他主学古、倡变化、求创新、讲个性和重“遗味”等几方面的诗学精神,可以看出他既受到江西派诗学观念及实践的影响,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知了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方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杨万里别号诚斋,是南宋与陆游齐名的大诗人。他的诗以写景见长,富于生趣,语言平易,叫“诚斋体”。钱钟书先生在其《宋诗选注》中称赞他“用敏捷灵巧的手段,描写了形形色色从没描写过以及很难  相似文献   

20.
<正> 宋室南渡以后,诗坛上活跃着“中兴四大诗人”尤柔、杨万里、陆游、范成(?)。而杨万里时名尤高,姜特立在《谢诚斋惠长句》中称:“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的确,杨万里的“诚斋体”活法诗,在当时和后代诗人中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