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因寻踪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2003年4月14日,科学家再次公布一个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人类基因组破译结果“最终版本”。随着这些基因研究的成果的一再公布,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多国科学家长达15年的辛勤工作之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工作囿于目前技术条件而已经暂时告一段落,而“最终版本”的基因组也被保存在HUGO的数据库中。尽管这样,近几年人类对基因的探索并没有停止,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黑猩猩的基因理解人类人类一直在想…  相似文献   

2.
科学是真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因其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使人们想当然地尊之为真理。但“科学果真是真理吗”仍需深究,而“科学是怎样的”、“真理是什么”自然也要细察。事实上,科学是通过假设及其推论(预言)和验证获得其认识结果的,其中作为科学认识的最终决定环节的验证是间接的、以某些预设为前提的、例证性的,它不足以完全排除科学假设的不确定性和科学的假设性,以致使科学最终所获得的只是对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的一般的经验把握。因此,如将真理理解为对客观存在的如实把握,即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科学就不可能是真理。  相似文献   

3.
《西藏科技》2005,(4):57-58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8日宣布,通过分析所破译的人类第2、4号染色体基因序列,国际科研小组发现迄今最大的“基因沙漠”,以及人类祖先染色体融合的新证据。这些发现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哺乳动物基因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美国基因研究专家埃里克·兰德最近在波士顿举行的“生物信息世界”会议上说,计算机科学家与生命科学家合作至关重要,基因学的发展依赖于生物信息技术的进步。目前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伍德海德研究中心负责人的兰德在大会演讲中指出,在过去的20至30年中,生物学已从一种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科学转向以信息为基础的科学。基因科学的成功将“大大依靠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联姻。”兰德说:“基因信息现在正推动着生物制药革命。破译人类基因组给我们带来了打开这个星球上最有价值的图书馆的钥匙,但我们现在阅读这些信息还处在非常初级的…  相似文献   

5.
熊欣 《科教文汇》2008,(9):131-132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所发现的真理的数目不断增加,它们已成为人类真理宝库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然而真理的探寻问题需要人类的一种新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反过来,真理也需要与发展的当代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自己走出理论体系的象牙塔。文章从关于西方历史上哲学家们给“真”和“假”下的定义出发,并且介绍了几种逻辑真理论,并详细分析了逻辑真理与科学真理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最后得出逻辑真理与科学真理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就逻辑对真理的认识问题和与传统科学真理的认识作了一番论述。  相似文献   

6.
科苑集粹     
人鼠原来是“兄弟” 表面上,人和老鼠差别大得很。老鼠大多体格瘦小,身上毛茸茸的,用四只脚爬着走;而人身躯高大,直立行走。但科学家最新破译的老鼠基因组清楚地表明,人和老鼠在基因上的差别小得出乎意料,说这两者是“兄弟”都不为过。  人类与老鼠的基因数目大约都是3万个,其中只有约300个是各自所独有的。人类23对染色体上的29亿个碱基对与老鼠20对染色体上的约25亿个碱基对相当接近,脱氧核糖核酸(DNA)链上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空白”片断也非常相似。老鼠和人共享着80%的遗传物质和99%的基因,其中包括与尾巴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梦更神奇、更能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了,因为它几乎每天都会在人们的睡眠中出现,这些梦常常似虚似幻、稀奇古怪、无法言表。可是,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已经可以把成千吨重的航天飞机送上外太空,可以用人造心脏代替“精密娇气”的天然心脏,却仍然不能完全充分地穷尽梦的原理,无法准确完整地找出人类梦的“基因”。尽管如此,人们对梦的研究和探讨一直在不懈地进行着,并且不断地有新的、有趣的发现和发明,甚至于已经初步实现了“美梦成真”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缘何高达 110 0多公斤 ?为寻找确切答案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 ,由我国基因专家和水稻专家联合实施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目前进展迅速 ,科学家已发现一些与稻米品质、光合作用等超高因素相关的基因位点。于去年 5月启动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后 ,我国科学家实施的“中国生物资源基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译“超级稻”遗传密码 ,旨在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打下永久性基础。为了这个共同目标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3,(14):27-27
来自德国、中国、日本与韩国等多国科学家日前合作破译了黑猩猩的第22对染色体,这是科学家首次破译除了人类之外的灵长类动物的染色体。初步结果分析显示,尽管猩猩与人类是最亲的“近邻”,两者基因序列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蛋白质上则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图     
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著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人了一个新的阶段。据悉,“作框架图”的质量与数量大大超出了预期,不仅覆盖了百分之九十七的基因组,而且百分之八十五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被组装起来。这为研究人类遗传物质多态性提供了资料。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序列接近完成图标准,百分之二十的序列已经达到完成图标准,已有数千个基因被确定,数十个致病基因被定位。  相似文献   

11.
《专家工作通讯》2001,(6):34-36,44
假如把刚刚逝去的20世纪定义为物理学世纪的话,我们身处的21世纪又当怎样来定义呢?当人类已经破译出生命的“魔术师”就是幽灵般的基因,而它的栽体就是DNA后,惊喜的断言生物学对整个人类价值观念的影响要比物理世界的作用更为深刻、奥妙,21世纪应该是生物世纪。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医学在前二三十年可望达到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预定在2005年9月30日12时全部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图谱。这一计划是将人的DNA中的10万个功能基因定位和定性,此外也将破译人类基因中30亿对碱基构成的全  相似文献   

13.
萨顿将科学史视为人类文明史的支柱部分,主张科学史应该是一部全世界的、完整的综合史,井应证明科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尤其要充分反映科学中深邃的人性,以促进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的发展,促进人类的团结和进步。萨顿的科学史观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由于其方法属于实证主义编史方法,因而难免过于强调科学的细节特征,把科学史变成了“剪刀加浆糊的历史”等种种缺陷,以至于无法完成浩瀚无边的科学史创作工程,也未能达到“写”就一部“人性化的”科学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向解开人类生老病死之谜迈出了第一步科学家认为,人类基因图绘制成功就像绘成了一张详尽的世界地图。人体大约有4万个基因,基因组序列破译后,人体将不再是一个奥秘。因而,完成了测序工程,就等于向解开人类生老病死之谜迈出了第一步。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均在从事“后基因时代”的研究。人类的基因类型和治疗因人而异,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就要先了解各类人基因组的不同,知道了这些差异,将会促进最新药物的研制,改善诊断疾病的技术。2001年10月10日,重庆西南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们经过两年半时间,在基因实验时利用酵母双…  相似文献   

15.
人类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和认识真理,并通过实践检验真理。今日在技术科学包括医学科学中,也必须通过实践认识真理,再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现代  相似文献   

16.
2月12日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只有3-4万个基因,远比过去预测的10万个基因少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先研究人员对基因的估计只是一个大概的预测,它反映了基因和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精确,由低级到高级。其实,基因数目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早就在开始“缩水”了。1999年12月1日人类基因组科学家宣布,第22号染色体被全部破译。第22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有很强的联系。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2006,(1):15-15
据报道:在剑桥大学举行的一次科学会议上,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的专家披露了一项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再生能力超强的“奇迹老鼠”——能重新长出身上包括内脏在内的“几乎所有肢体器官”。有研究人员称,一旦找到人类的“再生基因”,5年内人类也可实现断肢再生。  相似文献   

19.
飞出太阳系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范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航宇,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目前“先驱者”和“旅行者”四个探测器,只是越过了最远的冥王星的轨道,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很远很远,而且它们的能源即将耗尽,人类将完全丢失它们。 寻找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最基本单位,人类生老病死的秘密答案都已写在基因里了,而人类的基因有10万个之多,如果把这些基因都找齐了,并能完全理解每个基因的功能,人类就可…  相似文献   

20.
吸血神医     
如果把害虫的绝招破译,那么人类也可以让害虫弃恶从善。人们对“吸血鬼”蚂蟥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