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全球的生态危机导致全球性的生态运动,引起人们对工业时代的文化范式、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这就导致两个论题:生态伦理和绿色经济,前者关系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伦理世界,后者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经济世界,它们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风险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其根源是人们在"经济决定论"或"经济本体论"理念的指导下,过分地、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单子式"增长,使得经济的发展离开了道德的制约、伦理的引导,导致了经济与伦理实体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为了防范经济发展中所蕴含的风险危机,就必须唤醒人们的伦理觉悟、伦理生态意识,进而构建稳定的伦理-经济生态.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人类拥有一个和谐的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3.
王军伟 《巢湖学院学报》2005,7(1):98-103,112
"量的伦理"和"过程说"分别由加缪和史铁生提出.随着上帝的死亡,传统的伦理道德也消失殆尽.上帝缺席的世界被加缪称作"荒谬的世界";而生活在荒谬的世界里的人们倍受无意义的生活之折磨.面对冰冷的世界,人们要想继续生存下去,他们必得找到生活的意义."量的伦理"和"过程说"为人们提供的生活之意义,加缪称其为"荒谬生活的伦理".  相似文献   

4.
网络伦理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创造了一个全然崭新的世界和崭新的人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念.网络在给人们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道德难以应付的伦理问题.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治理措施,有利于保证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经过对民族地区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特征的分析,表现了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生态建设的契合之处和现代价值,说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所提倡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通过生产生活习俗、宗教禁忌、习惯法等形式,以超自然的力量规范着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行为,形成人们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人的主体实现和超越为特征的经济。它不仅对人们的文化素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对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生活、道德行为也提出了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创新教育必须对传统道德观念加以变革,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格”观念、“美德即知识”的观念、“经济伦理”观念、“科技道德”观念、“生态伦理”观念、“全球伦理”观念,从而担负起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7.
资本逻辑与经济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逻辑是我们身居世界的主导逻辑.而资本逻辑及其导致的殖民化生活世界是现代经济正义话语出场并凸显的存在论根据.经济正义作为人类对自身经济活动方式及其交往关系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之哲学反思和价值审视,在根本上是对人类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和价值诉求.因此,在资本逻辑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经济正义及其价值原则作为对资本经济的正义匡扶和价值关照,现实地成为守护现代人生命尊严的重要思想资源和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8.
教育资助政策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资助政策是教育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大量的伦理问题.传统观念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社会生活所呈现的主流价值的嬗变,导致当代中国教育资助政策陷入一种伦理困境,出现伦理精神式微甚至严重滑坡,并且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人们有理由追问资助政策的伦理价值何在.与此同时,凸显教育资助政策伦理价值的任务也变得更加重大.围绕教育资助政策的伦理价值诉求,应从健全和完善政策体系,鼓励慈善捐赠,加强诚信、感恩和报偿教育,营造和谐氛围等方面开展工作,以促进教育资助政策的伦理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叶,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变革就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或称之为生态觉悟。这种生态觉悟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命运给予关注。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一开始就蕴含着极其深刻而普遍的哲学意义,尤其是在伦理学领域的深刻变革,产生了生态伦理学这一理论成果。生态伦理学试图用伦理信念调节和约束人类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生态伦理学坚持"生态本位"的伦理学方法,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哲学基础,以"生态合理性"为核心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标准,建构和确证伦理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伦理与经济生态、伦理与社会生态、伦理与文化生态的建构,去确证当代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实现伦理生态的辩证复归。生态伦理是当代伦理精神的价值诉求,则成为生态伦理精神能否成为化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质量伦理在当代社会经济中不再仅仅是附属于商业的职业伦理,它是当代经济活动或企业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在伦理机制,是经济制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质量伦理意味着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国家经济竞争力,它对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避免畸形经济的健康经济、高生活质量标准的经济具有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全球伦理的热潮中,应将全球贸易伦理列为第一主题,因为与其他领域的全球性伦理相比,其构建的作用更为重要、现实需要更为强烈、主客观条件更为成熟.全球贸易伦理的构建只能以"内生"的方式进行,即在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上,依据共同的利益要求,从生活世界中引伸和提炼出伦理原则来.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精神是指各民族自古迄今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观念和精神信念,主要包括:义务精神、理性精神、和谐精神、发展精神.生态伦理精神引导人们改变对自然的态度,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从而达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研究和倡导生态伦理精神,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内涵,拓展伦理学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培育人们对自然的新看法,拓展人们的生态视野;有利于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中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具有规范伦理的特征,而规范伦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全面指导人们的生态道德生活。美德伦理因其内在德性以及伦理崇高性可以化解规范伦理的不可公度性,重构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伦理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茹 《教书育人》2003,(12):43-44
人类生存资源的使用及其限度的道德合理性问题是现代生态伦理所致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消费,这一人类普遍化日常化的经济现象,不仅是个人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伦理问题,因此仅仅对消费行为作经济学的剖析是不够的,还应从伦理的角度加以理性的认识,以此引导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做出合乎道德的价值选择.随着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的大学生,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的立规立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同一社会发展范畴下道德与文明依次递进的伦理哲学命题。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低碳经济时代,推动着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行发展的同时,提示着生态伦理的建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伦理的立规立范和教育用语研究发展,并经过生态伦理教育实施向生态法制伦理建设的强化,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下性发展的逻辑命题。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四个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规范为参照和思维对应,从日常社会生活中探寻生态伦理规范用语的提炼为基点,力求提出供学界探讨的生态道德用语研究及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性发展论题。  相似文献   

16.
休闲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逐步进入休闲社会的时代,人们享受着各种丰富的休闲生活。休闲要依托于物质产品必然涉及消费,那么休闲消费存在什么伦理问题呢?目前不当的休闲消费导致与生态自然的深重矛盾,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贫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们必须深入考察其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正面临着全球化的伦理问题,包括政治伦理、经济伦理、文化伦理以及环境和生态伦理等.要正确处理上述伦理问题,必须提高全球化伦理意识,营造注重伦理的社会环境,加大对环境和生态的投入,依据全球化伦理进行决策,构建具有全球伦理意识的企业文化等.  相似文献   

18.
伦理生态或伦理多样性问题,乃一表达德性与规范、行动者与行动之诸多样式的范畴,它发生于相对固定且有别的由社会结构所决定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在一个以家庭、家族、村社为基本交往空间的社会结构中,伦理生态或伦理多样性便不会成为问题,也不存在相互间的承认和尊重问题.当资本的世界逻辑打破地域的限制、抹平文化的差异,将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之下的人们置于同一个社会结构之下时,伦理多样性就成为了一个必须正视也必须重视的问题.就拥有不同信仰、道德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不同人群来说,没有任何人群可以毫无缘由地以自己的伦理体系代替他者.然而由资本的运行逻辑所推动的现代社会,就在于解构任何差异,使其在可公度的功利面前被抹平.于是,一种由他者抹平和自我趋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就会出现.在现代性语境下,如何承认和尊重相异的伦理体系就成为了应用伦理学和民族伦理学不得不重视的课题.过一种整体上的好生活是这种研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承认和尊重各种伦理文化体系的正当性是这种研究应该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公民伦理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基础性构成,它形成并作用于公民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呈现了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公民进行交往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为公民德性核心要素的民主、平等、责任、信任等价值观念,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主导元素.现代公民教育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公民生活情境,以交往、对话和协商为主要方式,促进了公民道德理性水平的提升,是公民社会构建伦理生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0.
梵净山良好的自然环境得益于梵净山佛教的生态伦理实践。梵净山佛教的生态伦理实践主要包括精神世界的生态伦理实践、日常生活的生态伦理实践和保持水土的生态伦理实践。梵净山佛教的生态伦理实践仍然在继续,仍然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