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现状堪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卿蕾 《科教文汇》2010,(26):15-15,18
我是一名大专英语(师范)班的班主任,我为学生感恩思想的缺失而感到非常担忧。现阶段我国的感恩教育比较落后,我班学生中也有许多人感恩意识缺乏。明年就要毕业走向社会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走进我省各个小学、幼儿园,加入并最终成为教师队伍当中的一员。倘若他们有一些不正确的道德观念,比如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知要感恩,那么这样错误的思想观念势必将会影响到下一代甚至下几代孩子们的思想。对于这种情况,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教书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发明与革新》给了我不少的启发与帮助。在此之下,我辅导学生做了许多件有意义能实用的小发明小制作。我最爱看的栏目有:能人谱、创造教育、专稿与综述、创造探幽、发明参谋、知识产权、未来发明家、发明组织...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08,(10):280
十几年的教学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与学生谈话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讲究方法与场合。下面是我如何与学生谈话的几点体会:一、谈话要注意场合有经验的老师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几年来,我很少把学生拉进办公室进行训  相似文献   

4.
美国曾发生一起全美历史上最血腥、让全世界震惊的校园血案,两名十七八岁的学生在校园内展开了一场血腥大屠杀,在打死12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后饮弹自尽。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对杀人的表述:“一旦我最终开始屠杀,  相似文献   

5.
一次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金钥匙竞赛,认识了《科学大众》杂志,也乘着这机缘,我连续参加了两届金钥匙科技竞赛,每一年的那几天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竞赛本身就很有特点。首先,它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今天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去解题,理论性很强,结果是培养出了一批解题能力出类拔萃而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学生。毕竟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在解题上,而是要在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得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我所说的“四有”是指学生有动力、有计划、有习惯、有效率。
  一、有动力
  动力源自兴趣和压力,这是一个人进步大小的关键。学生对我的课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我得想法再给他们施加点压力。这几年我一直送毕业班,对初三的学生抽象的讲些道理不管什么用。得跟学生接触,得想法沟通感情。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来我做了一个表格把我任教班级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分成了十类,包括:目标生、优秀生、潜力生、问题生、学困生、偏科生、关注生、进步生、退步生、特长生。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当务之急让学生边学求知,边学做人,这至关重要.对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抓准契机,适时地渗透了德育教育,以期最终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出人头地?是飞黄腾达?还是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都不尽然。我觉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面对经过了"精英主义教育"的筛选而聚集到一起的职校学生,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尝试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我在这几年来一直研究、践行的一项课题。其间经历了许多,最突显的问题便是学生在尝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初的“合而无作”,而这一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便是学生不会自主合作探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合而有作”,学会探究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发现有效评价机制(“语文星级小组”评比)的创建,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究,还能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并最终落实学生合作探究。有效评价机制激励、引导、落实探究,让学生变成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小主人,我们的语文课堂因此更加高效,更加出彩。  相似文献   

10.
我把学生看做一本书,一本需要我用心阅读,用感情体会的书。通过我经历的这两个学生的事例,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给我感触很深刻,让我知道了很多东西,所谓的"问题学生",她们更渴求爱与归属,更期待认可与尊重,因为她们的内心比别的孩子还要柔软与脆弱,只要我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总会有机会去改变那些"问题学生",也许,她们的一生会因此而与众不同;所以,我愿意用真心对待她们,用一份真爱换取她们与我一路同行!  相似文献   

11.
我尝试把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定向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学愿望和能力的一个突破口、一个重要途径进行探索和研究。定向预习甚至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可以体现于定向预习的水平上。培养学生的定向预习意识,定向设计预习作业,指导训练学生的定向预习能力等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最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教会了学生们操作步骤与要领。它与其他理科课程的教与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如何提高其教学有效性?我们更应该根据它的特点,充分利用我们所能使用的信息工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蒙宇 《科教文汇》2011,(32):97-98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解决学生产生一系列学习问题的核心。可通过老师多方面启发,学生按规律认知、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自觉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最终解决学生学习能力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林雨 《科教文汇》2012,(26):174-175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有其普遍存在的自身特点,从分析高职学生主要特征入手,着眼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从构建校园文化、注重心理健康、构建网络平台、开展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提出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途径,最终达到内化教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冯翠珍 《科技风》2011,(10):204-205
中专班主任工作中有欢笑,有泪水,给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我面对的是特殊的群体:体校学生——国家体育事业的基层苗子。他们有坚强的意志、不服输的好胜心,个性与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生都有很大差异。我认为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又繁琐的工作,它需要"三心二意":爱心、耐心与细心;诚意、创意。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我不断总结、反思、得到启发,在德育教育中摸索前行。一、用爱心融化矛盾。二、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但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做到这些,所有问题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本节课设计能遵循教学规律,通过探究、讨论、指导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层次地组织教学,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另外在探究过程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认知程度。通过合理地设置由浅入深、前后连贯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定向探究把学生逐步引向自由探究,最终确定了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会计人员作为掌握各单位财政支出与收入情况的负责人,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理论最终需要通过实践证明,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据了解,中职院校的学生所掌握的书本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并不是完全吻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创新精神,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会计人才。本文对现在的社会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一名初二学生,我最近十分苦恼:爸爸妈妈不给我手机,说会影响学习,但我的同学都有手机,看他们用手机,我十分羡慕!为此我还与父母吵了一架。我认为,手机可以让我更好地学习、与同学联系等,可父母却说,我有了手机  相似文献   

19.
苏婷婷 《知识窗》2009,(9X):30-31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的直接经验;教材处理临靠乡土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教师要有学生意识、要有资源意识、要有课程意识,使英语教学因学生的学而精彩,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它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与能力都能够带来很大的作用。然而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我发现很多教师都是过分关注于课程要求、进度,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面,从而忽略了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意义,真正地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参与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探究,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经验,下面,我将简要谈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