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湄虹 《垂钓》2005,5(2):66-67
松鼠桂鱼的诞生源自一段传奇,它不仅为公子光夺得了吴国的江山,还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打下了一片自己的天下。  相似文献   

2.
昌沧 《中华武术》2004,(7):37-37
顷接顾留馨先生的公子元庄先生从上海来函,嘱我为顾先生名著《炮捶》重版写几句话。我义不容辞,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3.
没有人知道许银川究竟有多强大,每一个曾经与他交过手的人都说,许银川的身上有一股剑气,森然若冰的剑气。 没有人知道许银川对冠军的渴望会持续多久,从全国赛,到亚洲杯、世界杯, 该拿的,能拿的,无一遗漏。 此刻他又一次站在BGN山峰 之巅,俯瞰芸芸众生,等待着对 手的出现。 一个高手的对手同样也 是一个高手,陶汉明应该算 得上是许银川的一个不错的 对手。 最近一段,陶公子的调子不 错,从五羊杯到银荔杯都步入了 决赛,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气”而未笑到最后。 本届BGN,陶公子入围 之路可谓如履薄冰。 八强战对冀中大将…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1,(3):35-35
据《海峡导报》载,现定居美国夏威夷的年过百岁的张学良将军,曾是民国时期四大“公子收藏家”之一,其收藏之富之精,堪与张伯驹等比肩。众所周知,张将军后来遭逢变故,过了半个世纪的囚禁生活,其收藏品多有流失,在所难免;但到1994年底张将军离开台湾时,身边藏品还有不少,远非一般藏家可比。张将军当然不愿意将这批东西带到国外。那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相似文献   

5.
CHESSSS(先胜)名剑山庄剑公子 (2002年1月26日弈于中国游戏中心) 中炮对后补列炮 □CHESSSS △张晓霞 1、炮二平五……………… 此局是我在网吧通宵弈棋的选局,CHESSSS是我的网名,当时等级分为847分,对方名剑山庄剑公子等级分为1239分,局后颇觉有趣:1、有四分之一阶段为弃子攻  相似文献   

6.
观钓者感     
我养疴于故乡,家住熟溪南岸,面对壶山,可说是“相看三不厌,熟水与壶山”。春夏之交,骤雨时来,溪水倏忽高涨。在主流与支流缓冲处,往往出现一个暂时的渊薮,是鱼儿争趋的集合处。每当此时,便引来了不少人在这里持竿垂钓,成为一段难得的风景线,我也成为观钓之客。钓者无言,我却有思;钓者在鱼.我却在鱼外。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怡红公子之口,讲出一段令天下美眉顾影自怜、心神俱醉的绝妙好词:女人都是水做的,男人都是泥做的,我见了女子便觉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雪芹先生肯定是个情圣,否则断不会像范伟那样发出慨叹:“一样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相似文献   

8.
新初段     
王锐 《围棋天地》2013,(16):M0002-M0002
这些年对新初段的名字越来越陌生.毕竟想要记住每一个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围棋少年太难了。但是.今年新初段的名单一发布.我顿时有种熟悉的感觉.有不少名字都非常亲切。令狐嘉俊、杜岸树、黄静远、陈文政.这四位少年全都来自我的家乡陕西。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家住黄河边,钓鱼就成了我的最大爱好。每逢假日,便和小伙伴们相约在河边.一根柳枝做钓竿,一段线绳做钓线,鱼钩是用缝衣针做的,鱼漂是用一段油菜杆做的。那时候河里的鱼真多,尽管用这种很原始的钓具,但也能钓到不少鱼。周年代闹粮荒的时候,多亏了我钓的野鲫鱼熬的汤,全家人才度过了难关。从50年代学钓鱼钓到ed年代末,鱼钓了不少,可很少钓到过1千克以上的大鱼,尽管当时黄河里的鱼很多,而且有不少大鱼,但大鱼总像回避着我似的,不愿光顾我。我想了许多办法,柳枝钓竿也换成了10多NJ“线子”(用石头牵引抛进河里的一种土…  相似文献   

10.
唐伯虎为追秋香,不惜卖身为奴,到华府当了仆人.改名华安。平时侍候两位公子读书,闲来便与秋香私会。这段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说唐伯虎在追秋香的过程中,还有一段与管家斗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王海安 《收藏界》2012,(8):58-59
本文先摘录袁克文(袁世凯二公子)和张丹斧(《晶报》主编)有关朱书陶瓶的一段轶事。民国九年秋,袁克文一时兴起开始撰写《辛丙秘苑》长篇笔记,目的是为乃父复辟帝制事鸣冤叫屈,所谓"兹数载间大事逸闻,不传于外者多矣,不佞以所见知,笔于之书,既以  相似文献   

12.
这两年从哈尔滨走出去的专业棋手并不少,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已升入职业三段的赵守洵。并不是因为我和他有多熟,而是当年未入段前的赵守洵在哈市业余棋界的影响。眼看着这个毛孩子一步步地成长起来,把一个个成名已久的高手逐一降服,冠军好像很轻易地就靠了过来。之前的业余棋界是混乱的,谁都有争胜的可能;赵的出现使局面一下子安定下来,业余棋界臣服于一位小小少年。“我已经记不清得了多少个冠军了。”赵守洵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当年的辉煌在他已是过眼云烟。但他还清楚地记得是7岁那年母亲带他步入了围棋之路。赵守洵的母亲虽然会…  相似文献   

13.
段嵘 《围棋天地》2010,(16):70-73
最近几年学棋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了,现在正值暑假期间,小朋友们有更多时间来下棋,小孩子专心致志下棋的样子真是让人看着高兴。我最近给暑假班的孩子们上课,看了不少业余1至4段小学生下的棋,看得多了,我发现他们的棋有这样的共性:懂定式的不少,会收官的不多。当然,这里说的“会收官”并不是指要把各种复杂精妙的官子手段全部下对。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14.
邓勤 《健身科学》2014,(3):48-48
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在中国,这是一段时间以来的热门话题。无论是“碰瓷儿”的大妈,还是高喊“我有医保”的保安大爷,遇到老人跌倒,都让不少人感到纠结。很显然,中国的这一传统美德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我给大家讲一个前不久我在美国亲身经历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夏进 《钓鱼》2007,(5S):26-26
从许多钓鱼的文章和有关钓鱼杂志了解到,温差是制约钓鱼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也读到了不少人的反面意见,究竟谁是谁非,我一向不太热衷,可最近有不少钓友在我家为这个问题发生争论,我才敏感起来。于是我翻出去年钓鱼日记,找出去年我在长尾巴河春钓多次的记录,这才有了一个很大的发现,读者不妨看一下,或许你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钓鱼     
老海 《垂钓》2001,(9):70-70
“有水则有鱼,有水必钓鱼”,这似乎是海钓爱好者的一句名言。可是,不少老船员在新加坡锚地都没钓过鱼,初次下海那会儿,不少老钓迷也都告诉我,新加坡没鱼可钓。  相似文献   

17.
《电子竞技》2016,(16):90-91
从网吧模式到俱乐部形态
  作为一个电竞圈的老人,我可以说是看着,或者说是经历了电竞俱乐部从网吧模式逐步走向俱乐部形态的过程。期间也与不少形形色色的电竞选手有过交集,比如人皇Sky当年就曾与我当过一段时间的队友,这也可以算是我的电竞生涯中比较荣幸的一段过往吧。  相似文献   

18.
大型足球电视纪录片《在路上》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一块仍然覆盖着积雪的球场上,一个大概只有七八岁大的表情略带些苦涩的男孩操着东北口音说,我家很穷,我舅让我一心一意地练球,练好了球能有出息,将来能挣大钱。也许,鱼米之乡的人们难以感触到北方某些家庭的辛苦,正如富庶之家的公子无法理解马拉多纳怎样出现在贫民窟。  相似文献   

19.
我四段那一年,夺得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挑战权——最高位战挑战权。虽然向头衔保持者曹薰铉七段挑战时失败了,但我踌躇满志,感到眼前人生的道路一片光明。能够想起日本名人战这盘棋,也许和那一年我的心境有很大关系吧。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沪蓉高铁汉宜段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就要通车了,这对我们当地来说是一件喜事。高铁的建设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桥涵通道。一日我发现已建好的高铁某处一桥下水色昏黄,似有鱼样。见此我想一试,但我并没有立马行动,四处观察,发现有高铁工作人员正在附近施工,于是我向他们打听能否在桥下钓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