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荣德生年谱《乐农自订行年纪事》,由荣德生亲自撰写,用编年体的方式,逐年记载了他成功人生的坎坷经历,再现了民族资本家的艰难崛起与那段历史的真情实况,读之令人震撼。在近一百年前,荣德生就具有许多不落后于当下的前瞻理念与成功实践,而且有许多开放的理念竟然与今天如同一辙,足以使今人汗颜。  相似文献   

2.
寻访资本家     
我决意去寻访资本家——原上海著名的“老字号”的资本家、股东老板和老店主等这是1983年的事上海的南京路曾有“亚洲华尔街”之称,旧时上海的繁华,与许多开拓者的名字是紧密联系着的。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贯串了创业的全过程。因为过去没有被重视,没有去挖掘、总结“老字号”的经营诀窍,再说,数十年来,在新闻记者的视角里,创办“老字号”的老板们。似乎是一个做遗忘的“角落”中国推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学习西方经验无疑是必要的但总结借鉴我国近代、现代实业家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也很重要。而令人焦急的是,  相似文献   

3.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上海图书馆有一笔“吴蕴初基金”,金额高达一百多万元,它引起了我的好奇:吴蕴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是“佛手味精”的创始人,怎么会和图书馆发生关系呢?于是我查看了一些解放前的图书资料,才了解其中的因缘。  相似文献   

4.
季之光     
收藏家季之光,1936年出生于南京,华东军政大学文艺系毕业,现为扬州工艺厂的退休干部。他从15岁开始,历时40多年,收集了120多个国家150多万枚火花,有“中国火花大王”“扬州第九怪”等雅号,收集数量在中国为第一,世界为第三。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兴办实业之余,分暇于教育,“梓乡兴学风规盛”,“化雨功成有后贤”,作育新民,厥功至伟。荣氏兄弟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虽然难免时代局限,然其间包蕴不少可取之处,有待我们研究、继承。《荣吉人先生纪念碑》便是荣氏兄弟捐资兴学、教泽流长的历史见证,本文对此作一番考释。(一)《荣吉人先生纪念碑》现保存在无锡市公益中学,其大部完好,略有缺损。碑石系青石质地,长83cm、宽35cm、厚9cm,刻有428字。字体为楷书,雍容方正,娟秀清丽。碑文如下:荣吉人先生纪念碑荣先生善昌,字吉人,无锡开原乡人。其殁后一年,…  相似文献   

6.
穆藕初(1876-1943)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他出生于上海浦东,他的父亲原来开棉花行.后家道中落,穆藕初曾做过棉花行的学徒.经过艰苦的自学,他考进了江海关.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他在34岁时留学美国,攻读植棉、纺织和企业管理,获硕士学位.学成回国,先后创立植棉试验场和上海德大、厚生,郑州豫丰3爿大型纱厂,还创办了华商纱布交易所、中华劝工银行等,被沪人称为“绵纱大王”.  相似文献   

7.
“情感”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在新闻宣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新闻实践说明,凡是好新闻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情感。情感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政治性强的新闻不但可以写得富有情感,还可以增强新闻的宣传效果。例如毛泽东同志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景抒情,以情表意。新闻写道:“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使读者感到我军的渡江战斗很顺利,很成功。再如1956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相似文献   

8.
正慈祥大姐大凡对于做妇女工作的老前辈,大家习惯于叫大姐,如邓颖超是邓大姐,康克清是康大姐,蔡畅是蔡大姐……而上海有个大家倍觉亲切的大姐,即荣德生先生的六小姐、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姐姐——荣漱仁女士(1914—1987),人称荣大姐。凡是与荣大姐有过交往的人都深有体会,她是位极其慈祥、善察人意、永远在替别人着想的人。她像她的父亲,圆圆的脸庞,慈眉善目,面如其心,待人总是微笑着,心里总是想着怎样为大家做好事。她给人们的印象是,一生总在不停地奔波忙碌,总在竭尽自己所能地为社会、为他人出力解困,尤其注意关  相似文献   

9.
大公图书馆:中国乡村图书馆之翘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荣巷大公图书馆是荣德生兄弟公益事业中的大手笔,它体现了他们大教育观的理念:社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1912年萌生办馆的意念,至1952年荣德生临终嘱咐“捐献锡市,公诸人民”,其间先后四十年,幄筹布画,备极艰辛,然毫不畏葸,事业有成。大公图书馆在我国乡村图书馆发展史上以其无可争议的实绩以及办馆的特色占有一席之地。荣氏聚族守望相助,世居荣巷,族谊融洽。荣德生兴学育才,造福乡梓,身边每常有形无形地形成一个咨询智囊团,其中尤以族叔荣吉人、荣鄂生昆仲与有力焉。早年对公益(男校)、竞化(女校)小学之主持擘画…  相似文献   

10.
荣毅仁(1916-2005)是无锡荣氏家族中的代表性人物,是当代著名企业家和政治家,因其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被授予"中国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经济特别纪念奖",并在2009年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时,入选"中国经济百人榜"及"60年影响中国经济60人".可见其影响颇大.而荣氏家族是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家,也是成就最高的具备近代水平的资产阶级代表.本文仪探析荣毅仁兄弟早年参与家族企业的概况,并对荣毅仁建同前参与家族企业生产经营的经历做些考察,以对荣毅仁个人经历及企业经营思想的形成从历史学的角度做出探析.  相似文献   

11.
费正清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被称为“中国通”。的确,他对中国问题非常了解,对中国近代、现代史的研究,在西方学者中,很少有人赶得上他。 费1907年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小城镇。他的祖父是虔诚的牧师,父亲是一位律师。他家是在祖父一代从英国移民到美国来的。费毕业于哈佛大学,后又到英国牛津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2.
1920年荣仲娴出生于土默特旗美岱召一个蒙占族书宦世家,其祖父、父亲在当地皆为汉学鸿儒,尤其父亲荣祥素有“塞外文豪”之誉。家学源渊,荣仲娴自幼便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浸润。  相似文献   

13.
荣毅仁作为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其人生充满了传奇经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荣毅仁在参与统一战线工作,推进对外开放,推动"一国两制"战略构想和科教兴国战略等层面积极探索实践,以实践成果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王国民 《新闻天地》2011,(12):55-57
丢失祖传之宝,却捡到真爱 休南敦·布帕·德丝出生于束埔寨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休南敦·布帕·多德是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的堂弟.休南敦家族世代经营玉器生意,到了多德手里,他借助广博的人脉。将玉器传入越南、中国等地,成了东盟有名的玉器大王,1987年,他在深圳开了第一家玉器店,也就是这个时候他认识了美丽善良的苗族姑娘阿香依,并结成连理,次年生下了德丝。  相似文献   

15.
陈楚楠《1884-1971),原名陈连才,别号思明州之少年,祖籍福建同安,世居新加坡(当时属马来西亚).孙中山称陈楚楠是“南洋革命第一人”. 从保皇派到鼓吹革命 1884年,陈楚楠出生于新加坡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陈泰开有凤梨(菠萝)罐头厂、木材厂.陈楚楠童年在学校学习英语和马来语,在家中补习中文.21岁的陈楚楠与兄长陈连亩合营橡胶产业,成为早期新加陂、马来西亚橡胶种植业的名人.他和陈嘉庚、陈六使等人,种植橡胶,加工湿片和生胶原料,生产日常生活橡胶用品,成为橡胶大王之一.  相似文献   

16.
音乐电视(MTV,英文 Music Television 的缩写)在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发韧于美国,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过三年,但它借助先进的电视传播媒介,迅速走进千千万万寻常百姓家,呈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受到中国广大老百姓的青睐。作为一种“泊来品”,音乐电视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迅速普及并受到中国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诞生了一批反映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符合中国老百姓审美欣赏习惯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7.
阿红 《出版参考》2009,(10):39-40
自己能成为作家吗? 1964年正月十五,风雪黄昏,迟子建出生于黑龙江畔人烟稀少的漠河——一个被称为北极村的中国最北端的村落。那时,父亲迟泽凤是镇上小学校长,好诗文,尤其喜欢曹植名篇《洛神赋》,而曹植又名子建,因此,给女儿取名“迟子建”,希冀她将来能有曹植那样的旷世文采。  相似文献   

18.
这也许是贾樟柯迄今为止“最接近官方的电影”。7月2习,贾导新作、借由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由上影厂投资拍摄的影片《海上传奇》正式在全国公映,高调挺进暑期档。影片由18位传奇人物的口述组成,画家陈丹青坐在一个改造工地上,讲述已经消失了的弄堂生活,旧上海“味精大王”张逸云的孙子张原孙在咖啡厅里唱着英文爵士歌,回忆自己的“富二代”父亲。  相似文献   

19.
自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来自马来西亚、印尼、韩国、日本、英、法等国的人千里迢迢来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求美”,经医生妙手回春之术一个个挽回了青春,满意而归。这位被称为“妙手回春的使者”就是该院整复外科朱昌教授。出生杏林世家朱昌1943年出生于一个杏林世家,父亲是著名的皮肤科专家,朱昌从小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立志要以医术济世。1967年朱昌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代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来丰富、完善自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  相似文献   

20.
荣宗敬(原名宗锦)、荣德生(原名宗铨)为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企业家之一。而荣家发祥地是上海的申新纺织厂。荣氏兄弟在上海不仅开办了申新纺织厂,嗣后又陆续扩大到申新系列的九家纺织厂,并开办了其他如面粉厂等许多企业,因而闻名全国工商企业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