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大班教学,教师的工作量往往很大。其实,作为老师,只要"懒"得有目的",懒"得有方法,同样会用"懒"换来学生的勤,换来他们的自主学习。一、中文"懒"得提示目前,仍有一些英语教师认为,不给学生解释课文的中文意思是不行的,所以在他们  相似文献   

2.
教师上完"新年的礼物"一课后,让学生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一位学生把贺卡送给老师,老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好好珍藏这份礼物。"可是几天后,这位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她送给老师的贺卡。这位学生生气地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这位老师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张贺卡,更是丢弃了作为教师的一份诚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教师讲诚信。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国内的一位小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学生画一颗圣诞树,这位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惊叹不已,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高的,可美国老师的评价是:"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想象力、创造能力差。"  相似文献   

4.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则小故事,名为"调皮捣蛋的学生",说得是班中有一位平时最爱钻牛角尖的学生,也是被教师及同学认为是最捣蛋学生,每次上课他总要找些无关于上课的内容"找乐",老师有时也拿他没办法.一天老师在上语文课,内容是"曹冲称象",称赞了年仅七岁的曹冲聪慧过人,他用"大象赶上船,再赶上岸,然后抬石头,称石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当老师问同学们:"曹冲聪不聪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聪明",只有那个调皮蛋自言自语地说"他笨死了",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对于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这个调皮的学生低着头,已无心再听课了.课后这位教师和他交谈了一下,这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比如  相似文献   

5.
方向和方法     
被誉为教坛的长青树——魏书生老师,一次到宝岛台湾授课,被台湾学生送了个“懒老师”的称号。邪天,他给学生讲的是一首古诗,开讲届,首先让学生读,然后解释。老师也不写,也不讲,可学生忙得团团转。课罢,魏老师问学生,这节课谁最懒?同学们齐声回答:“老师最懒,你是懒老师。”魏老师又问:“懒老师好不好?”同学们虽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6.
上课铃响了,一位教师走到自己任教班级门前,没有进去,因为教室里一片吵闹声。两分钟后,学生发现老师没进教室,立即安静、端坐,准备迎接"训斥"。这位教师走进教室后,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进教室吗?"学生回答":教室里太吵,老师不愿进来""老师生气了""老师在准备怎样批评教育我们"……这位教师笑着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是在教室外听你们争论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秦越霞 《广西教育》2013,(12):59-61
2012年11月23日,在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颁奖大会上,一位"最懂赞美"的教师荣膺奖项。据了解,这位教师经常这样赞美学生:"梓懿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了!""乐雅的字真漂亮,书法家的字都没有你写得漂亮!"她还把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感动用心记录下来,再用飞信向家长汇报。"您是我见过的最有心的教师!"在孩子收到黄娅娟精心准备的"爱心快递"后,家长们纷纷用赞美回馈这位教师,表达对她由衷的喜爱。这位"我最喜爱的老师"就是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语文教师黄娅娟。  相似文献   

8.
尹长俊 《吉林教育》2008,(18):85-86
一位学生上课时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课。他的老师给他以善意友好的提醒。不料,这位学生霍地站起,出言不逊:"我揍死你个老东西!"他的这位老师已是满头白发,回到教研组难过得掉了眼泪:"我都可以做他的爷爷了,他还当众辱骂我!"许多人感慨:现在的孩子实在是  相似文献   

9.
<正>许多老师都有相同的烦恼,那就是一个字——累。这让我想起了《人民教育》上的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忙碌的老师,你的学生也是忙碌的学生,那你就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做一个有智慧的"懒"老师,不光可以解放自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懒"老师?一、课堂教学中的"懒"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样的结果是老师累,学生被动。我们何不偷偷懒?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能想的让  相似文献   

10.
宽怀教育     
一位教师沮丧地对我说:“教师真难做,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你说得轻了他不听,说得重了他便受不了,还给老师气受。”这位做了十几年教师的朋友讲了他班上发生的一件事。 这是一位在教学上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他在一所城市重点中学教初二语文,担任一个班的班主  相似文献   

11.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国内的一位小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学生画一颗圣诞树.这位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惊叹不已,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高的,可美国老师的评价是:“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想象力、创造能力差。”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位美术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国内小学生,到了美国上的第一节课是美术课,老师要求他们画一栋房子,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画技法让美国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吃惊,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照片上的一模一样,可是当老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作品时,这位小朋友却想了半天都无从下笔。这位小朋友的绘画水平在国内属于中等水平,人家评价我们"中国的小朋友临摹能力非常强,创造能力却很弱"。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国美术教育专家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还  相似文献   

13.
王婷 《现代教育》2011,(8):62-62
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通过创新教学情境将学生放在"桃子树"下,教师再适当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跳起来去"摘桃子",一步一步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去解决旧知识与新信息之间的矛盾,获得新知识。记得学期初,学校组织集体收看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魏老师在台湾讲完公开课,一学生给了他一个字的评价——"懒"。简单的一个"懒"字,触动了作为教师的我。于是我也在课堂中因材施教,践行"懒"字。  相似文献   

14.
<正>几年前,一位担任班主任的同事约谈班级里屡屡违反纪律的一名学生家长,这位家长一边承认自己教子无方,一边"训"孩子——很真诚地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你看看你,真是不懂事,老师这么辛苦教育你,一个月才挣那么点钱,你还不乖点,真是的!"当时在场的我们几位老师全都僵住了,互相对视,哑然失笑。这位家长说得很无意,但很真心,他大概是真心觉得教师贫寒而又辛苦。我  相似文献   

15.
快乐加油站     
还有菜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提问:“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这时,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是他回答了。“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知道还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觉得不应该有歧视,决定给一个机会。“老师,还有菜!”懒学生造句一个学生十分懒,造句不爱动脑子。老师要他用“仿佛”造句,他就写:“我爸爸的小名叫王仿佛。”老师叫他用“特殊”造句,他就写:“我爸爸的小名叫王特殊。”…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任教的班上有一位名叫小邹的学生,几乎每任老师见着他都头疼。他好“懒”:讨厌做作业,拖拉、潦草、“短斤少两”;他好“管”:总喜欢对别人指手划脚,不是检举同学作业做得不认真,就是嘲笑同学作业错误多,有时还嚷“老师处事不公正”,尤其是当老师上公开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大夫叫孟孙,他有两个儿子,六七岁时,他给他们请来一位家庭教师。这位教师不大会教孩子,只会照本宣科,不会讲解,孩子们学起来觉得枯燥无味,越学越不爱学。孟孙就把这位教师给辞退了,又请来了第二位老师。这第二位教师倒是教得不错,就是太粗暴了,孩子们一见他那副模样,就被吓得直打哆嗦。孟孙又把第二位教师给打发  相似文献   

18.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19.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引发班主任的关注,使班上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这一貌似"扭曲"的愿望,给班主任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20.
我应邀为某校参赛教师作试教指点,共同参加研究的还有这位参赛老师的师傅——市级赛课多次一等奖获得者。在共同研究好教学预设后,师傅又向年轻教师传授了一些公开课教学经验。其中有一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师傅教导道:"公开课、赛课,特别是借班上课,课上你得注意,举手最积极的,手举得最高的,一般不是最优秀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