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11日新民晚报第一版《今日论语》栏的《谁晦气》一文,几处提及林则徐在虎门“烧烟”的事。在该报9月12日第五版《夜光杯》的《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祭》一词中,也有“虎门烈焰腾腾”一句。显然,这都是将林则徐当年在虎门处理鸦片的方法弄错了。长期以来,我发现好多种报纸都曾这样弄错过。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就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十幅大浮雕中的第一幅误为“焚烧鸦片  相似文献   

2.
近读报纸上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文章,遇到这样几种说法: ——“1838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将二百余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海滩”(6月9日陕西工人报《鸦片战争始末》)。——“1840年6月3日至2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英、美鸦片贩子被迫交出的20283箱(每箱120  相似文献   

3.
在报刊和其他媒体上经常见到“揽胜”的字眼。比如1996年12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九州神韵”栏目播出的一个节目,屏幕上打出的名称是“西湖揽胜”;《求是》1998年第一期封面刊登了一幅油画,标题写的是“揽胜”;《河北日报》2000年5月23日第6版一专栏名称为“燕赵揽胜”。就连语文类刊物《语文知识》2000年第一期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也将标题写成《谜语诗揽  相似文献   

4.
光明 《新闻三昧》2006,(4):27-27
春联称“副”不称“幅”2月3日《新民晚报》B6版《会走的春联》一文中,作者多次把“一副春联”说成“一幅春联”,这是不对的。“副”作为量词的第一义项通常用于成双成对或成套的东西,如一副眼镜、一副象棋等;“幅”作量词时通常用于单张的书画作品等。春联是春节时贴的对联,对联是由上下两联组成的对偶句子,因此春联或对联应该称作“副”而不是“幅”。是“福”不是“祸”1月26日《新民晚报》B6版《再读言志诗》中:“曹操的言志诗脍炙人口,令人百读不厌。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养怡之祸,可得永年’等句子已成为千…  相似文献   

5.
去年9月27日—11月22日,《河南日报·经济信息周刊》以“本报特别报道”形式,在一版显要位置连续推出了9篇报道。其中8篇的题目分别是:《零点:我们在郑州火车站“打的”》、《晚七时三十分:在郑州10大商场》、  相似文献   

6.
还我记者名     
1998年9月16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一篇《小戴彬喜上加喜》的文章,署名为“本报记者亚男 监利报记者 袁呈彦”。看了这个署名,让人好生羡慕。其实,小报记者在大报上被署以记者,并与大报记者齐名。这本来是个寻常事,因为大记者小记者,都是记者。但实际上有时不是这回事。  相似文献   

7.
9月3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现场采录》专栏在《洪水难掩秋光美灾区学童绽笑颜》的通栏标题下,发表了五篇灾区学校开学第一天的现场报道,它们堪称艳丽迷人的“五朵金花”。“五朵金花”艳在何处呢? 第一,针对性、时效性和现场感紧密结合。由于特大洪灾牵动亿万人心,因此,时至9月1日,广大读者必然非常关心甚至担心:灾区的学校是否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新潮的涌动。报纸上具有新意的人物新闻不断地冒了出来,《人民口报》8月份以来登出的《做好“发展”大文章——著名乡镇企业家鲁冠球答客问》(8月13日)、《好主意也是紧俏商品何阳卖“点子”赚了40万》(9月1日)、《郭凤莲华西“拜师”》(9月21日)、《敢试敢冒敢闯——记河南新野水泥厂厂长赵志吉》(10月24日)……都令人眼睛一亮,开启心智。这里特意要提到的,是8月27日8版(文摘版)登载的题为《劳模宋炳虎辞职反响不一》的新闻,事新,写作手法也新。宋炳虎是个被誉为“老黄牛”式的先进人物。  相似文献   

9.
谭辛 《新闻三昧》2006,(3):38-39
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每日电讯》报,从去年9月23日在第二版推出了一个栏目叫《有错即改》,栏目中将责任编辑、校对者姓名,在何版出了何种差错,正确的应该是怎么写,都一一公布于众,并在专栏底部写道:“本报向广大读者致歉!欢迎广大朋友举报差错。”还公布了差错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例如今年2月6日2版《特别的春节礼物:今年拍“合家欢”的特别多》的第四段第六行“家俱”应为“家具”。责任人:用黑体字标出编辑吴建路、校检王守荣。2月7日5版《丑闻缠身,小泉内阁患“晚期综合症”》第三个小标题下第一段第四行“对力挺”应为“力挺”。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0.
传媒点击     
子川 《新闻记者》2008,(10):63-63
《华尔街日报》(WSJ) 【2008年9月3日报道】《华尔街日报》当天在纽约举行仪式,推出针对高端读者群的《WSJ.》杂志。《WSJ.》创刊号将随9月5日的《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欧洲版和9月6日的美洲版送达读者手中。《WSJ.》主编蒂娜·戈杜安说,该刊将面向“高雅、有影响力、富裕的”读者。《华尔街日报》希冀通过新刊物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  相似文献   

11.
读9月23日《参考消息》,知道美国最畅销的词典是《美国传统词典》,优点很多,并附有三千多幅照片和插图。我没有看过这本词典,但那“三千多幅照片和插图”的借大数字,使我感到惊奇。我国也出版了不少辞源字典之类,都没有一幅插图。拿我书架上的《中国文学家辞典》、《民国人物传》来说,竟然是白纸黑字,没有一幅照片或绘像。还有我买到的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都找不到一幅插图,令人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12.
评论的遗憾     
打开报纸,读者看到一条好新闻,同时又看到为这篇新闻写的评论,既有新知,又有新悟。那是一种享受。略举几例:人民日报1983年9月28日第一版为郴州市有人蛮横敲重点工程的竹杠的消息配本报评论员文章《群众的背后》,11月18日在第一版为通讯《精明强干的工业指挥员——王泽普》配短评《厂长要有“将才”》,11月21日为黑龙江省养蚕专业户霍长林反映自己的困难,省长陈雷及时处理来信的消息配本报评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9月18日刊登读者来信《推荐<孝感报>两则报道》后,9月29日又在一版头条位置,以《农民兄弟要“永久”,“永久”工人要尽责》为题,加编者按,发表了上海自行车厂写给人民日报编辑的来信。这两则报道和来信,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上海自行车厂表示坚决支持应城县政府“凡是全年超卖万斤粮的户,都供应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的决定;孝感地区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0月3日上海《新民晚报》第9版刊登了一组漫画《酒乡行》,反映了我国新疆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喝酒习俗,如“维吾尔族人喝酒轮流转”、“哈萨克族人喝酒歌声伴”等,富有情趣,引人开怀。然而,第四幅漫画题为《肖尔布拉克族人喝酒大杯干》,就让人困惑不解了。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传教士、商人、政客等已经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一批中文、英文报刊。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观念、办报模式以及宣传方法,使我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报刊的重要作用,并产生了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第一位在广东办报的国人是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广东查禁鸦片。为了“探访夷情,知其虚实”,以制定“控制之方”,他在衙门中设立翻译馆,收集在澳门出版的外文报刊,选择其中有关鸦片贸易、英国政府动态等消息和评论翻译成中文,命名为《澳门新闻纸》,抄写数份,提供给广东督抚衙门和朝廷作为禁烟、备战决策的参考。《澳门新闻纸》成了我国最早的译报,林则徐成了第一位“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林则徐被罢官后,魏源将《澳门新闻纸》按其内容分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兵事、论各国夷情五类,编为《澳门月报》,收入《海国图志》一书中。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第一版是“当家版”,它最能体现一张报纸的风格特点,处理起来相对而言也最为困难。“窥一斑(版)而知全豹(报)”这话虽有偏颇之嫌但也不无道理。 将《钱江晚报》和《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作比较,可以看出,三家晚报都具有同日报打“时间差”的优势,都准备面对各个年龄段各阶层的广大读者。因此,三家在新闻性、社会  相似文献   

17.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2005年3月9日第A34版(“广州新闻·重点”)由两则消息构成,分别题为《孕妇天台坠楼老公搓麻正欢》和《发廊女惨遭割喉丧命》(下面分别简称《孕妇》和《发廊女》)。它们都是负面的社会新闻,均发生在3月7日晚。两则消息的主要新闻事实分别是:一怀胎七月的孕妇从九楼楼顶天台坠落身亡,其时,丈夫却正在家里搓麻将;一发廊女随一男子上楼,几十分钟后,该女子倒在发廊门口,被割喉而亡。在版面编排上,两则消息分别占据了该版上半版和下半版。编辑为它们各配发了一幅图片——“事发现场模拟图”。其中,《孕妇》的模…  相似文献   

18.
几家报纸对鲁迅使用笔名的数量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使人不知该相信谁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日第4版,《鲁迅笔名浅谈》一文中说:“鲁迅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辽宁的《青年知识报》1999年11月3日第三版,在题为《鲁迅的笔名与爱憎》一文中说:“鲁迅的笔名共有130多个。”《天津老年时报》2001年9月15日第四版,在题为《鲁迅笔名知多少》一文中说:“鲁迅使用的笔名大约有158个。”上述三报三种说  相似文献   

19.
常见有些报道用语、用词上有脏话,使人看了不舒服。比如体育报道中指责某些球员表现不佳,常会斥之为“贱骨头”,9月20日新民晚报《一周荧屏》版上甚至将下周荧屏将出现的指挥家“舟舟”说成是“戆大”。确实“舟舟”是个弱智儿,但多年来在父母与社会的关心、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丁玲是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第一任主编,在她主持编辑业务期间,《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1年9月15日为第一阶段,《解放日报》为对开两版,文艺副刊放在第二版左下方,没有刊头;1941年9月16日至1942年4月1日改版为第二阶段,《解放日报》由两版增为四版,文艺副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