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写作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是大家都有共识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换言之,只有读得通,才能写得通;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鲁迅先生指出,要想写好文章,最要紧的,就是“多看和练习”。又进一步指出写好作文的方法:“……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作”。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教师还是广大学生家长,如果问他“阅读”与“写作”关系,回答多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阅读就能写好文章”等。可是,很多人也发出困惑的声音:我读了不少的书,可为什么还是写不出好文章?阅读,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吗?  相似文献   

3.
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读和写之间,读是根本,是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多读、熟读、精读,能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帮助记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读,尤其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教学论述中,强词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叶老说:“有些人把阅读与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象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我们常常听到很多教师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时,也说读写结合,多读多写。但是为什么多读了就能写好呢?这中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我以为读与写之间应很好地沟通,乃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沟通读与写的是什么呢?我以为是生活,它象一座桥梁,联系着读与写,没有这座桥梁,读与写往往是无法结合的。从这方面看,小学语文教学明显  相似文献   

5.
一、写作与阅读的相互关系要想提高写作技能,首先要注意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如同听与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读是一种理解能力,写是一种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发展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你阅读得越多,才能写得越好。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不仅说明了读与写的关系——读书是下笔的基础,读得多才能写得有神,而且指出读书要“破万卷”。一个“破”字,意指精读,细  相似文献   

6.
浅谈作文中的“学习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叶老的话准确地揭示了读和写的关系。作文中的“学习迁移”是从读到写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灵活运用读来的知识,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日益提高。反之,缺乏这种能力,或这种能力不强,把读和写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那么,  相似文献   

7.
姚秀菊 《考试周刊》2014,(56):66-67
<正>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表达,"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教学中,如果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习作的关系,应用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那么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结合管健刚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我谈谈体会。一、在阅读教学中积累语言阅读和习作是一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习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有力。基于这一认识,在  相似文献   

8.
浅谈读与写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一种方式,写,则是把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读,是写的基础,而写,又能更好地促进读。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相似文献   

9.
一中学生作文首先有一个从阅读到写作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从模仿到独立写作的过程,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文章要写得好,唯有深入生活,广泛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多读、多记。中学各册课本编排了各种不同体裁而内容丰富的教材。这有利于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捕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指导时,应根据文体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做到一课一得,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提高,从而获得更多的写作方面的知识与材料。让学生获得大量有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10.
鲁迅曾经说过: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我以为,这里的“花”指的就是阅读大量的好文章,而“蜜”指的是写作能力提高后写出的好文章。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要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除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之外,还要在读写结合上花大的气力。  相似文献   

11.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一种方式,写,则是把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读,是写的基础,而写,又能更好地促进读。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信息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何谈输出。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没有写作的阅读,是无果之花。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从而铸就华美篇章。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学生阅读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写作的宽度,学生阅读质的区别决定了其写作的厚度。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要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读写一体化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中学读写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在读写过程中,把读和写自觉构成一个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互动的整体,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读”是基础,“写”是目的。只有“读”这个基础打好了,才能厚积而薄发,但只“读”不写,就如过眼云烟。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实际上是“举一”与“反三”的结合,是“学习”与“运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回顾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要将读和写二者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须做到:一、立足课堂抓阅读,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基于这点,教师必须打破把课文从内容到形式嚼烂了喂给学生的陈旧模式,采取阅读前设计思考题,请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炼课文主旨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体会、领悟…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二者的任务各有侧重。前者侧重培养理解能力,后者侧重培养表达能力。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作文与阅读的联结,就是利用“读”与“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在完成各自独立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学生的写作与阅读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读”来促进“写”,通过“写”反过来促进“读”,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那么阅读便是作文的“流”。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课文中的一篇篇文章应该是作文的范例。这些范例对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6.
三十多年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读中导写,写时忆读”,比较符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所谓“读中导写”,是把“写”作为一种手段,指导学生在研读课文时,提高认识水平,积累写作材料,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技巧等,以此来促进“读”。所谓“写时忆读”,则把“写”作为目的,用“读”过的知识作为写作的基础。这样的“写读结合”,看起来是着眼于写作,实际上读写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咱1暂而“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写作活动来提高。事实上,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阅读是写作的根,它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活动,特别是基于特定阅读文本的写作训练,反过来也会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基于文本的写作活动,立足文本,以写促读。  相似文献   

18.
“精读学方法”。每一篇精读课文都是一类文章写作的范例,要通过精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我们不但让学生感觉到课文写得好,还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写得好”的问题去一步步探索课文的用词、结句、谋篇,有意识地、自觉地学习写作。具体的做法是:“分析中心句,体会写作意图;综观全文,理清文章条理;抠关键词,领会表达意趣。”“自读仿方法”。自读课文既包括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也包括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要让学生在阅读这一类文章时,自觉地仿用精读课文教学中学到的方法。如小学语文第10册《冀中的地道战》…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运用。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写得好是读得好的体现。因为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识记、书写、积累,会逐渐提高写作能力。正如扬雄所说:"读千赋而后能赋。"  相似文献   

20.
《成才之路》2009,(28):F0003-F0003
一、选题背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正如鸟儿只有展开双翼才能飞得高、飞得远一样,只有展开“读”与“写”的双翼,语文学习才会卓有成效。为了有效地解决小学语文课中“读”与“写”的关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构建“读”“写”一体的桥梁,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