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在,则无所不在"这是鹿牌威士忌的经典广告语.生活中的广告也是无所不在的.不管你喜欢与否,它都会闪入你的眼帘,闯进你的生活.广告是其创作者语文修养、文化底蕴、艺术灵感等的综合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可资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出这样的建议: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标牌广告等媒体的资源都是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精神.恰当挖掘广告中所蕴含的语文资源,可以为语文课程提供更多鲜活的材料,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对广告语的分析、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有人戏说现在是广告的时代,其实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现代生活中的广告确实无所不在,不管你喜欢与否,它都会闪入你的眼帘,闯进你的生活。广告是其创作者语文修养、文化底蕴、艺术灵感等的综合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可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恰当挖掘广告中所蕴含的语文资源,可以为语文课程提供更多鲜活的材料,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对广告语的分析、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说广告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料库。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新理念,我认为阅读教学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树立大语文观,优化语文教学全过程”,即抓好“着眼于课前,丰富体验;致力在课堂,合作探究;延伸到课后,积累运用”这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着眼于课前,丰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拘囿于语文课本的教学,这种做法是狭隘和片面的。此次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用语文的积极性。本文试以广告为例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拘囿于语文课本的教学,这种做法是狭隘和片面的.此次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用语文的积极性.本文试以广告为例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外,还有中外名著、影视节目、报纸杂志、演讲辩论、家庭社会生活以及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甚至广告和标语等等。这些课程资源,各具特色和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生活中的优秀歌曲、优质电视节目、优质广告、励志电影、交际游玩均有语文的存在。语文教师应当运用慧眼,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通过联系学生熟知的事物、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联系社会热点话题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展语文教学外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改革把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加强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目标。毫无疑问,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来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资源所包含…  相似文献   

11.
刘晓艳 《湖南教育》2004,(12):38-38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要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资源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据调查所知,学生课余生活主要是看电视、上网、听歌等。那么,如何在学生从事这些活动的同时,充分挖掘出潜在的语文资源呢? 一是挖掘电视广告中的语文资源。学生看电视往往对电视连续剧情有独钟,而对铺天盖地的广告不屑一顾。其实,认真去品味一下,广告语中也能学到不少的语文知识。我要求同学们做了一项收集广告语的活动,每人收集十条,然后评出优胜者,对其进行品评、赏析,找出广告语言的规律,总结其特点。大家一致认为广告语言大都言简意…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各级教育主观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我所任教的薛埠小学地处农村,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告诉我:农村可以开发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因此,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还有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如各类书籍、电视、戏剧、图书馆等。而且,风景名胜、风俗民情、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立足于语文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架构和谐的语文课程框架,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语文课程资源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而家庭中就拥有十分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媒体性语文课程资源,活动性语文课程资源等。教师与家长合作,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扩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开阔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丰富学校语文资源,调动家长参与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大语文观”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及其以外的语文资源,通过背景资源、生活资源、学科资源的链接,拓宽学生的视野,拉近语文和生活的距离,优化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徐勋贵 《新课程研究》2006,(11):54-54,6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教室依然是学生学校生活最重要的空间。教室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语文学习资源,可以有效地打通语文与生活,使学生学到语文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7.
徐勋贵 《青年教师》2006,(12):21-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教室依然是学生学校生活最重要的空间。教室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语文学习资源,可以有效地打通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学到语文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性的启蒙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以后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小学语文教育的课程资源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应该延伸到生活等更加广阔的范围,从而极大地丰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论述,以期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丹 《承德师专学报》2011,31(1):108-109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你会发现,其实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新闻、广告、书信、流行歌曲、网络、招牌等等,语文无处不在。广阔的现实生活就是语文教学资源也是语文教育的最大金矿,我们要通过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学习必须要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为依据。语文教材、生活实际、家庭情况、学校与社区环境、网络资源等,都是可供开发的宝贵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