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那夜的烛光     
一朵花里也能包含着舞蹈的梦。女性之美可以在舞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错,从孩提起,我似乎就有这种感觉。最近我多次参加舞蹈会,在观众之间,别说文学家和美术家了,连音乐家的姿影也几乎找不见,这的确是咄咄怪事。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是动的美术、是运用肉体歌唱的诗、是戏剧的精华——这样的一些话虽然没有实现,不过,甚至还有人说音乐和美术都只不过是舞蹈的一部分而己。  相似文献   

2.
漫画要讲究艺术美、形式美。有人说漫画是丑术,我不赞成这个看法。漫画同其它造型芝术一样,也是“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欣赏的艺术。”当然,漫画有自己特定的艺术形式,由于它构图明快,对比鲜明,线条简捷,形象夸张幽默,即使同别的画种混在一起,我们也可以一眼将它同别的画种区别开来。这就是漫画具有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3.
记我的舞姬     
一朵花里也能包含着舞蹈的梦。女性之美可以在舞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错,从孩提起,我似乎就有这种感觉。最近我多次参加舞蹈会,在观众之间,别说文学家和美术家了,连音乐家的姿影也几乎找不见,这的确是咄咄怪事。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是动的美术、是运用肉体歌唱的诗、是戏剧的精华——这样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漫画是画名人肖像的,我们称之为肖像漫画。各行各业都有名人,漫画家将他们的面貌进行夸张地造型后,寥寥数笔,便有了肖像漫画。这类漫画除了形象上的别致外,一般也可以附加一些与主人公有内在联系的其他内容,提示其性格或职业的特点,以增强肖像漫画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笼统地说广播语言应该口语化,既不准确,也无意义。广播的内容五花八门,不同内容所要求的语言也是很不相同的,就象京剧里的青衣和花旦,尽管同是一出戏里的人物,一个用的是文诌诌的戏剧语言,一个却完全是民间口语。如果硬要让《霸王别姬》的虞姬说一口口语,就会完全破坏了悲剧气氛;硬让《西厢记》里的红娘说一口文诌诌的话,  相似文献   

6.
新闻漫画评点近一段时间,漫画界的同仁及爱好者们针对繁荣漫画创作所面临的窘迫,讨论得最多的仍是“漫画要富有生活情趣”这个久议不衰的老话题——漫画不源于生活、不揭示生活,作品缺少生活情趣,就难于“更上一层楼”。黑格尔说:“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通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只是  相似文献   

7.
想出好点子漫画界对漫画创作有一句流行的话叫“三分画,七分想”,可见想——构思,在漫画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构思,就是在题材、主题确定后,寻求艺术表现手段的过程。构思也叫想点子,点子想得巧,漫画便会画得好。构思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一般化。看画稿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不新鲜,不生动,似曾相识。人画亦画,便不那么感人了。因此,画漫画要求在构思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深入挖掘,多找角度,多方位去表现。这个问题。我在实践中有一些体会:一个主题可以有多种表现方法,可以用多种点子去表现。如  相似文献   

8.
漫画是宣传工作中一个有力的武器.我们可以用这种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和鼓舞群众的干劲,批评不良现象,也可以用它来狠狠地揭露和打击敌人.广大群众很喜爱漫画,他们经常来信,希望能在报纸上看到更多更好的漫画.他们说:"漫画容易看懂,就是不识字的老奶奶,看了画也可以晓得什么意思."整风以前,我佣有些同志对漫画的作用认识不足,所以我们发表的漫画数量少,质量也不高.整风以后,由于编委会对我们加强了领导,我们的思想认  相似文献   

9.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从我听气象专家"明天要是不下雨的话很可能就会继续天晴,当然,理论上也不排除阴天的可能"的英明分析之后,我就不再崇拜俺村算命的王二瞎子,改为崇拜无所不能的专家们了。现在各行各业都时兴请专家们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不介意将科幻小说当成是文学作品里的轻骑兵的话,我们便会很清晰地看到,在当下多姿多彩,丰富创新的文学创作中,科幻小说的创作队伍是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支。他们的装备是最新的,甚至是超前的。因为想象给他们插上了翅膀,科学精神成为他们小说中含金量最高的基本内核,而他们的读者,恰好正是各行各业都想争取的最易感染又最有挑剔性的青年人。这并非是说文学的发展只剩下了科幻小说,而是在此强调,我们对科幻小说的确要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了。我们甚至还可以再夸张一些,科幻小说在当今生活中的位置,就像是普通公民的生活离不开电器一样的重要。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11.
北京某高校曾有一位研究生,在把用外文写成的论文送给外籍导师审阅时,面带难色地告诉他,论文里有几处印刷错误。不料,这位导师竟然哈哈一笑说:“很好,没印刷错误算不上论文。”“洋”导师的话乍一听很怪诞,实际上他无非是想说任何书都难免印刷错误。他的话当然有点夸张,因为牛津大学图书馆就曾宣布过:他们的确收藏着一本,尽管是全城唯一的一本没有印刷错误的《圣经》。然而不管怎么说,随便翻开一本外文书,找几个印刷错误总不是困难的事,《圣经》也不例外。英国的收藏家们至少可以拿出16个版本加以佐证。比如一个被戏称为“淫荡圣经”的版本把那句“不要勾引朋友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生活中,在艺术创作的题材范畴内,"人"是取材最多,为大家最熟悉的内容。人物肖像漫画这门艺术,它具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特点,说真,它比所有描绘的型表象更深刻地表现了其内涵特点;说假,它运用夸张与幽默的手法可以达到最大的限度。就其创作过程而言,也是由"真"到"假",再由"假"返"真"。人们所以喜爱人物肖像漫画,是由于它极富人的情趣,而又极具幽默的特色。它能将历史的人物再现;有名的人物、无趣的人物;伟大的人物、渺小的人物;我们熟悉的人物与不熟悉的人物;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哲学家、作家、艺术家等等,都可以进行一番艺术地再创造。如同大家通过魔术师的多棱镜让你看到另一幕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13.
新闻漫画是新闻报道的特殊形式,它以画面形象来表现新近发生的事,与消息、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的表现方式不同,但同样具有新闻的魅力,发挥新闻的作用。一新闻漫画是以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情和人物为题材,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画出某一描画出某一事物的某一片断、或某一人物的某一言行,从而肯定或褒扬好人好事,反对或抨击坏人坏事的具有鲜活画面形象的一种新闻文体。众所周知,新闻漫画是属于漫画的一种,当然是有漫画的诙谐、幽默、讽刺、夸张等特点的。但是,在漫画前冠以“新闻”,就有必要探究一下新闻漫画的特点。内容、形象的比附性。新…  相似文献   

14.
新闻漫画     
漫画以其讽刺辛辣、幽默无穷、夸张大胆等特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们通常见到的漫画大多是用线条表现好,为此,有人对漫画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画漫画简单容易,殊不知,要想画好漫画,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等。  相似文献   

15.
画漫画需要意在笔先.因为巧妙的构思是一幅成功漫画的精髓.处理一个题材,必须把问题先摸透,分析清楚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然后再想“点子”(幽默的表现形式).这时可以放开想象,只要不脱离主题就可以任意驰骋,从中寻找夸张的手段.夸张的手段幅度也有大有小,小的时侯,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相去不远(总之是有可能的),大的时侯,海阔天空,无边无际,甚至违反科学的定理定律.但是对启发读者的联想是很自然的.在幽默画中这种情况更多些.  相似文献   

16.
夸饰     
《夸饰》是《文心雕龙》第三十七篇,讲夸张的修辞手法。文学和科学不同,科学要征实,文学要夸张。此方讲山高,科学就要准确地测量出山高多少米,文学可以凭作者的感觉说山高到碰着天,因此我们不能用科学的征实眼光来评判夸张。刘勰在这篇里对夸张的手法作了多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人生活步伐的加快.简单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驱使下,把漫画融入报纸也就顺势而生。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它不仅能够美化版面,提升报纸的可读性.也能够缩短读猎取信息的时间.符合现代人快速生活步伐的需要。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如何将读的视觉吸引到版面上来.这就需要我们的编辑对庞杂的信息进行有序的梳理,将生动、亲切的漫画等手法融入到报纸的版面.用简单、直观、精确、形象的美术手法,将报纸版面装扮得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戏剧角色的舞蹈、唱歌、身段、宾白等都可以说起源于原始祭祀里被神灵凭依的巫觋之狂态中。但组成戏剧最为紧要的故事从哪里来的呢?巫觋代替神灵所说的祝词或嘏辞大致是太简单的,不能认作戏曲故事的前身。本文认为:作为戏曲主题的故事,在晚唐以后发达起来的孤魂祭祀之中,就可以找到其萌芽。尤其是当时水陆画里所描画的孤魂故事之中,可以看到其明证。山西戏台的分布,元杂剧作家原籍的分布都符合于这类水陆画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从新闻文体的角度看,所谓漫画,是指以政治和生活事件为题材.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征的绘画,是图画中的政治。富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从报纸编辑角度来看,漫画作为图像的一种,已经是现代报纸新闻版上不容忽视的一种元素。在现今的读图时代.新闻漫画用特殊的方式解读新闻,广受读者喜爱,成为报纸不可或缺的新闻体裁。新闻漫画在报纸上可以直接服务于文章,也可以是配合版面需要发表相对独立的漫画,还可以是作为一个固定的专栏。  相似文献   

20.
肖像漫画是用夸张变形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早在十九世纪初,法国大画家杜宋埃创作的《七月王朝国会议员》成为艺术珍品后,漫像在外国很流行。它可以讽刺,也可以没有褒贬,以戏谑的方式使人物更为传神,独有观赏价值。我国漫画大师都留下一些佳作,但作为一个艺术品种,还是在改革开放后,伴随传播媒体发展起来的。年轻的画家爱用西式画法,缺少专攻此道的高手。所以,蒋文兵先生的水墨漫画肖像一出世,就在漫画界、国画界和新闻界引起反响,他的探索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