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执着追求 节能太阳灶征服用户对于退伍军人郭振华来说,他最大的兴趣就在于发明创造方面。发明创造是指运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首创出先进、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及方法,来有效地解决某一实际需要。如果说喜欢挑战困难、善于探索发现是郭振华作为一个曾经的军人的特质,而淡泊名利、踏实做人则是郭振华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所特有的纯朴情怀。  相似文献   

2.
本刊曾于1995年第3期刊载拙文《寻找局限》,文中提出了基于历史回溯的一种发明创造的技法——历史反刍法。但是,在实际的发明创造过程中怎样应用该种方法进行发明创造,它的可操作性程序步骤应是如何,《寻找局限》一文并未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些尝试性的讨论,以求抛砖引玉。发明创造进化理论提出了一条发明创造的规律,即发明创造进化可逆规律。这条规律认为,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一种发明思想的提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一定马上获得成功,得到一个成熟的发明创造成果;或者,一项发明产生后,并没有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3.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不仅会充分利用客观世界的长处,而且也会充分利用事物的缺点。利用缺点,就能有发明创造。不信,请看几例; 现在用的吸水纸就是利用缺点的结果。某造纸厂在生产一种纸时,因为操作的工人忘了添加一种添加剂,结果生产出来的纸质量极差,钢笔一写字,就化得  相似文献   

4.
灵感历来被人们所崇拜,甚至认为它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意即没有灵感也就不能产生发明创造。于是有人提出灵感是一种思维方法,要学习和训练灵感思维,以求把握灵感思维方法而产生更多的灵感;也有人认为灵感是大脑某一区域某种专门思维机制的产物,可以通过某种高科技手段对大脑进行研究来找到产生它的区域和思维机制,以揭示出灵感产生的秘密。本人认为上述是对灵感认识的两个误区。第一,灵感不是一种思维方法,而是思维的结果。这一结论可以从灵感产生的过程得到说明:人们对某一问题产生注意,然后又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产生了一种要解决的“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发明创造的新颖性是以申请日(优先权日)为准,凡在申请日(优先权日)前已经公开的发明创造,就构成了现有技术的一部分,不能再取得专利权,这是专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发明创造的其他所有人因某些正当原因在申请日前将其发明创造公开,或者第三人以合法或者不合法手段从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发明创造的其他所有人那里得知发明创造,不经其同意而在申请日前将其公开,如果一律按照上述原则认为已经丧失了新颖性,对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发明创造的其他所有人来说就是不公正的,对科技交流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基于此,我国专利法对新颖性的宽限期做了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发明创造,是指人为地创造出某种地球上本来并不存在的东西。广义地讲,第一次使某一东西增加了新的功能、改变了形状、提高了生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东西,都属于发明创造的范围。发明创造是生产技术进步的突破口,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发明创造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功的发明创造也会给个人带来成功与超越。但长期以来,发明创造是人类语言中最神秘的字眼之一,很多人在谈到发明创造时,都认为这是少数人才有的特殊能力,10多年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为什么人类能创造…  相似文献   

7.
发明创造必须有破旧思想.即改变事物在自己头脑中的现有形象。要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前人思路,提出巧妙、简捷、新颖、合理、科学的设想。这就是发明创造的“破旧创新法”。大胆畅想,主动改变旧事物的形象,思考这种改变了的形象有什么好处或有什么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市场导向型发明创造技法(二)肖云龙二.引伸需求列举法引伸需求列举法,就是通过列举引伸需求进行发明创造的一种技巧与方法.所谓引伸需求,是指由一种需求带动而产生的另一种需求.比如,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城市用地的吃紧,社会对高层建筑的需求日趋增多,相应地对电梯...  相似文献   

9.
搞发明创造,除了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创造技法之外,还要有一颗好奇的心。所谓好奇心,就是人们积极探索新奇事物的一种自然倾向,或者说是人们喜欢新奇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使人们一发现新问题就有瘾,一听到新方案就想掌握,一看到新产品就想研究其思路;有了这种心理状态,人们就具有了发明创造的内在动力,就有了走向不可知领域去探讨的重要力量,一句话,好奇心是一个想搞发明创造的人必须具有的一种素质。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很多发明都是发明家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搞出来的。如,德国著名化学家维勒,不但是化学元素铝的发现人…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众所周知的技术进行发明创造,有时也会落入其他权利人的权利保护范围,此时,运用现有技术抗辩就成为应对侵权指控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1.
引伸需求列举法,就是通过列举引伸需求进行发明创造的一种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蒋平 《发明与革新》2010,(12):17-17
发明创造到底难不难?这是一个许多人经常会问到的问题。笔者是一名发明爱好者,据笔者多年的发明经验,窃以为,发明创造本来是一件充满趣味和挑战的事,而只要我们掌握了发明创造的基本方法,并保持着坚持不断发明创造的恒心和毅力,发明创造也许就变“简单”了。  相似文献   

13.
于都 《世界发明》2002,25(6):4-5
搞发明创造,要注意克服影响发明者的不利心理因素。对发明创造者来说,究竟有哪些不利因素呢?一般来说有下面几种: 一、思想保守思想保守是创造发明的重大障碍。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就因为它从不因循守旧,敢于冲  相似文献   

14.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关于生物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解释生命从地球上诞生到现个地质时代的历史发展,并论证这一历史发展的科学原则,进化这一名词,在生物学中也就是历史发展的同义语,当指某一物种,例如马的历史发展时,就叫做马的进化;当指某一生物类群,例如鸟类或哺乳类的历史发展时,就叫做鸟类或哺乳类的进化;当指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时,就叫做生物的进化。总之,进化就是历史发展的意思。在发明创造中,任何一项发明创造也有它的历史发展,即有它的产生、改进、革新、不断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如果套用生物进…  相似文献   

15.
实用性是评定发明创造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准。因此,许多人在从事发明创造活动时,首先就会想到发明的用处。这种实用可以成为发明创造的指南针,为实现更加  相似文献   

16.
制定标准和申请专利是企业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标准是对某一产业制定的规范,专利是基于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来说,产品满足标准的规范,可以进入市场;专利不一定体现标准所规范的技术,但专利是在本领域现有技术之上的创新,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现有研究中对于专利和标准的关系的研究很少,本文以三种应用较多的钛合金为例,分析研究了专利和标准的关系,提供了为技术研发的方向和标准制定的内容提供参考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一、物场全息发明法物场全息发明法是建立在物场和信息概念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发明创造技法。这种技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发明创造所需要的智慧能量∑E,视为各种物质流∑F和信息流∑C通过组合、杂交、变异和突变等手段产生的效应。这种物场全息发明法的普遍表达式可写为:...  相似文献   

18.
专利法释义     
《发明与创新》2006,(8):26-26
专利法是知识产权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专利法是用以调整由发明创造活动而产生的智力成果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专利法调整下列社会关系: (一)因确认发明创造的所有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发明创造是一种智力劳动成果,属于无形财产。专利法中规定了发明创造所有权的归属原则,即什么人或者单位能够成为发明创造专利权的所有者,成为专利权的主体。(二)因授予专利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专利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专利权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经过申请一审查一授权的程序。围绕着如何申请专利权,如何授予专利权,如何获得专利权,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三)因使用专利权,或者说因使用专利技术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法律保护专利权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和推广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项发明创造也只有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才能显示出其使用价值,使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都能从发明创造的推广和使用中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专利法》第24条规定了不丧失新颖性的三种情况,其中第(三)项为,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不丧失新颖性。即这种情况不构成影响该申请的现有技术。所说的六个月期限,在专利法理论中被称为新颖性宽限期。专利制度的宗旨是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违背申请人的意愿导致其发明创造公开,侵害了申请人获得专利权的正当权利,因而有必要在《专利法》中设置上述新颖性宽限期的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20.
移植法是将某一领域中的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另一个领域中去的发明创造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要开辟新的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移植法的应用。移植法通过把多门学科的概念、原理等引进移植,使不同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