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于荣华 《江西教育》2010,(12):37-38
近日参加特级教师庄惠芬教学风格研讨活动,让我感受了庄老师独特的课堂魅力。在课堂中,庄老师寓情于理、寓情于智,教学过程节奏明快而不失游刃有余,使一节枯燥的小数认识课上得精彩异常,学生们也兴趣盎然,对数学的神奇充满着无限向往。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学生只有有兴趣,喜欢语文这门学科,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一方面,学生学习语文不但不厌倦,反而情趣盎然,真正在快乐中学习;另一方面,老师也能寓教于乐,寓庄于谐,使课堂活跃,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兴趣,为语文课奏响优美的旋律。  相似文献   

3.
在教与学的课堂活动中,化学教师既要重视化学语言的规范性,更要体现其艺术性。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深入浅出、善于质疑、巧于解惑、寓庄于谐、恰到好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寓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拜读了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0期)庄平悌老师的《"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一文,受益颇多:庄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凸显新课程"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念,新课程呼唤的课堂生成扎扎实实地出现在了庄老师的教学中,笔者不得不为庄老师的教学智慧点赞。然而,庄老师的这堂课、这篇文章也触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甚感有与庄老师商榷之必要,并以此就教于方家。思考一:解析"套子"是在"炒冷饭"吗?  相似文献   

5.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激活学生情感,应该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更应该是开启新课标优质语文课堂的一把金钥匙。一位设法巧妙寓情于教学实践之中的老师,才能创造高质量的教学意境,才能敲响学生心灵深处的乐学之钟。一、利用导入,以情入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新课程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寓教于情,寓情于学,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  相似文献   

7.
吴明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23):38-39
笔者读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年第12期庄盛文老师的文章"对‘单摆周期公式中的g′的再探讨"后,发现庄老师在"变形单摆"问题中就g′值的求解方法也值得再商榷.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几首诗的分析,揭示了白居易的寓言诗寓讽于物、寓理于形、寓庄于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语文就是丰富多彩的艺术,我们学习语文就是在鉴赏、体验美,感受文学和文字的魅力,陶冶人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老师要营造引人入胜、生动具体的语文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使老师寓情于教,使学生寓情于学,在紧凑、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使教学成果更高效。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堂中需要创设"情感渲染、激趣导入-情感交流、激励对话-情感交融、激发思维-情感升华、激起践行"的四环教学法,在课堂中寓情于教,优化课堂教学.激活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寓学习与快乐中.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而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会更加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用语艺术,做到:导入新课,不拘一格;课堂提问,环环相扣;传授知识,寓教于乐;承转衔接,巧用引语;批评用语,寓庄于谐。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不同于浅显、明白、易懂的白话文,它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时代越久远,越枯燥无味,越艰深难懂。文言文俨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老师难讲,学生费解。尽管如此,但文言文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是古典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故而,作为课堂驾驭者与参与者的教师理应转变思维,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上积极探讨,大胆创新,多做尝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其多方面的灌输知识点,不如寓教于乐,寓庄于谐,转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诠释文言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领学生积极愉快地探讨知识的奥妙。巧设导语、诗歌故事、熟语提问、编舞台剧、活学妙用等方式便是我为了更直观更具体讲解文言文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也可“点铁成金“.具体做法是:注重兴趣培养--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融多种艺术于课堂;提高思维能力--运用发散思维、批判思维、想像思维等方法;激发情感--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带入作品,以情导情,真情感染,以情引情.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2011,(5):16-16
近年来,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始终坚持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办学目标,着力培养大爱、智慧、和谐的教师团队,深入开展了以情智共生为核心理念的实践探索,尤其是进行了情智课堂的探索和实践.情智课堂的  相似文献   

16.
诗化的语文课堂,其主旨是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着课堂,用诗样的精巧锻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意蕴营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激情澎湃着课堂.要打造出这样一种唯美的、诗化了的语文课堂,必须要着眼于一个"情"字,也就是要做到教者心中有情,听者为之动情,才能由"情"而生诗意,让澎湃的诗情促进语文课堂的诗化.  相似文献   

17.
文言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寓情于声,可以知文会意。本文以特技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小学文言文《天籁》一课为例,从文言诵读的角度出发,透视名师课堂中是如何创造性地借助文言诵读,还原文言的语感、复活文本的情境以及唤醒学生读文言文的真切体验。以此带给语文教师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和启发,唤醒文言诵读得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部分政治老师课堂上重视的只是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课堂上"情"元素的投入。殊不知"情"元素是政治有效课堂的关键,是政治课堂之必需。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践来探讨"情"元素与政治有效课堂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这里的省略号,浸透着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情,让我们再次读出省略号的意味深长."课堂上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过渡语.却留给了学生疑问.一下课,就有学生跑来问我:"怎样才能读出省略号的意味深长?"我诧异而又茫然地示范读了一次.便心虚地打发了学生.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一代宗师钱钟书先生离我们而去了。钱先生学贯中西、博大精深,令世人折服,然而我更钦佩他那寓深于浅、寓庄于谐的文风。他剖析事理时,从不板起面孔,而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其间,再配以连珠妙语,使读者看了,既明其理,又感其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