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中国文化以开放、自信、丰富多样的姿态,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文化"走出去"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更加紧密,当今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倾听"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大放异彩。一、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之需、世界之需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历史与现代共生的、丰富而鲜活的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为之赞叹。中国,在短短40年是如何实现的?前一个谜团尚未完全解开,新的"谜题"再次涌现:阔步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借助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契机,在强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寻找破解"中国谜题论"的钥匙,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新时代的命题,向世界阐释新时代中国的积极意义,以及中国为世界发展注入的正能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是中国媒体人的时代责任和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杭州G20峰会,西湖之畔的这座城市向世界展示了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品质之城完美融和的独特魅力。一年来,杭州续写传奇,在文化大发展、大提升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传统文化复兴的三件"小事"颇具代表性,耐人寻味,值得一述。一个社团的"旧瓶装新酒"有人说,杭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头衔前,还应该放一个"中国书法名城",原因无他,中国金石、印学和书法的滥觞  相似文献   

4.
正印刷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在古代,中国雕版印刷不仅在本国、而且在流传海外后,为各国文化的存续及发展光大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它同时具有文化的、历史的、科学的、艺术的意义。2015年10月1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第12次会议,将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版"正式纳入世界记忆工程。消息传到中国,不少人觉得有些诧异。  相似文献   

5.
楼琹 《文化交流》2017,(7):34-37
正一朵奇葩在异域绽放,那是"土与火"的世界舞蹈。"千年马约里卡精粹——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典藏"展览日前在浙江博物馆举行。此展是在中国举办的首次大规模、系统展示意大利马约里卡陶艺的历史发展、艺术内涵及工艺变革的专题展。141件(组)意大利陶艺珍品远渡重洋来到瓷器故乡,向中国观众展示"一带一路"上意大利陶瓷的精粹与传奇。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入新时代的不只是中国,中国的新时代遇上了新世界。一方面,世界对于中国的认识还未来得及跟上中国前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过。中国崛起是21世纪影响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发展对全球的影响力正快速增加,中国经济的增长红利为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低迷,以及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出现了曲折和困扰,"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不断在西方社会和国际舆论场兴风作浪。如何帮助海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立刻引起了世界关注,很多海外媒体都将它视为描绘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蓝图的重要文件。在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处于大动荡的背景下,如何贴近海外受众的关切解读好这次规划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一规划又将给中国人追求民族复兴的实践带来怎样的变化,继而对世界产生哪些影响,是对外新闻传播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议题。同时,怎样来讲述这些变化与影响也是一个新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性"自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在20世纪初叶传入中国伊始,学术界就将其应用到中国文学全球发展的论述中。其时,中国正在经历从朝代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日益觉醒,中国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观念因此得以创生。郑振铎是中国最早系统论述世界文学的学者,他于1922年发表的《文学的统一观》一文,认为人类文学虽有地域、民族、时代、派别的差异,但基于普遍的人性,文学具有了世界统一性,这就是世界文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改革开放所积累的发展成就正为世界注入一种可资借鉴的改革模式,亚投行、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都在不断发挥平台效应。"一带一路"的提出可以视为中国对新世界主义的愿景和表达,期望通过两条沿线上国家之间的"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共生共荣"理念来培育世界新的经济增长带,从而成为"调节世界政治经济制度落差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正为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变化,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升国际舆论研究的理论化、科学化、专业化,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拟于2018年12月中下旬举办"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2018国际舆论中的中国"。论坛将邀请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参会,同时面向社会公开征文。一、论坛主旨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同时指出这个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2015年11月27-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的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在致辞中指出,研讨会从历史、现实、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方式,探寻在相互沟通、理解、尊重基础上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来自国内外的近80位嘉宾出席了会议,其中8位嘉宾分别就以下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理论与实践:构建当代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沟通》《中国文化的普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接受研究的新时代背景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和平崛起、造福世界的新时代大国角色做出了准确定位,对中国作为新时代强国的大国文化姿态做出了准确指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的世界性高度和国际担当精神,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大格局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历史叙述,是中国梦宏伟蓝图的现实书写。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正尝试用战略传播来助推时代大势。广告、公共关系和传统的宣传技巧近来在中国政府发起的对外传播活动中被整合运用,形成对外的集中性战略传播活动。2015年9月下旬以来,中国以广告片形式,向世界发出共同发展和倡议"一带一路"的强音,向世界表明了中国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决心与信心。这是自  相似文献   

15.
正40年改革开放催生中国公共关系事业蓬勃发展,作为其中"阳光政务"的实施和政府形象构建的新闻发布制度,也方兴未艾,日渐成熟。抚今追昔,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如何使政府公共关系、新闻发布、政务公开具有新作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我们由背向世界到面向世界,更应该从融入世界到立于世界,更需兼顾国内国际两个舆论场,以更加开放的胸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同世界的合作不断加深,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国家影响力不断提高,参与世界事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中国所面对的国际战略环境、安全环境以及舆论环境也日益复杂。中国迫切需要能够反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时代故事,主动去打破外媒对"中国威胁论"的话语建构。这其中,中国军队的时代故事,将直接影响中国整体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军人故事,可谓一柄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地位和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全球大国。发生在中国,或者由中国主导、参与的重大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内部,更与国际社会的发展、相关国家的利益乃至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如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一年一度的"两会"、奥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G20峰会、博鳌论坛、世博会等,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窗口。随着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当地时间5月4日,世界中国学论坛美国分论坛在纽约拉开帷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围绕"中国改革: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在亚洲协会分别发表演讲。崔玉英从历史视野、世界视野和中美关系视野三个层面对中国改革进行了论述。她说,中国改革历经37年波澜壮阔的进程,深深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面貌。为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改革已经从过去侧重经济改革,转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创办及其发展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海外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与日俱增,既有"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等论述,也有"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声音。如何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如何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应运而生,旨在为海内外研究中国的专家提供交流平台,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创造条件。首届论坛由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  相似文献   

20.
<正>"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主席近年来多次提到的命题。当今中国,已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需要主动塑造与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正面国家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的自己;世界渴望了解中国,希望通过了解和研究中国的"何来""何去""何从"来借鉴成功经验、破除疑惑与误解。因此,"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命题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