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2019年秋季新高一的开学,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等6个省市率先使用了2019年8月第1版新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虽然没有使用新版教科书,但从2018年秋进入了新高考。为此,我们特别关注新版教科书的变化,学校也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新版教科书。而在此之前,我们对新版教科书的了解主要来自2018年夏开始在网上流传的《中外历史纲要》PDF文件。  相似文献   

2.
<正>执教《中外历史纲要》已经两年有余,经历过初识的困惑,也经历过深入学习的惊奇,更经历过如何复习的重重迷雾,有几点认识与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一、研读课标,灵活整合教材,解决重难点《中外历史纲要(上)》共有10个单元29课,加上活动课,总共30课的内容。按照新高一的课时安排,历史课少,但教科书内容多。如何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这是执教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的过程中一线教师共同要面对的问题。《中外历史纲要》刚刚实施不久,  相似文献   

3.
通史体例的《中外历史纲要》建立了新的历史知识体系,引领了中学历史教学发展变革,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如其名,《中外历史纲要》是一本纲要类历史教科书,存在历史内容多、概念丰富、课时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妥当,会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进而制约学科素养的培育。①笔者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创新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教材逻辑,寻找历史线索和创设历史情境,来探讨解决以上问题,希冀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秋季,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广东等地使用。统编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采取通史形式编排,有利于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较好地把握重要史实和知识逻辑结构。但《中外历史纲要(上)》跨度大内容多课时少,在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共鸣和共情,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拓宽历史视野,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此,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正>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课时少”这一矛盾已然存在,对教科书进行合理的取舍与整合势在必行。受笔者所在的名师工作室两名教师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的同课异构观摩和研讨启发,笔者认为,针对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文化史部分的教学,我们应瞄准“课程结构”靶心,紧扣“纲要”二字,  相似文献   

6.
部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在北京、上海等省(市)正式投入使用。两个多月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因为“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根本上不完”,“一些老师们已经开始划书”。这种状况令关心高中历史教育改革的各方人士忧虑,需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鉴于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在编写理念和内容方面的变化,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生既有的历史知识储备容易与新教科书产生认知上的“距离”和“冲突”。当然,认知冲突既是教学挑战,也是教学机遇。基于此,如何利用好、创造好、营造好“认知冲突”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将围绕《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对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应用策略做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2019年秋季多个省市开始使用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体现了国家对历史教育的指导方向。为了一线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教科书,各层级教育部门组织进行了2020年普通高中统编版教科书示范培训。通过教科书编写专家的解读及优秀教师的说课示范,一线教师能对新版教科书有较为高效和全面的了解,为一线教学奠定基础。了解和领会教科书是教学的前提条件,本文尝试结合近期国家教材培训的相关内容,对《中外历史纲要》教学内容进行初步考察,以期为一线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供一定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统编版教科书必修部分《中外历史纲要》试行以来,许多老师认为内容多、讲不完、概念多、学不深。所谓纲要,即提纲挈领的要点,在历史演进中则为重要节点,具有鲜明的结构与逻辑。故教师应注重基于纲要的结构与逻辑组织教学,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笔者试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为例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中外历史纲要(下)》,是为普通高中编写的世界史教科书,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可缺少的载体。这本教科书增加了不少世界史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观点。这些内容往往也是关乎世界史的一些重大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以帮助学生形成进步的历史观和辩证的历史思维,从而在教科书的层面将唯物史观的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正>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包含学习聚焦、历史纵横、史料阅读、学思之窗、地图等学习板块,既契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也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对此,如何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史料资源,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与历史解释能力,最终指向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教学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以“学思之窗”板块为切入点,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探究如何善用追问,开启学思之窗。  相似文献   

12.
<正>王家范先生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提出对历史教科书编写的要求,即“历史不能离开事件、人物、制度,但应服从于‘通’的目标,围绕揭示特征和演变线索两大主题有重点地展开,力求体现其前后叠进间的异同,突出阶段性的标志”[1]。《中外历史纲要》在“通”的目标上有着显著的追求,也或隐或显地揭示了中外历史发展的特征和演变线索。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为通而通,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以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逐步全面投入使用,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依据”[1]。插图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服务课程知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中外历史纲要》为例,52课时配有386幅插图,平均每课配图在7幅以上,且类型多样,质量精细,信息量大。然而,较之其庞大的数量、信息量而言,教科书对插图的释读尚有所不足。据统计,《中外历史纲要(上)》配备的230幅插图中,完全没有任何释读和仅有简单释读的插图,占插图总量的88%以上。加之,  相似文献   

14.
<正>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用好教科书、教好教科书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高中历史新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课时容量大,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课时教学任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处理好教科书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间相对不足这一矛盾,对用好、教好高中历史新教科书,更好地发挥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为例,从教学理解的角度谈谈对用好、教好高中历史新教科书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秋,普通高中历史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在云南省投入使用。新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内容多、知识点密集,课时紧张等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实施建议也提出:“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这样的背景认知,笔者尝试使用学科大概念整合历史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现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课为例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16.
<正>统编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具有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密集等特点,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很大挑战。学科大概念作为整合教科书碎片化知识的新视角,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与突破当前教学困境提供了新思路。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第一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为例,探索学科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为核心素养扎根课堂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近世”与“大中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地位》,这个题目我是第一次讲。为何讲这个题目呢?要从我参编的普通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说起。《纲要》中国古代史部分包括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先秦两汉,第二单元是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第三单元是辽宋夏金元,第四单元是明清。第三单元与我的专业研究领域接近,这个单元与之后的第四单元的内容是我写的。在此,把第三单元的一些问题提出来讨论(适当延伸到第四单元),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标题——“近世”与“大中国”。这两个概念都加了引号,教科书中没有直接使用,但对理解这段历史比较重要。主要讲三个问题:其一,近世;其二,大中国;其三,曲折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历史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涵盖了世界史从古代到现当代的发展进程,在世界史视角中蕴含了对中国史的观察与思考。与“一标多本”背景下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内容较多,涵盖面广,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育人目标的升级,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给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下)》中日本史相关内容,就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就教学思路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自统编历史教科书实施后,如何最大限度使用教科书中的史料,是一线历史教师关注的重要教学问题。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笔者试以《中外历史纲要》中的一些史料为例,结合自己在探索提高课堂深度学习方面的一些实践谈谈自己的感触,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是历史思维的细胞,是组成历史学科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的基础。实施历史概念教学是湛江市体校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路径,是《中外历史纲要》课程特点和体育生学情使然。统编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以通史结构和正文辅助栏目的方式呈现,引入大量史学前沿研究新成果,总体容量偏大、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密度大、叙述过于浓缩。针对此特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建议:在分析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为有效的整合……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