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手机电视发展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手机电视业务具有比普通电视更广泛的影响力,它可以把各种信息以更快的速度传递到特定的人群中。据预测,手机电视业务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并会形成相当大的市场规模,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手机电视技术特点的移动化与交互化手机电视对于所采用的技术有其特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京奥运会期间CMMB手机业务的试用与推广,手机电视真正开始走入普通用户的生活,我国的移动视频业务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本文将通过CMMB与其他形式手机电视的对比,来展现CMMB在移动视频领域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手机电视最初出现在日本.随后是韩国。我国手机电视业务于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首次在国内推出。从2004年起,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手机电视业务试验。由于手机电视具有离散性、交互性、实时性、分众性的传播特点.预计到2007年.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数将达到505万左右.手机电视年收入将达到18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手机电视是媒介融合的产品,作为广电业和电信业新的业务增长点,手机电视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手机电视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手机电视的出现是又一次技术改变生活的证明,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手机电视还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警醒,对于任何媒体和技术,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5.
诺基亚和Vodafone进行的试验表明,在德国有80%的用户对手机电视感兴趣;在芬兰、英国、西班牙等国,用户对手机电视的认同度也分别达到58%、83%和70%。Yankee公司估计,到2008年美国手机电视用户将超过1000万。由此可见,手机电视业务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研究国外手机电视业务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并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手机电视业务的商业化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0,(8):84-84
3月29日,中移动人士透露,中移动为手机电视设定了500万用户的发展目标,这意味着CMMB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TD的重要业务。一年前,中移动与中广传播签署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合作协议,经过一年试商用后,中移动CMMB手机业务正式上线。“手机电视将有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7.
3G:改写中国手机电视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电视被业界视为下一个最有潜质的移动增值业务增长点。3G网络的建设、电信运营以及广电总局CMMB移动电视产业的全力推进,将为手机电视打开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两年将迎来手机电视产业的高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8.
王绪  王鸣媛 《今传媒》2006,(9):44-45
如果说几年前,用手机来看电视还只是个很不切实际的梦想,那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手机现在已经从梦想变成现实,其产业轮廓也日渐清晰。北京、陕西、杭州、广州、江苏等地的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争先恐后地推出手机电视流媒体业务,为手机用户带来新奇的体验。各地广电系统所属的数字移动公司也正在厉兵秣马,筹划推出以地面数字广播为基础的电视手机业务。根据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Analytics最新预测显示,未来六年内,手机电视产品的销量将超越传统电视的销量。2006年手机电视产品的总收入预计将达到50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到2010年将升至300亿…  相似文献   

9.
手机电视——媒体产业的新机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媒体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视作为业务融合的一种表现形态正在迅速崛起。手机电视以其接收方式的独特性和强大的业务融合能力有望成为潜力巨大的新兴媒体产业。国外手机电视业务进展目前,国际相关机构对手机电视的发展普遍看好。诺基亚和Vodafone在德国进行的试验表明,有80%的用户对手机电视感兴趣;在芬兰、英国、西班牙等地,用户对手机电视的认同度也分别达到58%、83%和70%。市场调研公司Yankee公司估计,到2008年美国手机电视用户将超过1000万。韩国TUMedia公司预计,到2006年,S-DMB用户数可以达到200万,到2010年可以…  相似文献   

10.
手机电视是手机新媒体环境下诞生的新型媒介形态,手机电视通常是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传输电视内容的一项技术或应用。近几年来,我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迅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手机电视这一新型媒体进行传播学的解读,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及解决对策,对促进手机电视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有关手机电视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以及手机电视内容的建设这两个领域,是基于使用者愿意主动接受手机电视业务,从而展开对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讨论。然而,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用户会愿意无条件的接受手机  相似文献   

11.
动态     
<正>联通央视联手搅动手机电视标准【12月12日上海证券报】中国联通12月11日宣布,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手机电视业务。该“手机视讯”业务是基于CDMA 1X无线数据网络。在合作运营模式上,中国联通将负责提供手机电视业务所需的网络设备、业务平台、用户服务、营销渠道、技术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以及计费、客服等工作,而央视负责手机电视业务相关内容集成、播控及管理平台的开发、设计和维护以及对于内容的审核。据记者了解,双方还就2008年奥运会的手机电视等无线新媒体业务结成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匡文波 《传媒》2007,(9):22-22
2008奥运将为手机电视带来巨大商机 随着技术成熟、政策配套和奥运热潮,手机电视将有可能为参与单位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广电系统、电信运营商,以及移动终端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都企盼着进入手机电视这个"流淌着奶和蜜的花园".笔者估算,手机电视产业链的规模为1万亿元,受2008年奥运会的推动,手机电视业务将进入快速成长阶段,预计2008年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1200万人.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经营     
《视听界》2011,(4):7-7
中国移动与央视近日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将共同深入探讨合资运营中国手机电视台,发展流媒体手机电视业务。双方将开展流媒体手机电视集成播控管理、内容服务、视频内容经营、广告经营等多种业务.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业务模型,以全面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态势和竞争需求。  相似文献   

14.
论中外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平喜 《新闻界》2008,(6):147-149
本文介绍了手机电视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手机电视业务在欧洲、美国、韩国以及我国的运营模式,从而得出了一些有益于手机电视业务进一步在我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3月29日,中移动人士透露,中移动为手机电视设定了500万用户的发展目标,这意味着CMMB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TD的重要业务。一年前,中移动与中广传播签署移动多媒体广播  相似文献   

16.
手机电视的实现方式及商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宰飞 《声屏世界》2005,(5):44-45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以“手机看奥运”为主题的手机电视业务。借助奥运盛会,手机电视业务“浮出水面”。早在2004年2月,在中国国际拳击公开赛暨2004年雅典奥运会亚洲资格赛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联通与广东卫视合作,在国内首次推出了基于CDMA1X的手机电视业务,并将此次赛事的实况搬到手机上。在全面进行试验的基础上,4月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电信运营商联合开发手机电视业务。2007年,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覆盖市场。2008年,3G时代来临,手机的功能越来越繁复多样,人们对于手机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发短信、打电话,娱乐功能日趋受到重视,手机电视得到空前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手机电视尚有待发展。本文将对我国手机电视的发展现状、应用问题和对策研究进行探讨,希望对手机电视的应用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3G时代的到来,人们普遍认为,图像、视音频等多媒体服务将成为未来网络的主导业务,手机电视是其中之一。所谓手机电视就是利用手机看电视。在技术上有信号源、传播途径和接收终端这样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机电视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新闻传播学界对这一新兴传播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手机等移动便携终端可以使人类从固定地点接收和固定设备接收电视信息的依赖和羁绊中解放出来,实现即时的、移动的、互动的、流动的收视。本文从全球手机电视业务实现方式、发展现状、影响手机电视发展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通过翔实准确的数据和丰富的信息,阐述中国手机电视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我国手机电视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手机电视良性发展的条件是:广播电视技术与移动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正>尽管手机电视的业务发展中面临着上述一些问题,但具有坚实市场、技术和业务基础的手机电视,在克服了技术体制、标准等问题后,将促进其健康发展,并开启一个新的信息服务时代。理顺体制,推进融全监管我国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分割式管理,视听节目内容由国家广电总局管理,而网络电信则由信息产业部管理。在国内手机电视业务市场,由于受到政策的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