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应我院学报编辑部、中文系、院团委会、院学生会的邀请,山西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付主席焦祖尧同志,在十一月廿四日来我院讲学。焦祖尧同志结合文艺作品和个人创作的《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等作品的切身体  相似文献   

2.
《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是解放后第一部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人公的反映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总工程师叶赋章、叶琪等技术人员和党委书记刘之毅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令人难忘。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在思想、艺术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还值得提出的是焦祖尧有自己的艺术风格。我们要研究“山药蛋派”,还要研究其他风格和流派,使山西文艺在风格、流派上争奇斗艳、百花齐放。为此,我们特约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供研究焦祖尧创作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要喊出自己的声音”,是山西中年作家焦祖尧同志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也是他整个创作生活的经验总结。焦祖尧同志从五十年代步入文坛以来,三十余年潜心于多种题材的创作,多种样式的探索,是一个勇于艺术创新的“跋涉者”。特别是对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对煤矿生活的深入采掘,表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来出现的一批反映新时期的现实生活,直接表现改革斗争,努力刻画改革者形象的长篇小说新作中,焦祖尧的《跋涉者》(载《当代》一九八三年第二期,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颇有特色且具有相当深度的佳作。这倒不完全是由于它题材新鲜——涉足往往被忽视  相似文献   

5.
长篇小说《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焦祖尧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一部反映工程技术人员生活的文学作品。小说描写了塞上古城某动力机械厂总工程师叶赋章和他的女儿叶琪等技术人员,围绕科学实验、生活埋想、爱情与家庭所展开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再现了绚丽多采的工厂生活,展示了工程技术队伍的成长壮大,表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在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时刻,读着这样的文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06,(9)
焦祖尧,江苏常州人。早年学工,毕业后到山西大同的一家军工厂搞技术工作,后改行到大同市文联工作。曾任大同市文联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西省作协名誉主席。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党的十三大代表。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  相似文献   

7.
焦祖尧小传     
焦祖尧,江苏省武进县人,生于一九三五年六月。一九五五年暑期毕业于江苏省苏南工业专科学校汽车发动机制造专业,由高教部统一分配到大同的国营616厂任技术员。一九五八年调到大同综合机床厂任技术科副科长,后任大同市文联副主席。一九五九年加入作协山西分会。一九七九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参加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现为山西省文联委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我国党报体育评论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较之以前相比.出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缺乏个性化的评论。评论主体科学认识论亟待加强,评论的专业性不强等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宏观上党报体育评论的发展要增进体育评论的亲和力、提高评论主体的专业素质、增强报纸体育评论与网络的互动以及加强利用集团的优势。期望为丰富和完善党报体育评论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纪树仁 《时代教育》2013,(7):158+180
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各行各业的体制、思想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思想认识各异的复杂情况之下,为了引导全国人民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党的报纸创新评论思维,将原来的单一性评论改为多种方式的评论,并将上世纪美国新闻界在新经济危机时所产生出来的新闻报道加评论的新闻形式进行运用。这种评论新思维的运用,丰富了党报评论的文体,丰富了我们党报新闻人的评论思维方式,产生了新闻评论意想不到的新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浙江师范大学教科所刘尧副研究员撰写的《教育评论学》,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五章,约20万字。第一章,教育评论学总论,涉及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教育评论的性质、作用、目的、特点、形式、分类等内容。第二章,教育评论本体论,探讨了教育评论主体、教育评论客体和教育评论媒体,这是构成评论的三大要素。第三章,教育评论原理论,研究了教育评论过程、教育评论原则、教育评论功能、教育评论标准、教育评论情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四章,教育评论实践…  相似文献   

11.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评论是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新闻评论中,新闻评论选题的方法有哪些呢?本文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尧 《山东教育》2005,(17):63-63
从评论教育到教育评论评论教育是一项人类古老的活动,而教育评论却是一个崭新的教育科学话题。评论教育的活动一直存在于人类生活中,只是表现的形式.评论的层次不同而已。从严格意义上讲,评论教育包含教育评论。评论教育的结果,对教育发展无什么大的影响,只能宣泄个人对教育的某种情绪。而我们吧教育理论(思想)评论教育的教育科研活动称为教育评论活动。教育评论的对象是教育文化,教育文化是人类在教育范畴活动的特正,教育文化就包括了教育内一切和一切教育,当然也就包括了教育评论本身。  相似文献   

13.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著。本文从史学源流,评论诸史得失,评论编年、纪传二体之优劣,评论史学的功能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探讨,探析了其在史学评论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PP软件越来越流行,随之而来的是APP软件用户评论的增多。在数量极大的评论中,关于APP软件缺陷问题的评论是APP开发者最关心的。通过对APP评论的大量阅读和观察,发现APP软件缺陷问题是分散的。总结了7类缺陷问题,使用改进卡方统计和APP软件简介中的名词和动词作为特征选择思路,使用朴素贝叶斯算法对每个缺陷问题评论进行训练学习。用8 677条评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较高。该方法不仅减轻了人工标记APP缺陷问题评论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分类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教育评论的展开与教育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虽然有大量的教育图书评论,但其中更多的是人情评论,真正站在评论家的立场,面对社会、读者和作者,进行切实评论的著述只占一部分。对教育文化其他方面的评论也因评论者和编者怕得罪人,怕惹出笔墨官司而步履艰难。教育评论是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评论客体——...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一张报纸若没有好的新闻评论,就等于没有灵魂.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传媒市场也发生了巨变,在这种背景下,新闻评论所承载起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功能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体现出丰富的时代特征.在新形势下,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创新发展党报新闻评论,找准立足点,是党报提高新闻评论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左传》、《战国策》中的评论在体式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一般都在叙述之后,是典型的"叙述+评论"的形式,且评论篇幅都不是很长。也有相异的地方,《左传》的评论多假以"君子曰"的形式,作者很少直接介入评论;《战国策》中作者开始直接介入评论,极少采用"君子曰"的形式来评论。评论即"颂赞"这一文体的限制,是二者的评论都以短篇为主的原因;二者在评论体式、评论倾向、评论的审美效果方面均有不同,其原因主要有时代和思想根基的不同、评论对象的不同、作品本身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8.
教育评论形态是指教育评论的形式和状态,它是教育评论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之一.教育评论形态的划分依人们视点的不同而万紫千红.按教育评论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众教育评论、专家教育评论、行家教育评论.大众教育评论是基础;专家教育评论是基于大众教育评论基础上的专业性评论,是行家教育评论的基础;而行家教育评论则是立足于大众教育评论,建立在专家教育评论之上的"教育评论金字塔"塔顶.  相似文献   

19.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著。本文从“史学源流”。“评论诸史得失”,“评论编年、纪传二体之优劣”,“评论史学的功能”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探讨,探析了其在史学评论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史事评论指对历史事件发表的评论,以求借古鉴今,在史学研究领域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然而,自古及今,关于史事评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极不统一,影响了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与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史事评论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史事评论的类型与分布情况,回顾了历史上人们对史事评论的认识,分析了人们对史事评论认识不统一的原因,指出史事评论的特点、价值以及澄清其概念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