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柔的征服     
张丽钧 《教师博览》2005,(12):49-49
那天,她去新接的一个班里上语文课,结果发现班里一个的男孩没有带书。她问他为什么不带书?是不是不知道今天有语文课?男孩说他忘了带。同学们笑起来,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有健忘症.”“老师,他一贯这样,快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她笑笑,没有再说话。第二天,她照样到班里来上课。扫视了一眼课堂,发现那个男孩的课桌上依然空空如也。她没有发作,平静地宣布“上课”。同学们喊“老师好”,她回礼说“同学们好”。要讲课了,她却发现眼镜没有带。衣兜里没有,教案夹里没有,到处都翻遍了,还是没有。她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同学们,真抱歉呀,我忘了…  相似文献   

2.
温柔的征服     
那天,她去新接的一个班里上语文课,结果发现一个男生没有带书。她问他为什么不带书?是不是不知道今天有语文课?男生说忘带了。同学们笑起来,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有健忘症!”“老师,他一贯这样,快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她笑笑,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她照样到班里来上课。扫了一眼课堂,发现那个男生的课桌上依然空空如也。她没有发作,平静地宣布“上课”。同学们喊“老师好”,她回礼说“同学们好”。要讲课了,她却突然发现眼镜没有带。衣兜里没有,教案夹里没有,到处都翻遍了,还是没有。她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同学们,真抱歉呀,我忘了拿眼镜…  相似文献   

3.
“贪”妈妈     
我的妈妈看起来普普通通,其实她可比谁都“贪”呢。你若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说起妈妈的“贪”,不能不说她“贪财”。当出纳10年来,谁要敢占公司一分钱便宜,她决不答应。一次,公司里的一位叔叔在妈妈那里报账,共报销232.5元,妈妈给了他233元钱,叔叔当时没有5角钱找零。事后,妈妈连向  相似文献   

4.
在公司的楼梯上,他故意踩了她的脚。她生气地说:“你踩了人家,连对不起也不说吗?”于是他双手做喇叭状,对着她的耳朵轻声说:“对不起,我向你道歉,为了表示诚意,我请你喝咖啡。”她嫁给了他,就因为他那个温柔别致的道歉动作。  相似文献   

5.
感恩的泪水     
<正>他是一位董事长,只有一只臂膀。他独臂驾着车来到这里,他在寻找她。她不是他的情人,却是他的知心人。他想献给她一个深深的吻。他的内心被一种情绪控制着。他想告诉她,自己幼年遭遇车祸,充满不幸。他总是胆小害怕,只能用乞讨的办法,却把自己变得更加悲哀。终于找到她家了。他敲门,她已经60多岁,他还是认出了她。他俯下身来,用一只独手拉住她:"老人家,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是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天使的电话     
当他再一次接到这个拨错的电话时,又听到那个小女孩的声音:“我要找爸爸”,他已经熟悉这个童声了,他轻声细语地说:“你是不是打错了?”“没有呀,是妈妈告诉我的。”女孩子说了个手机号,果然是他的。一会儿,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他从电话里听到女人把女孩支到旁边,女人先是说了几句致歉的话,然后说:“我和孩子的爸爸已经离婚,可我们没有让孩子知道,我只对她说爸爸到外地工作了,她经常想起她爸爸,要我把她爸爸的电话告诉她,可他并不想见到我们母女,也没有把更换后的新号码告诉我,有次孩子逼急了我随便编了个号,不想刚好与…  相似文献   

7.
一位商界女杰因病即将离开人世了,她年轻的女儿成了她公司的惟一继承人。没有任何经营和管理经验的女儿哭得一塌糊涂,她对母亲说:“您的公司可能要毁在我手里了!”母亲听了笑了笑,从枕头下面取出一支崭新的口红,说:“只要你能把它完整地用完,不要剩下一点儿,公司就毁不掉!”在女儿不解的神情中,母亲走向了天堂。事后,女儿开始使用这支口红。从前,她用过许多支口红,总是没有用到最后,就被她不耐烦地扔掉了,又买了新的:她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她自己知道,母亲更知道。然而这一回,她却听了母亲的话,坚持使用这支口红。渐渐地,能拧出来的红都用完…  相似文献   

8.
刘继荣 《小读者》2013,(5):71-71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23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卡伦太太走出了房间,她在经过桌子的时候将目光从镜子上移开了。拉蒂莫尔不出声地笑了。“她病了,”他想。他将镜子从桌上拿起,朝里一望。他惊叫了一声。他一点儿都看不见自己的脸。他定睛再看,没有!没有脸;没有头;没有头发!他只能看见背后的墙和墙上  相似文献   

10.
这是我在澳洲听到的故事。朋友是新移民澳洲的大陆人.在一澳洲公司上班不久。有一天说起她所在公司雇佣了一个智力有些缺陷的工作人员,我们谈了起来。朋友对我说,“一开始和一位‘弱智’一起工作.以为会不习惯,可是没有想到,有这样一位需要照顾的人在公司工作.全公司上下都对他小心呵护.很温馨.无形中也提高了公司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答父母问     
女儿是否过分迁就了别人●江苏省南通市一读者问:我上幼儿园的女儿昨天被她班里的一个小男孩打了两个巴掌,问她有没有告诉老师,她说没有,并说“我喜欢他,原谅他算了”。她这样下去,以后会否形成过分迁就她喜欢的人的不良性格?  相似文献   

12.
我邻居的孩子一直在央求他妈妈给他买新衣服,上面是白衬衣,下面是黑色的短裤。他的妈妈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啊?”我问:“怎么了?”她说他们学校要拔河比赛,要求统一着装,男孩儿一律都要穿白衬衣黑短裤,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为他长得瘦小,没有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他还是要一套这样的新衣服。她是不想买的。因为孩子有很多旧衣服,她的家境也不是太好。“我想这小孩子虚荣心也太强了,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当然,孩子的天性吧,我也能理解。”孩子就哭了,边哭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  相似文献   

13.
他和她是父女。从小到大,她极少让他出现于她的学校生活。她甚至不喜欢提到他,宁愿别人在背后偷偷地说她是不是没有爸爸。她一直坚持:没有爸爸不是什么可怜的事情,有一个像他这样跟农民工似的爸爸才是人生的不幸。她从不肯叫他一声爸,直到那一天,她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秘密……  相似文献   

14.
某月某日,一种叫“武大郎”的烧饼横空出世于本市最繁华路段。次日清晨,阿木老叔拎着三个烧饼出现在编辑部。老叔向来嗅觉灵敏,一旦有什么新产品推出,他准知道。“嗯?泰坦不在吗?”“哦,查资料去了。”月小小头也没抬继续工作。倘若她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可她偏偏在这个时候扭了脖子。倘若她光扭脖子,也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可她偏偏要说话。她很由衷地说:“老叔,这饼的名字和你很配呀。”老叔最恨人家说他的身——高——了!可老叔就是老叔,月小小伤害了他,他还一笑而过,以更加天真烂漫的表情笑对月小小:“既然泰坦不在…  相似文献   

15.
希望与安慰     
查理去医院探望他太太。“你觉得怎样?”他坐在床边,问道。身旁的多莉微笑地看着他,一头黑发铺在白色的枕头上。“我很好。”多莉平静地说。在查理看来,她显得苍老无力;脸色如死一般的苍白,眼睛下面垂着黑色的眼袋。“你好像很累,”查理说。“没有睡觉吗?”“昨晚我有点睡不着。”多莉没有提到她的病痛——她不想让丈夫担心。  相似文献   

16.
四月愚人节     
4月1日是大家都知道的“愚人节”。这一天可以拿朋友开心。你可以使朋友相信不真实的事情,或者让他白跑一趟。如果你的朋友上当了,他或她就是“四月的傻瓜”。“伊丽莎白,校长想见你,”伊丽莎白的一个同学在4月1日对她说道。“好的,”她回答着跑进了学校。她一路走进学校,最后找到了校长,但校长告诉她他没有找她。当伊丽莎白回来时,周围的人都笑着大喊道:“傻瓜!”伊丽莎白也笑了,但为被愚弄而感到羞耻,但是,因为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她感到有一点宽慰。几分钟以后,她又忙着想办法去愚弄他的朋友。不但孩子们喜欢开这种玩笑,大人们也一样…  相似文献   

17.
他、她、它     
“他、她、它”这三个词,都是代词。通常情况下“他”指男性,“她”指女性,“它”指人以外的动物或事物。这是同学们比较清楚的。但“他、她、它”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他除指“你”、“我”以外的第三者(男性)以外,还有一些别的用法。①在性别不分或没有必要区分性别时,写作中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母爱     
一个孩子上小学了。可是他近来总是迟到。 老师告诉了孩子的母亲。母亲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临睡前,她对孩子说:“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还会迟到?”  相似文献   

19.
最后的善良     
他是个劫匪,坐过牢,之后又杀了人,穷途末路之际,他又去抢银行。是一个很小的储蓄所,抢劫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不顺利。两个女子拼命反抗,他把其中一个杀了,另一个被劫持上车,因为有人报了警,警车越来越近了,他撞了很多人,轧了很多小摊。这个刚刚21岁的女孩才参加工作,为了这份工作,她拼命读书,毕业后又托了很多人。没钱送礼,是她哥哥卖血供她上学,为她送礼。她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哥哥。她想她真是命苦,刚上班没几天就遇到了这样恐怖的事情,怕是没有生还的可能了。终于他被警察包围了,所有的警察让他放下枪,不要伤害人质,他疯狂地喊着:“我身上…  相似文献   

20.
爸爸的故事     
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但光有房子这个空壳还不行,必须要有人,才能组成温暖的家。我的妈妈是一名老师,大概是出于职业习惯,她对任何人都很有礼貌。而爸爸就大不同了,他是一个“两面人”:在公司,他“装成”可靠的同事,但一到家里,他就变成了我的哥们儿,打打闹闹是家常便饭,完全没有一点为人父的感觉。虽说爸爸是一个离谱的人,但只要他认真起来,也还是比较“靠得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