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合唱钢琴伴奏的视角分析,合唱作品声音的协调需要音量、音准、音色三种因素相辅相成,合唱作品的色调在注重音量、音色、速度的基础上还需考虑逻辑重音的位置。合唱中的钢琴伴奏应充分把握合唱作品的基本风格和特点,在对合唱音响正确着色和与合唱整体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完成好作品的二度创作,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和丰富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合唱作品在艺术再现的过程中,在音量、音色及速度上所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层次差别的整个起伏局面,就如同一副画中的云彩,浓淡的程度不一样,这使云彩活灵活现,所以合唱中的音色训练是很重要的。本文从音乐作品中不同个性的音色处理,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格的音色处理,声音情感同构方面加以论述,探索合唱音色训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童声的合唱教学、合唱演出已成为国内外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使这门综合音乐素质集中反映的课程——合唱课得到较全面的合唱知识传授,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推敲,有待解决的课题。合唱的“美”来源于合唱的协调。马革顺教授对协调是这么说的:“协调原意之一是‘合奏’,是合唱的各声部在演唱过程中相互取得应有的关系时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必须具备音量、音色和音准三种因素。”其中音量及音色决定了合唱中的均衡,音准  相似文献   

4.
合唱最基本的技术原则是音色谐和、音量均衡,这两者都是集体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基本手段。作为指挥者,要特别注意培养合唱队员的均衡感觉,因为这是合唱音响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吴一帆 《九江师专学报》1995,14(3):82-84,71
本文认为,要想取得较完美的合唱音响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则必须正确地处理好音量,音色和音准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合唱的内在关系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6.
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才能使合唱的声音达到"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的要求;只有合唱声部的清晰、均衡、和谐,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只有有趣味的、有兴趣的、有序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喜学、乐学、愿学,进而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孩子们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合唱音响平衡不是各声部、各和弦在音量和音色上的绝对平衡与否,而应根据具体音乐作品内容及合唱团的实际编制和演唱水平等因素来决定,并通过相应的艺术手段与技术手段使合唱的音响达到相对的平衡。拟就有关主调性合唱作品与复调性合唱作品的合唱音响平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鸣 《教师》2015,(10):55-56
童声合唱要靠集体歌唱来共同完成,如何提高童声合唱整体素质,笔者在平时的训练中最有感触的,也觉得比较重要的有四个方面:音色的统一、音量的均衡、音准的和谐、情感的表达。通过这四方面循序渐进的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其整体素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方东 《文教资料》2009,(13):71-72
合唱教学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日益重要.合唱具有音域广、气息长、音量大、音色多的特点,决定了遵循"合"的规律对于开展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合唱排练的范唱、轻声视唱曲谱、分声部练唱、统筹集训是成功走向"合"的目标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合唱作品是要通过人声才能显示其作品意义的,塑造音乐形象的,所以合唱对声音是有其独特的要求的。合唱讲究的是声音的整齐划一,追求的是音量的平衡统一、音色的相互融合。正是因为"声音"在合唱中的这种特殊性,所以在每次排练时,都要对合唱进行必要的发声训练,以帮助合唱队员能够使用更好的状态来进行合唱。本文从合唱训练时的发声位置、气息的控制以及咬字吐字出发来进行探讨,以此希望找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对今后合唱的发声训练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阮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要获得阮的理想音质和丰富音色,掌握正确的演奏技术非常重要。在阮指弹滚奏技术的训练中,应注意阮滚奏技术与琵琶滚奏技术的区别、滚奏与快速挑弹的区别以及放松与紧张、音质与音色等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析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的声音分为头声区、混声区及胸声区 ,它们各有其特点 ,分担着不同的任务。共鸣的作用就在于它能有效调节这三大共鸣区使之有机结合为一个和谐整体。音色是声乐表演中的灵魂 ,而音色的诸多制约因素中 ,歌唱共鸣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音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声音的载体——乐器则是立象尽意的最直接现象。中国胡琴的形制及其音色映射着中国古人对待音乐艺术的态度与观念。文章从"制器尚象"器物观影响下的胡琴形制确认、"制器尚象"器物观指导下的胡琴音色追求、"制器尚象"器物观支配下的胡琴音乐表现三个方面入手,对我国三大类型胡琴的形制、材料、音色和艺术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或同一时期的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甚至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演奏家手中,即使速度、力度、技巧等因素相同,其表现出的音色仍有所不同。音色可以说是诠释和表现作品的最终载体。但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对钢琴作品音色的感受和把握常常是一个重要却又不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歌唱中喉头的位置直接关系到歌唱的音色、音质、音量、力度、音波、音域及声音位置;喉咙的打开也直接影响到歌唱的呼吸以及歌唱的共鸣腔体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美妙动听的歌声是歌唱的灵魂,它的获得需要许多先决条件。歌唱的声音是可以润饰美化的,经过润饰的歌声会更具艺术之美。歌唱艺术的音声润饰主要通过发声的美化、音色的润饰,歌声力度的控制以及演唱者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去实现。同时,歌声的润饰美化需要在长期的歌唱实践中去观察听辨、体验矫正和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17.
如何能将文学语言的字咬得真切到位而又不失歌者最优美的音色 ,正是我们在声乐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难点。我认为字与声的关系是一种各有意义又互有牵制 ,互有影响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钢琴"乐器之王"美誉来源于其转调的方便性、音域的宽广性、音色的丰富性和思维的多声性。中国传统音乐通过钢琴改编,使传统音乐以多声思维的方式存在和流传。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传统音乐可以通过钢琴得以发扬并得到新的发展,展现出具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独特的声韵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19.
德彪西作为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乐派后的印象乐派的开创人,他的音乐以其特有的印象派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手法引得世人的喜爱.他开发了前人未有的声音世界,关注瞬间效果.而这些与本人特有的声色感和具体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如法国音乐的传统,印象派绘画尤其是印象派诗歌以及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厌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