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六五"以来育成的36个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大体趋势是冬性强度减弱,株高明显下降,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产量潜力明显增大,品质性状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从临汾号小麦的演变规律及社会需求来看,今后小麦育种目标应为多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综合优异类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键联а-萘乙酸的高吸水性树脂PVA-NAA-H进行了土壤中的吸水性能、保水 性能、土壤容重以及不同PVA-NAA-H浓度下小麦萌发率、小麦幼苗根芽和胚芽鞘生长的研究 ,同时进行了盆栽小麦幼苗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PVA-NAA-H在土壤中具有吸水性和保水 性,可降低土壤的容重,10mg/1-20mg/1的水份散体中能明显提高小麦的萌发率,促进小麦 幼苗根芽和胚芽鞘生长.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目前克字号优质小麦的系谱及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研究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特点,探索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构成与品质性状的关系,为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培育作物新品种时,讲究“选择纯优、淘汰杂劣”。例如,培育既抗锈病又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培育既无芒又抗病的水稻新品种等,都要求选择具有优良性状且能够稳定遗传的纯种。这是对“相对性状之间界限分明、非此即彼、不存在中间过渡类型,只有数量差异”的“数量性状”而言的,如水稻分蘖数的多寡和粒重、棉花纤维的长短、乳牛的泌乳量等。数量性状的遗传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无法在后代中得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高中生物课本P.118—119有这样一段课“假如小麦的白粒性状是隐性,红粒性状是显性。它们经过杂交,F_1都是红粒的,F_2则有红粒的和白粒的。如果用杂交的方式选育小麦的白粒品种,那么F_1的红粒杂种不能抛弃,种植到F_2,就会有两种类型的小麦出现,就是红粒小麦和白粒小麦。这白粒小麦就是所要选育的品种。”这杂交后代中的“白粒小麦”不是与其亲本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新丰王”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果、作用机理和相关效应,结果表明:施用“新丰王”可显著增加小麦、夏玉米的产量;小麦植株比对照降低10.4cm,夏玉米株高降低48.5cm;对示踪^15N、^32P的吸收量和植株体内向穗部的运转量较对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小麦为川中丘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探索近年来国家、省审定品种在川中丘区的种植适应性,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与遂宁市农业局联合对近年审定品种引进进行适应性种植,通过集中对比试验,“蓉麦2号”、“川麦43”抗倒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合川中丘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8.
小麦倒伏及其对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皖麦19、内乡188两个小麦品种生育后期不倒伏及倒伏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株高、茎杆第二节间长及其机械强度、倒伏指数等性状在倒伏与不倒伏材料间有明显差异。同时表明,倒伏使内乡188千粒重降低11.6%,且以麦穗上部及各小穗第一粒位籽粒的粒重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稀土 RE 农用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的攻关课题。近二十年来,稀土农用效果十分显著,稀土在改进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甜菜、蔬菜、水果、牧草等作物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方面已经得到证明。我国目前施用稀土微肥的种植面积已超过一千万亩。前人对稀土应用于蔬菜的工作多注重各种经济性状在产量和质量中的提高的研究,而机制方  相似文献   

10.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在小麦幼穗分化于二棱末期,叶面喷洒250ppm的多效唑悬浮液50kg/亩,可使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增加干物质积累,增长子房长,宽度,提高穗部经济性状,亩增小麦26.46kg,增产7.13%。  相似文献   

11.
王勤 《天中学刊》1995,10(4):46-49
对小麦幼苗进行O3和HF不同时间条件下模拟实验,显微制片观察,发现:1、成熟小麦叶片最易受O3伤害,症状为:先出现水渍斑、漂白斑,发展成斑条,最后是坏死斑。O3伤害小麦叶片组织结构的顺序为:孔下室周围细胞-叶肉细胞-叶绿体-上下表皮细胞-维管束细胞。2、幼龄小麦叶片对HF较敏感,症状首行央叶尖。HF对小麦叶片组织的伤害顺序:气孔周围表皮细胞一维管束周围细胞-叶肉细胞-维管束细胞。  相似文献   

12.
硅酸盐细菌几种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对硅酸盐细菌分解钾矿石能力的研究,并对硅酸盐细菌的促生作用和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硅酸盐细菌无分解钾长石的能力;在含菌10^5-10^7个/mL的范围内能使萌芽不高的陈旧小麦种子萌发率提高2-3倍;盆栽试验表明在灭菌土壤里接种硅酸盐细菌比不接种能显增加苗期植物的生长量;平板试验表明硅酸盐细菌对棉枯萎病、小麦全蚀病、小麦赤霉病等植物病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小麦收获期一般在7月上中旬,如选用80-85天生育期的“龙麦15号”、“克旱10号”、“东农121”、“东农122”等早熟品种,7月初就可收获。小麦收获后,旋耕灭茬,整地施肥起垄连续作业。苗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晚熟的西瓜或甜瓜在6月初苗床育苗,西瓜苗龄40-30天,甜瓜苗龄30天左右。7月上旬露地定植。晚熟西风力2:2种植,株距60-70厘米,每苗保苗600-900株。晚熟西瓜,一般采用三自整枝,生蔓第3个雄花蜜风,或10片真时以后远留1风,每株留1个风。西瓜品种可选用:新红宝系列式“新浪1号’等品种。甜瓜可采用于繁或孙玉结…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自动间歇喷雾育苗在扦插时间和施穗长度上对杉木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动间歇喷雾苗圃杉木扦插苗生根性状明显优于大田苗圃,1月份扦插有利提高生根成活率,12-16cm长的插条,插条各项生根指标较好,根条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高中代数下册《不等式》一节有这样一IQ+b_道例题:“若la<1,fo<l,则【;7----IC——v、——·”。l-l—“”-——’””“1+fo-l.”这是一个意义深刻的例题,下面介绍它的一个变式及应用.。。。,_、Q+bl_、。:变式苦W<1,I;=.----【<1,则^。、”。-—“”1+a0—“’”“la<1.、_。。^Q+b。fo-H证明令x一;=---,则a一f==.一。。、一1+ah’”“-1一分“而la<1,l一一<1,由例题得;b+(-*_,。。11_。15-------<1,即la<1.1+b(-)’—“”””‘一—““应用(19…  相似文献   

16.
估算了食用型甘薯7个数量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性状之间遗传力存在较大差异。应据此掌握不同性状的选择标准。单株大中薯率遗传力高,与鲜薯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由该性状参与的指数方程选择效率高,是相关选择的关键性状,对鲜薯产量的直接选择也给予足够重视。食用型甘薯育种应用选择指数方法进行综合选择,比直接选择鲜薯产量相对效率提高3.19-192.65个百分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创造新的小麦种质系,并探讨叠氮化钠对小麦诱变处理的适宜方法,采用了"种子处理同时鼓入空气"、"种子处理不鼓入空气"、"颖苞内滴加"、"生长点注射"、"穗茎注射"5种方法诱变小麦"邯7086".其中"种子处理同时鼓人空气"方法处理的种子出苗率高,后代性状变异类型丰富,变异率高,是适合小麦诱变处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高产小麦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超高产小麦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10个性状的关联序依次为容重r10>穗粒数r7>有效穗r6>抽穗至成熟天数r2>千粒重r9>穗粒重r8>全生育期r3>株高r4>最高分蘖r5>出苗至抽穗天数r1,而且还明确了各个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提出了超高产小麦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赵展 《辽宁教育》2002,(12):46-46
语文“二三三式”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二三三式”中的“二”指的是两种课型,即:导学课和训练课;前一个“三”指的是三种课型,即教读课、自读课和复习课;后一个“三”指的是每种课型的三种教学形式,即教读课的“知能点--以课例引导证明--拓展训练”、自读课的“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复习课的“知能点再现--深化拓展训练--能力再提高”。这种模式的研究,在确立教师、学生双边为主的地位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运用“二三三式”为主要方式,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He-Ne激光照射烟草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经激光照射后的烟草种子苗期的株高、根长、过氧化物同工酶活力、根系活力的分析,以期从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的的角度,探讨激光对烟草植物有机体的作用效应。并通过对同工酶活力变化和根系活力变化与幼苗性状表征关系的探讨,对烟草生长发育及育种选择的早期鉴定提供参考。激光的辐射效应包括辐射的剂量效应、辐射的生理效应和辐射的遗传效应。刘文杰等人的He-Ne激光照射水稻种子,发现激光照射可诱发核基因突变.如株型、株高、粒重、品质争性状变异,并可真实遗传。广西农学院用He-Ne激光照射水稻种子,发现激光处理后出现矮茎、分蘖多、结实性和千粒重提高的性状,这些性状并能遗传给后代。研究表明,酶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本试验从形态、酶学角度进一步探讨激光照射后的烟草苗期的形态效应、生理效应及诱变的遗传效应.为激光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及诱变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