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头脑风暴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的发明者是现代创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A.奥斯本提出的,它是一种让所有参与者在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交换观点,并诱发集体智慧、激发学习者创意与灵感的学习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头脑风暴法”引入小学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他们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3.
“让头脑进入风暴,让风暴改变头脑。”这句话是财经类访谈节目《头脑风暴》的开场语。“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把全体成员组织在一起,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它常常用在需要大量的构思、创意的行业中。将头脑风暴引入到语文课堂,同样能起到开拓思维、开...  相似文献   

4.
游戏培训法是案例分析法和角色扮演法的综合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中引入游戏培训法的关键是将培训内容切入学员的知识系统。利用游戏培训法,除了可以改变课堂氛围、调动学员参与外,还让学员领会工程管理理念、建立创造性思维方式以及产生“头脑风暴”。  相似文献   

5.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现在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头脑风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合理运用头脑风暴法,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创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仔细回忆,始终想不出是什么时候,"头脑风暴"一词开始闯入我的视线。也许是1999年在教师进修学校参加校长班培训,担任《教育学》科目教学的蒋玖龙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了一次分组活动,具体活动过程、内容已记不清楚,只是觉得活动形式很有新意,而且很受启发,当时有一个新概念——"头脑风暴",我至今记得。"头脑风暴"由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后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结合初中科学课程的特点,探讨头脑风暴法在初中科学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校长培训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偏离了新课改的理念和需求,校长培训的新范式——“学导、试误、头脑风暴、评价、实践反思”则可以提高受训校长的理论和实践素质。培训机构或培训教师在校长培训过程中要实现“由使用理论”“向信奉理论”的理念转变。  相似文献   

10.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A.奥斯本提出的,它是一种让所有参与者在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交换观点,并诱发集体智慧、激发学习者创意与灵感的学习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头脑风暴法引入小学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他们开阔思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我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课例,渐渐领悟到头脑风暴法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在此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小结成文,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英语听力教学中可以充分使用该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听力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听力潜能,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头脑风暴法在中职旅游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动机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会议的形成,组成一个小组进行集体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然后对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黄金”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头脑风暴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解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让学生们的头脑高速运转,能够突破平时思想的束缚,进而能够对一个问题给出各种新颖的、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头脑风暴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在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发挥作用。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谈谈头脑风暴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A.奥斯本提出的,它是一种让所有参与者在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交换观点,并诱发集体智慧、激发学习者创意与灵感的学习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头脑风暴法"引入小学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他们开阔思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校长的思维品质是影响和决定校长领导力的关键因素。几种有助于提升校长思维品质的思维工具为:SWOT分析,"6-3-5笔写式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COACHING技术中的GROW分析,魔鬼辩护术。  相似文献   

16.
刘敏 《甘肃教育》2008,(13):49-49
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人A·P·奥斯本于1953年创造的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现已成为一种新颖的课堂活动形式。使用Brainstorming方法的目的是集思广益,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各种相关背景知识、想法、概念、形象和意向等。  相似文献   

17.
介绍在鸡尾酒创作教学中如何运用“头脑风暴法”,使学生在自由愉快的气氛中畅所欲言、敞开思路、相互激发、思维互补,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从而确保大部分甚至是所有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由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和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何为“头脑风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丽颖  刘肖岑 《早期教育》2005,(5):i003-i003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A.F.Osbron)于1939年首次提出,是一种在小组中讨论普遍采用的旨在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一种有效的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一般而言,在复习语篇文本时,我们通常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理论,作为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法,通常以一个特定话题为切入口,并以谈论与讨论的形式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形成思路,从而拓宽学生想象和思考空间,集思广益,诱发集体智慧,激活学生的创意与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