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文材料的安排,用作文术语来说,就是文体剪裁。剪裁,比喻写作中对不同文体的材料进行取舍。要写好作文,必须掌握不同文体作文的材料剪裁方法。  相似文献   

2.
读写结合悟剪裁阚雄全写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叫剪裁。每篇文章都有重点。重点是否突出与作者剪裁材料的关系极大。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学会剪裁。一、依据主题剪栽。材料是围绕着主题选择的,剪裁首先要衡量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材料与主题关系近一...  相似文献   

3.
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都会运用素材,但运用效果却相差甚远,这是由掌握方法的深浅导致的。如果掌握了方法,又能根据题目、主题、文体等要素进行恰当的取舍、剪裁、转化,一定会使手中的素材大放异彩,夺得高分。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种素材运用的妙招:  相似文献   

4.
一、结构分析的内涵和作用   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材料,这就是布局.作者的布局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结构层次.   ……  相似文献   

5.
写好作文,选材很关键,而对所选材料的剪裁更重要。作家茅盾说:"处理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等等的时候,应当精心计划,该有的就必须有,该去的就必须去,该长的就必须长,该短的就必须短。这样的工作,叫做‘剪裁’。"可见,材料的剪裁,就是对其进行加工,决定取舍,安排详略,目的在于集中笔力,突出重点,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常用的作文材料剪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一、结构分析的内涵和作用 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总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将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材料,这就是布局。作者的布局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就是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7.
<正>清代文学家方苞在文学创作上,倡言"义法",尤为讲究剪裁取舍,对人物传记,更强调去粗取精,舍其"末迹",著其大节,以精当的材料,表现人物主要的精神品格。他在《与孙以宁书》中提出了:"晰于文律者,所载之事,必与其人之规模相称"的创作主张,也就是为文要善于剪裁,精于取舍,突出中心,抓住人物精神的闪光点。方苞的观点对文学创作很有指导意义,他在自己  相似文献   

8.
文选和习作     
一、记叙文 1.围绕中心选择(剪裁取舍)材料,安排结构(线索、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层次、段落)。 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4.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5.能写较简单的记叙文,能理解、分析较复杂的记叙文。 6.叙事:围绕中心叙事,掌握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叙事的顺序。  相似文献   

9.
戴不凡等前辈学者曾指出<红楼梦>中不少的疏漏之处,这是事实.但是他们提出的"<红楼梦>另有作者(石兄),曹雪芹只是妙手剪裁加以改动"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笔者认为,书中存在的疏露和突兀之处,的确是作者剪裁后,在章节回目、人物关系调整,人物性格塑造过程中遗留的痕迹.不过不是作者"剪裁"他人的作品,而是作者自己创作构思不断丰富变化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曹雪芹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主题不断升华的过程,其创作思想也随着创作的进程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0.
教学如作文     
一、备课如构思,要定宗旨、明取舍备课是课前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同作文的选材、构思。具体而言,又可分为搜集剪裁材料与确定教学重心两点。"定宗旨"主要是指教师应遵循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处处皆“材料”,但这只是原始状态的“沙粒”,只有经过反复淘洗和筛选,才能提炼出熠熠发光的“金子”。同学们平时写作时,也要学会“沙里淘金”的一些技巧。1.围绕主旨去剪裁。一位同学写老师“责任心强”,手边掌握的材料有12个。写作之前,小作  相似文献   

12.
【能力定位】素材取舍是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 ,对自己掌握的各式各样的素材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比较鉴别 ,决定孰取孰舍的选材能力。素材取舍的目的在于从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中选出“优料”用作作文的材料。素材取舍的成败 ,直接关系着作文的优劣。初中学生必须加强作文中素材取舍能力的训练。【要点阐释】作文要有一个与题目相符合的中心 ,这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 ,它是文章的血肉。素材取舍的根本原则就是看该素材能否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如果能为中心服务 ,就可以选作文章的材料 ;反之 ,如果不能为中心服务 ,不管它如何精…  相似文献   

13.
【教学意图】 1.掌握重点字词,探究语句内涵,体会表现力极强的语言。 2.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3.学习本文材料取舍精当、构思巧妙的写法。  相似文献   

14.
[单元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复杂的的记叙文选择材料的标准,了解本单元课文选择典型材料、注意点面结合的选材特点。 2。借鉴本单元课文根据中心需要,恰当安排文章线索,疏密有致地安排材料的方法,运用有关知识学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 3.从分析文章选材和剪裁入手,理清文章思路,进而寻求作者的思维逻辑。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1.本单元读写教学的重点是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选材和剪裁。 2.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分析作者的思维逻辑,把握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和行文线索。 3.本单元可考点主要有:①关于报告文学的文体知识;②关于孙犁作品的风格;③关于不同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正常语序句、倒装句;疑问句、陈述句等)的不同表达效果;④部分成语的理解(重点是《琐忆》);⑤词语的选用、搭配和感情色彩;⑥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和写作。  相似文献   

15.
一快速鉴赏选材剪裁艺术的技巧衡量作品选材艺术优劣的标准有三条: (1)要切题。即看作品是否能根据主题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取舍。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用三个材料反映战士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是非常切合的。 (2)要典型。即看作品是否能选择深刻揭示事物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下文,完成1—4题。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反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方面有先天的不足,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材料选择剪裁能力。名家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可以巧借名著片段创设教学情境、引用名家观点促进学生思考、推荐名家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要能用好名家作品需要教师广泛的阅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取舍。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方面有先天的不足,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材料选择剪裁能力。名家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可以巧借名著片段创设教学情境、引用名家观点促进学生思考、推荐名家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要能用好名家作品需要教师广泛的阅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取舍。  相似文献   

19.
陈媛 《考试周刊》2016,(14):34-35
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后,作者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取舍陷入思考,审视现今语文教学中的低效现象,认为课堂更应该注重取舍,在取舍中让文字变轻盈,在取舍中让阅读变得高效,在取舍中追寻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20.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详写和略写,认识文章详略得当的好处. 2.明确详写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掌握使文章详略得当的方法. [知识储备] 详写,是指对能够突出中心的主要材料进行具体的叙述和描写,甚至精雕细刻,用墨如泼;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有关但只是起辅助作用的次要材料进行概括叙述,甚至一笔带过,惜墨如金.写作时做到详略得当,合理剪裁材料,能够突出重点,强化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