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晚清在中国生活了45年的著名英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李提摩太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论述:第一,大量翻译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有益于中国人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催化了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的转型;第二,直接参与以康梁为首的戊戌变法活动并出谋划策,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面貌和进程;第三,主持广学会工作,吸引中国的知识分子登上讲坛,增强他们变革落后现实的兴趣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文化自觉的演变中,张元济、高梦旦、邹韬奋、郑振铎、叶圣陶等出版人作为"少数人"的代表,形成了知识分子的群体自觉,完成了从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这一转型既以近代出版业为平台,也与出版的现代化同步。在转型中分化出来的两大主流——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中流砥柱,也成为近代文化自觉中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回顾百年中国人的代际问题,回顾当下社会的几代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很多人还是活在"小时代""小日子"里。看待一百多年来的中国人,代际更替是一个重要的角度。我们都说现当代中国人跟传统中国人是不同的,生活、观念、习俗、社会机制是两个世界;但我们也看到,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中国人也有差异,近几年读书界和社会上流行的一个看法是,民国风范要高于当代中国人,在人格气象、心智开放等方面,被拍死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4.
一、转型社会与新闻舆论监督 从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上讲,转型期社会是一个既背叛又继承传统的社会矛盾期。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社会既为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经验,同时这些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向现代转变的过程。具体说,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人的思维定势既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思维混乱,也给人们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制度转型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概念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正处于多元化制度转型的社会环境之中.文章将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概念,即"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重新定位为"以收藏和组织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社会机制".这一概念内涵的变化,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概念外延,使得公共图书馆事业能够适应由较多关注"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制度向关注"服务"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制度转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前半期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艰难转型的时期。从国家政治发展来看民族国家的构建是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从民族政治发展来看,民族国家建构也是这一时期整个中国民族问题的核心。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是一个包含政治体系建构、政治文化存续、政治权力整合、社会政治力量发展的综合系统。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我们又常常忍不住去假设。对于陈独秀,我的假设是,如果他在1927年之前去世,那么今天对他的政治评价肯定会完全不同。非常明显,中国现代文化和中国共产主义道路都与这个人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他顺应时代潮流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导致中国文化从古代向现代转型,从此以后,维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古代文化作为类型开始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现代文化类型。作为个人来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利用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尝试开发大众读物。这是百年老社自救的方式。这次转型被一些人激赏其勇气,也被另一些人斥责为堕落2003年左右,中华书局陷入真正的经济困顿之中。这个在知识界评价极高的出版社必须考虑向市场转型。他们最终决定把一部分出版物的读者群从知识精英拉回至普罗大众。借由与阎崇年、于丹等"学术明星"们合作的"解读经典"式图书,这家专业的  相似文献   

9.
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主导网络阵地的前提。从知识论的认识立场出发,网络文化主要是知识传播和理论教育的载体,是通过新媒体技术体现出来的彻底理性化的文化。在生存论的视阈中,网络文化是人在信息社会中的数字化生存或网络生存,也就是作为生存方式的人类文化的互联网形态。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一般的现实文化的本质,虚拟实践活动则是网络文化的本质。网络社会中的虚拟实践活动创造了网络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转化为网上的人格个性,构成网上生存,并内化为网民在现实社会中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观念。只有基于虚拟实践活动去范导网络生存,才能使网络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人类由工业社会向网络信息社会过渡.网络信息社会生活基础、交往活动方式的实质性变化,使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价值取向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利用带来了一场信息网络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给我们迷乱和冲突,使得原有的传统伦理观念遭受了冲击和侵袭,然而新的伦理观念尚未形成。因此,信息伦理建设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印刷行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与要求业在不断提升。中国要实现从印刷大国到印刷强国的转变,除高精尖技术的研制和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打造之外,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本文拟从瞄准行业需求和国际技能大赛,全力建设高技能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入题,探讨印刷类高技能优秀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路径、操作方案以及其取得的初步成效。一、实施"高技能优秀人才培养项目"的背景近年来,传统印刷加工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向现代加工转型,向网络印刷转型。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需要解决现代传播能力构建和重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两大难题,而这都需要通过"破圈"这一利器来破解。在现代传播能力构建方面,亟需突破之前"精英传播"的旧圈层向真正的"大众传播"新圈层转型;在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再造方面,从传统"二次销售"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向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杭州传统文化富有水性,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水文化特色。水文化具有丰富、复杂的特征,使得水文化传播活动表现的纷繁复杂。本文从水文化向杭州城市文化领域、生态文化领域传播、建筑文化领域传播及水文化传播主体共四个方面阐述水文化的传播途径,从本质上展示和体现人水互动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诠释人类社会的水务生活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艺术文化的现代性转型的一种重要的标志就是从传统的地域性文化向现代场域性文化的演进.就艺术文化的生成机制而言,古典艺术多属地域性的,现代艺术则多属场域化的.但是,艺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意味着对于地域文化的突破与取消,而且还应该造就出一种新的“地域一场域”化的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读者的瓦解与建构:影视时代的阅读症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进人了全面转型的时代,商业意识不断强化我们这个社会的意义网络,大众传媒的市场化也日益彰显。当商业和传媒形成联姻以后,大众传媒对受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电视这一媒介,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特点深入到我们每一个家庭的生活中。大众传媒和商业意识的崛起,彻底瓦解了1990年代以前的传统读者群,阅读这一社会现象迅速从神圣的精神高度跌落,成为一个分化的小部落行为,阅渎趣味也发生了巨大的分裂,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使得传统的“心灵阅读”转为“文化消费”和“娱乐”,文学性阅读在影视的冲击下越来越成为边缘化的现象并且逐渐丧失独立性。  相似文献   

16.
刘怡 《新闻知识》2008,(4):77-79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时期,从社会历史及其发展的观点来看,中国并未具有产生完整意义的后现代文化的社会土壤,后现代只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前景预设。但是由于多元文化的存在,后现代文化渗入到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后现代角度理解网络论坛,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大潮吞云吐雾排山倒海席卷了几乎所有传统行业,首当其冲的是传统的媒体行业。艰难转型中的传统媒体何以总是转不过身?这本书,正在向你揭示答案——传媒人,你万万不能缺了数学逻辑和数理知识这把贴身"利刃"。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我们熟知的谷歌公司提  相似文献   

18.
徽州是社会史研究的典型区域,研究徽州报刊史对于深化区域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搜集整理相关报刊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深描民国旅外徽州人创办与发行报刊,积极营造文化舆论空间,进行思想启蒙与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员活动。同时,结合历史因素与时代特点阐述处于徽州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旅外徽州人文化自觉所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旅外徽州人的办报实践在开通徽州社会风气、增进社会福祉、唤醒国家意识与投身社会革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旅外徽州人的办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人救乡救国的文化自觉,以及从传统到现代的知识分子自我调适与文化适应过程,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自我改造与革新的主体性实践,这为徽州传统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提供了“想象中国”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后电视语境是相对于传统电视语境而言的概念。新的技术催生新的媒介环境和文化,几年前大家还对"云计算"知之甚少,而近期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三网融合"云媒体电视";随着三星等智能电视的出现,安卓系统也不再是专属于手机媒体了。电视正在一个有别于传统电视的科技、文化、经济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转型,未来电视媒体不但在制作方式上,而且在传播渠道上以及播出平台上都有别于传统电视。"大小视频"时代下的"双屏"策略电视从最初的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科技的发展不仅将电视的屏幕变大,更将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6):11-17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大众社会转变为网络社会,社会结构的变迁将引起社会关系的重构、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而作为"社会皮肤"的舆论生成发展路径,也将顺应这一趋势发生转型和重构。本文在分析大众社会和网络社会的组织结构、社会关系和传播模式的基础上,预测了社会舆论传播范式由大众社会"沉默的螺旋"到网络社会"意见的长尾"的衍变趋势与路径,为网络社会舆论生成演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