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能够真实、清晰地展示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非正规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380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BICOMB软件对关键词进行了共词分析,并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绘制了我国近年来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社区学前教育"、"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非正规学前教育"、"学前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以及"‘四环儿童’研究为代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等5个方面。我国研究者应该在研究领域界定和内涵上形成对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共识,并提出相应能够指导实际的理论体系,同时促进非正规学前教育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同时大力推动高校在非正规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人才培养,吸引更多研究者从各个层面开展研究,为我国"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认为我国非正规学前教育有三种基本发展模式:志愿者主体模式、社区主体模式和家长(家庭)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3.
上海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上海市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政府支持系统的缺乏、群体支持系统的分散以及个体支持系统的单薄,使得流动儿童很少能接受系统的学前教育。为改变这一不公平的现状,政府应成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制定针对流动儿童的专项学前教育计划,扩大接受流动儿童的园所数量,并提升其教育质量;幼儿园和社区应为流动儿童接受正规与非正规的学前教育提供充足的机会,同时引导流动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其家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具有保教合一性、福利性、公益性与社会服务性、补偿性等特点,并且与家庭和社区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作者结合农村社区实际对农村社区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意义、发展模式、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非正规学前教育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非正规学前教育是由政府、非政府或个人发起,针对无法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0-6岁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儿童(如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及少数民族儿童等),依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的学前教育形式。从对目前世界各地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教育对象、课程实施、家长参与等方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到启示,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这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正规学前教育足指由政府或个人发起,针对无法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0~6岁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儿童,依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学前教育的形式.[1]非正规学前教育以无法获得正规教育的儿童为对象,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其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非正规学前教育是指由政府或个人发起,针对无法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0岁~6岁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儿童,依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学前教育的形式。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各国对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具有相似的社会发展水平,这使借鉴印度解决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探索成果,更具可能和现实意义。运用文献检索与分析的方法,介绍印度独立后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对法律与财政、政策与项目和非正规学前教育三个方面的措施进行分析,从中获得解决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启示。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建议:建立健全保障与支持系统、政府切实重视并干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师资建设以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及对策,促进我国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10-11日,首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的5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届论坛. 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文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春风中,流动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受到了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孟加拉国,非政府组织是兴办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其兴办的非正规学前教育规模大,类型多样,参与机构多,注重交流与协作,办学质量高,收费低廉,同时注重教育质量评估,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解决流动儿童的入园问题,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从自身发展现实出发,强调从健全机构、合理布局、社会参与、制度保障、规范管理等方面促进当地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解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其中,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是前提,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和谐、健康发展是关键,由此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创新办园机制、行政管理体系与监督机制,推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同时严格控制幼儿园收费标准,优化资源配置,真正保障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低收入家庭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实现学前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常亮  曾彬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116-119,129
中国当前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以学前社会教育为轴心,这种办学格局有其优势但并非完美,一种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或许会成为将来发展的趋势。转变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的核心思想为:转移重心,改革原有家庭教育并以其为主体;发展小规模的集体教育,弥补儿童社会性发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格局模型设置构想为:以改革后的家庭作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开展适当的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组织;现有幼儿园转变教育对象,实施家长教育;健全与完善社区中的监管和指导部门;在高校中开设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对学生实行初步教育。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10日至1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承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和奕阳教育研究院合作举办的首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  相似文献   

14.
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机会:三群体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论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机会的最新状况与特点,探讨了制度排斥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机会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城-城和乡-城流动儿童的在园比例和概率与户籍儿童没有显著差别,但他们就读公立幼儿园的比例分别只有52.6%和40.1%,大大低于户籍儿童的67.9%;即便控制其他变量,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幼儿园的概率也仅为户籍儿童的38%。流入东部地区儿童的在园概率低于西部地区,但就读公立幼儿园的概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这表明,经济发展与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机会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制于制度安排和资源丰盈与否。户籍类型、流动范围、父母在流入地居住时间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机会没有显著影响,这再次说明,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机会受到了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双重排斥。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余年来,进城务工人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举世公认.然而,他们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却迟迟未进入公众的视线范围之内.平民教育实践为这些流动儿童提供了最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然而,政府有关部门的认识滞后和管理失当令平民教育处境尴尬.期待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出台的当下,政府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以促进平民教育健康发展,满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儿童福利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福利是儿童教育福利的起始点,国家和社会应为0~6岁学前儿童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学前教育资源、机会和服务,以保障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国际学前教育福利经历了从补缺型到优质普惠型的发展历程,力求让不同儿童、不同家庭和不同社会群体共享儿童福祉与发展成果。为助力“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学前教育福利也应走向追求儿童美好生活的优质普惠型福利,在积极转变学前教育福利观的基础上促进托幼均衡发展,推进学前教育福利服务一体化,实现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由农村进入到城市生活与学习,因此在城市中就出现了大批的流动人口。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对于流动人口的子女而言,较之于城市中的儿童来说缺乏相对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针对此种情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期能够引起政府、社会的多方关注,为流动儿童的教育提供更为便捷的帮助与服务。  相似文献   

18.
儿童不仅是家庭的血脉,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学前教育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让更多的儿童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近些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前教育质量问题理所当然地被提到了与规模发展相应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这意味着不仅要尽快普及学前教育,更要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12~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本次论坛以"守护童年幸福,行动带来改变"为主题,聚焦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近400位参会代表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专业未来发展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普遍采用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从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手段的本质属性出发,学前教育专业应依据儿童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载体与途径,分化出"儿童生活教育专业"、"儿童运动教育专业"、"儿童适应教育专业"、"儿童阅读教育专业"、"儿童表达教育专业"等子专业。这一发展路径具有现实可行性,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