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美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是到处都有的 ,1罗丹的话启悟了我们的思考 :教育离不开美 ,教育与美的联系不仅仅是指美育 ,而是指整个教育过程都应是蕴含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目前 ,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种种违背美的规律的教育现象。我们提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也就是要求教育遵循美的规律 ,适应教育美的要求。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美的角度看 ,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以下种种违背美的规律的教育现象和问题。1.从教育内容方面看 ,教育美要求在注重知识的科学性的同时 ,应该注重启人心智 ,给人一种知识美、智慧美。然而 ,…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美育亦称审美教育,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同时它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美主要指的是人的美。人美包括外貌美和心灵美。语文课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美的人,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美的人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习这些美的人,模仿这引起美的人,从而造就新一代美的人,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教育的宗旨。该文试图通过分析课文中社会美的内涵和形式,探索社会美的审美教育,更好地完成社会美的审美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引领学生进入美的殿堂,捕捉生活中不同的美.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5.
"更好的教育"就是不断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要不断引导师生与美相遇的过程。"美的教育"理念得以实践的关键在于有"美的教师",学校要强化"美的教师"建设,孕育智慧之美。在"美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在实施美的教育过程中,要构建"美的课程"体系,体现育人之美。开展美的教育,需要努力寻找教育活动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创设"美的课堂"样态,彰显灵动之美。  相似文献   

6.
根据马克思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哲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育立美原则”———教学活渗透着教师爱美的感染力 ,充分挖掘并表现美的教学内容 ,选择美的教学艺术 ,运用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 ,表现教师美的仪表形象 ,在教师的乐教美和学生的乐学美中 ,实现德育美、智育美、体育美、劳技美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实现全面素质美。  相似文献   

7.
杨碧琼 《湖南教育》2009,(11):45-46
美是什么?美是和谐,美是创造,美是生命的变奏曲,美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一种生存境界。两年前,我提出了“美的教育”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建设一所师生都能享受美的教育、美的生活的学校。“美的教育”首先必须落实在“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属于世界观的教育。别林斯基说过:“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象里。”然则,要发现美、找到美都需要花一番“审美”的工夫。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相似文献   

9.
点评:“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石老师用她那美的心灵,美的声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弹奏了一曲曲美的乐章,让我们认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蕴涵的美。我们真切地希望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能像石老师一样,用心、用美去弹拨美丽的心弦,永远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美!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它是一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是一种发现美之后而产生的愉悦,并激励人创造美的教育。语文同美育有不解之缘,璀璨夺目的语文教科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世界。无产阶级思想光辉的美,崇高理想境界的美,爱国主义精神的美,语言形式的  相似文献   

11.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目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教育美,语文教学更能显示其教育美的威力。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语文教师应以美的品行、情感、语言启迪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  相似文献   

12.
张凤玲 《考试周刊》2014,(67):55-55
数学美是我们在主观上可以感受到的美,是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也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一直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数学美的基本特征组成了数学美的整体,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美,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实现审美与学习的统一,让学生在感受数学美的同时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培养年轻一代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孩子们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如何给他们一方美的天空呢?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科具有美,我们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教学过程中运用美,培养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学生追求美。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观自然风物,看社会万象,美无处不在,美对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不仅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创造美、思索美,从而将美的精神传承下去。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马克思说过,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由此可见,学校的劳技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充分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不仅让我们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让学生通过感受欣赏美的事物、美的形象达到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那么,如何引导他们,我认为要从以下两点做到: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的思想情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选自出于名家之手的文学作品,所以字里行间美  相似文献   

17.
尚惠芬 《成才之路》2009,(20):65-66
通常,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几个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原则的贯彻。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就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教育,语文教育则是关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能够发现美、表述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美     
美育即立美教育、整体教育、关的教育,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石。教师美的实质是教师在客观历史的基础和奈件上,对自身活动的审美观照和对教与学的艺术化追求的结果。教师美一般由知识美、人格美、能力美和形象美四部分构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知识美是教师美的基础;人格美是教师美的核心;能力美是教师美的保障;形象美是教师美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个总是需我们每位德育工作者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索。依据美学原则,运用美育方法,提高审美性,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教育艺术,无疑是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我们认为,美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美的规律,按照学生的审美求进行,以审美立美为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真、善、美又不等于美。只有真、善通过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体现真,达成善,实现美。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艺术,美的生活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这样几个方面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20.
美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