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实施课程改革的难题,从教师方面来看主要有: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观念的矛盾;新的教材与教师旧有的知识体系的矛盾;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有:活跃的思维方式和批判精神的培养;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从课堂管理方面来看主要有:如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保持课堂秩序;如何使课堂讨论具有陆吸引力。实施课程改革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以来,全国已有27个省市部分学校的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新教科书了。这些从学科体系到编排形式都进行了重大改革的新教材,让人耳目一新,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与称赞。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它不再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即把教材的中心价值转移到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上,而且赋予教材知识内容以正确的价值观。新教材的改革突出强调了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新世纪之初,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课程做出如此重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碰撞和摩擦.如何解决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新教材与教师旧有的知识体系的矛盾呢?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呢?这一切都使教师普遍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层次的压力,并由此产生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新教材给了教师发挥的空间。指导性、建议性的教学要求增加了,纯知识性的教学要求减少了;能力性要求增加了,“以人为本”的因素在教学中有了明显的体现。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二度创造的空间,教师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新教材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新教材突出公平原则,关注“弱势群体”,使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开发;新教材倡导团结合作、分组学习的互动形式,为参与者之间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新教材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追求“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为每…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以下是本人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1 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一个坚持提前阅读教材、善于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他不仅会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积极主动,而且也会增强对知识的理性认识,其学习成绩自然会更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的难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我们深圳市南山区《历史与社会》课程实验组在新教材的实验过程中,曾遇到过许多困惑和难题。从教师方面来看:难题之一——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观念的矛盾。《历史与社会》课程要求打破学科的知识体系,把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情感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教师面对新教材,总是觉得新教材的“体系”不完整、知识量不够大,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  相似文献   

7.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新数学课程已经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并昭示着强大的生命活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教师能走进新课程,使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学习、教练员、编、研究等多重角色,使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但是,新教材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在思想上准备不足;有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新教材培训,对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体系、特点认识肤浅;教育观念落后。仍存在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定位不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等……而对严峻的挑战,要坚守和巩固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努  相似文献   

9.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正式出版。9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展开试验。至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在实践层面拉开序幕。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该采用新教法,以促使学生开展新学法。具体地说,教师应该如何面对新教材,如何应对这次课程改革呢?这里根据对实验区的调查与访谈,在对实验区经验、问题与对策初步总结整理的基础上,结合一些个人的学习与思考,给正在使用新教材和即将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们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实施的《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编写的语文新教材已开始使用。我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树立以下几种教学意识。一、系统意识新教材以知识能力训练为体系。知识和能力训练综合性较强。首先,教材将阅读能力训练、实用文写作和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以及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编排,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听、说、读、写能力在培养中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其次,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依据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单元,使教学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与教材或整个职高阶段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中学英语新教材使用以来,以它新颖丰富的内容、科学的编排体系博得广大师生的好评,为我国中学外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新教材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少教师感到内容多、课时少;语法知识零散、不系统等。造成这些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外语教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理解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每位教师面临的课题。通过两年的尝试,我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深切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学,获取知识,积累学习经验。为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在全国全面铺开。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方式,体会新的课程观和课堂教学观?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深入钻研新教材,准确掌握新教材的内容特点、编写体系、呈现方式,以便从系统的高度把握各部分知识之问的内在联系?如何更新教育观念,立足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学观,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有效地架设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信息交流的桥梁,以达到启用新教材的目标?这些无疑是各地教研员和广大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迫切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面对这一要求,教师系统地补一些课程很重要。应对当今知识的急剧膨胀,教师可能会一时对某个问题了解、掌握得不如学生。泰然处之实不可取,博学多识当为上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尽管对新课程理念有了很强的认同感,但面对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上常觉得有些捉襟见肘,表现为讲解教材内容时平淡无奇,语言苍白,甚至于有的教师使用新教材仍沿用旧的讲法,等等。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知识的匮乏,由此导致教师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课程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而知识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学一直走在改革的道路上,教材内容也出现了变动。“新”字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新理念、新目标、新内容、新结构以及新功能。对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教材,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也要做出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大单元视域下开展语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整合语文知识,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完成大单元学习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提升。本文基于新教材背景探讨在高中语文课堂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广大语文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新教材,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新精神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策略,加大了教材改革的力度,彻底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如何把握教材的特点,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意图,倡导创造性用好新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是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知识体系缺乏正确、完整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很难利用知识间内在的关联结构来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支撑。那么如何使教师吃透教材、把握教材,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我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结构图设计,使教材的知识系列显性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试验修订本)·化学(必修)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我省使用已半年多了,新教材的使用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能力。由于新教材使用时间不长,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如:一些教师的观念还不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要求,教学方法陈旧;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把握不准,超纲教学、超课时教学等等。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谈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指导思想,熟悉新教材 教师们对人教社1995年版本高中化学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都感到轻车熟路。认为新教材不如旧…  相似文献   

19.
首先,要树立教师是学习者的意识长久以来教师队伍已陷入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中: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与时代的发展远远拉开了距离。针对这种状况,作为一名教师,应认真反思,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担负起教育所赋予的使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新我们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师才能使自己不仅为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促进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学生惟一知识源,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蒙建平 《中学文科》2009,(11):127-128
虽然广西高中学生还未使用新教材,但新课程理念已开始在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那种基于知识回顾和训练提高的复习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要求.复习教学要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出发点,强化“过程与方法”,协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重新整合,主动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