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非常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发现实际生活中就有许多应用百分数的例子。于是.我设想就利用生活中的这些原汁原味的信息探究百分数的意义。上一堂别开生面的“生活化”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2.
张静 《现代教学》2007,(4):32-32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发现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百分数的例子,我设想就利用生活中的这些原汁原味的信息探究百分数的意义,上一堂生活化的数学课。课前我请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学生展示的数据非常丰富:纯奶100%;酒精度42%;药液浓度0.2%;独特配方100%去屑;棉80%……可是当我要求学生利用这些百分数来研究百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却感到非常茫然。课后我仔细看了学生搜集的百分数,基本上是简单的说明形式,都没有明确说明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认为: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开放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灵性飞扬。下面我就以自己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的几个片段为反思起点谈谈开放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灵性飞扬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分数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相对于分数,百分数更便于进行比较,所以在实际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课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两部分,要教学的知识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含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其中重点与难点都是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教材一般从生活实际出发,揭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在此基础上说明: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再进一步让学生结合实例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用定义的方式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使得“百分数”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明确。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表示法和写法.  相似文献   

5.
一、收集信息。找准探究的源头。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发现问题开始的,而问题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合理的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再围绕信息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此,我让学生收集了充足的信息资料,让他们有思考的时空,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围绕“从塘栖到临平可以乘哪几种车,票价分别是多少?”这一问题,收集车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材大部分以政治为主.过于远离学生生活.改革后的现在使用的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来源于生活,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荔枝》、《在家里》、《放风筝》等,都是生活中的教材。很明显,教材内涵体现了尊重生活。尊重学生个体体验。使学生学起来不陌生。好像就是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事情。事物一样.学起来兴趣盎然。编者的意图也是希望我们语文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领会课文潜在意义.更好地引导学生爱生活.懂生活.才能让语文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正>《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数学来自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学生只有联系实际生活,才能感悟和有所得.在《百分数意义》这一课中,教师应基于教材,深挖知识内涵,找准知识生长点,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百分数本质,从而在整体上构建和完善其知识体系.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积极的、有一定深度的课堂体验,实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试用)第十一册第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来源于实际生活,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理解有关百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宏斌 《江苏教育》2004,(9B):43-43
《金属的性质》是苏教版小学《自然》四年级上册金属单元的第一课。我原本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金属的共同特征,再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便可结束本课的教学。然而孟成同学的一个细心发现,使课堂再次步入高潮: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行为》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教学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品德与行为》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我的具体做法为: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开放评价方法,让学生乐于践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帮助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在学了《身边的材料》这一单元之后,我让学生根据需要畅想新材料,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以此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调动他们做科学的兴趣和热情,现摘录几个学生的“畅想”。  相似文献   

13.
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本旨在通过对现行教材《百分数统计表》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分析及反思,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新理念,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让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起来,应该是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课题。前不久.笔观摩了察州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其中三年级《父母的疼爱》一课的教学片断给了我深深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细细地品味一些优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共性:学生或者有了柳暗花明的顿悟,或者有了释疑解惑的愉悦,或者有了凝神屏息的沉思,或者有了热泪盈眶的感动,不经意就获得了一份智慧,一份感动。如果说《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是学生的智力游戏,那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让学生的心灵在真诚的交流中收获感动。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品德学科的教师说:“总有一个视角,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三册第七部分“生物的变异”一节中,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这一知识点较抽象,以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所以我把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上这节课时,我按照惯例让学生先把书看一遍,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先理解里面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先合上书,对于一节课的知识点我仍然按照先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言,再根据他们的发言情况和理解的程度适时提出问题以引发他们更深入的思考直至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幸参加了本地区的大规模《品德与生活》优课展评活动,在大量的好课中,我被《过新年》一课所吸引,教师所营造的浓浓的新年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幸福。同时又不着痕迹地渗出年的化,让学生和听课的我们都陶醉其中,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8.
那是开学后不久,我第一次用心听你讲课。“《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宗璞,我个人是比较欣赏的。你们有空可以翻阅一下她写的《南渡记》和《东藏记》,其中对人物众多的家族生活的描写与《红楼梦》颇为相似。说到这个,让我想起……”你再次神游了,我托着腮帮子认真地看着你,对你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老师充满了好奇。你有我望尘莫及的学识与涵养,兴...  相似文献   

19.
布里齐斯 《成长》2007,(7):56-58
每天黄昏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小提琴去湖畔的公园散步,然后在夕阳中拉一曲《圣母颂》,或者在迷蒙的暮霭里奏响《冥想曲》,我喜欢在那悠扬婉转的旋律中编织自己美丽的梦想。小提琴让我忘掉世俗的烦恼,把我带入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恬淡的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看《读者》。那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充实着我的生活,丰满着我的人生.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又一次捧起《读者》,其中《温柔地征服》一文让我感慨许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