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1980年7月15日开办国际特快专递业务以来,已有20多个城市与世界上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政之间,签署了这种邮政双边协定,国际特快专递的业务网点已达10000多个。国际特快专递,是一种"给据邮件"业务,它主要包括"定时业务"和"特需业务"两种服务类型,其特点主要有三个:  相似文献   

2.
本人手头有一个国际商业回函封,印有许可证号码和收件人名址(见图)。经查阅资料,见邮电部邮政总局1993年4月20日发出的(《关于进行开办国际商业回函业务市场调查通知》,其中提到这是在国际商业信函业务的基础上延伸发展的一项新业务。使用这项业务须由用户申请、登记,并购买回函封或片,在寄发国际邮件(商业广告、货样、货物、定购单、预定服务单)时,  相似文献   

3.
徐金德 《上海集邮》2010,(10):20-23
1999年,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在中国北京举行。鉴于大多数成员国赞成保留国际回信券业务,并希望修改国际回信券结算办法,大会通过了C45/1999《国际回信券业务》决议,同意研究制定新的国际回信券账务办法,设计确定国际回信券的新式样。  相似文献   

4.
万国邮政联盟是促进国际邮政业务发展的国际组织,1947年成为联合国唯一负责国际邮政业务的专门机构。根据《万国邮政联盟组织法》第22条规定,《万国邮政公约》及其实施细则列有适用于国际邮政业务的共同规则,这些法规对各会员国均有约束力。万国邮联互换邮票的规定始自1878年,虽曾短暂中断,但《万国邮政公约实施细则》第105条“发行邮票的通知和各邮政之间的交换”至今仍然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5.
1874年10月9日,22个国家邮政主管部门的代表在瑞士首都签订第一个国际邮政公约——伯尔尼邮政公约,成立“邮政总联盟”。1878年6月改名为“万国邮政联盟”,1948年7月1日起成为联合国唯一的负责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 万国邮联的宗旨是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便利国际合作。鉴此,万国邮联有关法规中对国际邮政业务作出许多具体规定。 集邮是以收集、鉴赏和研究邮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万国邮联担负的职责基本上是国际邮政方面  相似文献   

6.
特快专递     
特快专递邮件业务,英文"Express Mail Service",简称"EMS",是当今各国时效最快的新型邮政业务,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与国内的紧急信函、文件资  相似文献   

7.
1874年10月9日创建的万国邮政联盟,是以“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便利国际合作的发展”为宗旨的国际组织,1948年7月1日成为联合国唯一的负责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现有会员国189个,总部(国际局)设在瑞士伯尔尼。  相似文献   

8.
薛鹏 《上海集邮》2007,(3):44-44
我国于1980年7月15日开办国际特快专递业务,又于1984年11月1日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近日笔见到一个超前三年的国内特快专递实寄封。此封由广东省冶金进出口公司寄至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大型牛皮纸封贴专印的特快专递名址标签,“合同号”栏,手填“GZ/上海D11”,相当于邮件编号,表示广州至上海特需业务第11号(寄件人根据需要随时交寄的特快邮件称为“特需业务”,用D表示);“日期”栏用拨字号码章盖“1981 10 7”。在标签与信封间骑缝盖1981年10月7日广州腰框式国际业务汉字及拼音地名日戳,标签左侧有同年同月8日上海同武拼音地名日戳。邮程1天,推测通过广州至上海的国际特快专递邮路运递。[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层出不穷。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关注核心经营业务;另一方面,过度的衍生业务投资又会在企业内部积聚巨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展邮政业务,促进地区邮政合作,万国邮联法规规定,会员国可以另行组织区域性邮政联盟或订立有关地区性国际邮政业务的特别协定。截至1998年6月底,全球与万国邮联保持着合作关系的区域性邮联共有14个。  相似文献   

11.
杨伟敏 《上海集邮》2003,(4):i003-i004
读者景观问:我正在收集电信专题卡,请介绍一下"800"电信业务。 答:"800"是受话人集中付费业务,国际上称为FREEPHONE,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800受话人集中付费两种形式。 受话人集中付费业务:话费全部由已申请使用800业务、并拥有一个800特服号的用户支付,即由  相似文献   

12.
1947年前,万国邮联主要在邮政领域范围负责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因此与其他国际组织联系很少,从未邀请非邮政机构参加由其主持的会议,也不派遣代表参加由万国邮联支持的会议。  相似文献   

13.
1956年邮电部邮政总局(1956)邮业字52号文的规定:"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办理国际邮件业务所用日戳,上面刻全写的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下面刻汉文地名和英文拼音地名,汉文在左,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中间业务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需要的国际结算人才越来越复杂化、综合化。因此作为能够提供国际结算人才的独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本文主要通过结合与本地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座谈以及现场实际业务的考察得出的国际结算人才需求特点,在分析独立学院国际结算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方面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期望理论教学与银行实践能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5.
现代邮政,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国都是由邮政当局垄断专营,不允许私人企业从事邮政业务。1971年的英国是个例外。那一年,英国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全国邮政工人大罢工,造成国内、国际邮政业务的全面瘫痪。一些私人公司看到有利可图,在没有得到邮政当局的批准的情况下,趁机办起了邮政业务并发行了本公司使用的邮资  相似文献   

16.
理邮 《集邮博览》2008,(10):21-2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邮政事业开始了新篇章(图1)。作为国家邮政,首先承担着邮政普遍服务的职能。中国邮政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贯彻执行"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其主要业务包括:国内、国际函件(信函、明信片)业务(图2);印刷品业务;包裹业务;以及邮政汇兑业务等。同时,对邮政局、所的设置和营业服务时间、业务项目;信箱(筒)的设置和开取频次;投递和时限等业务指标,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图3),都有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提铭 《上海集邮》2006,(12):35-35
“代收货价”是中国邮政的包裹业务之一,中华邮政从20年代起即已开办,1947年7月,中国参加了国际代收货价邮件协定。  相似文献   

18.
读李军先生《寄超资首日封可使用挂号回执业务》一文,觉得很有意思。我想在这里向广大读者介绍另外一种实寄超资首日封的方法:使用国际存局候领业务实寄超资首日封,原地不在大陆的邮票首日封和中、外联合发行邮票首日封。  相似文献   

19.
集邮品信息     
总公司 国际特快专递业务开办20周年封(7.15)。 北京中国邮航首都机场首航封(7.16),“六营门(军嫂)邮电局开业纪念”图章(8.1)。  相似文献   

20.
高璐 《集邮博览》2009,(10):18-19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国邮政于1980年和1984年相继开办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并于1985年正式成立了中国速递服务公司,行使对全国邮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