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一、门球运动为什么能健身? 1.门球是一种文明、高雅的运动。运动员在击球时必须要凝神、静气、要充分发挥神经系统和两上肢的协调功能,特别是双臂、肘、腕、手指、肩的功能;还必须要用感悟力度的配合,运动时有上百块肌肉参与收缩和舒张,有利于中枢神经、四肢的血  相似文献   

2.
门球运动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项目,锻炼全面,文明高雅。但为什么至今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接受呢?除被人们误认为它只是老年人自娱自乐外,主要是比赛中常一槌定乾坤,缺乏较好的观赏性,使赛场观众匮乏,场面冷清。此局面如不改变,必将制约门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门球是文明、高雅的健身项目。由于具备投资少、有情趣、易普及的特点,因而是推行全民健身,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一项非常好的运动。早在90  相似文献   

4.
谈“换位”     
门球运动是很适合老年人的一项体育运动,高雅文明,可是老年人打门球有个换位问题非常重要,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粗略的见解:一、家庭与球场的换位。老年人在家都是爷爷奶奶辈,儿孙满堂,晚辈们都是敬着,因而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可是有些人到球场来打门球,没有人供着敬着,感到很不舒服,还是以爷爷奶奶自居,趾高气扬,居高临下,搞的大家很尴尬,使场上气氛不和谐。人要有自知之明,球场不同于家庭,这样的同志应调整好心态,当一名优秀的门球队员。二、领导与被领导的换位。许多老年朋友原来在工作岗位上是厅、局级干部,来球场打门球的也有许多…  相似文献   

5.
门球这项饶有兴味、充满智趣、雅俗共赏的群众体育活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众的欢迎与喜爱。因为,参加门球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年人空虚、寂寞、失落的心态;使生活更充实、丰富、多彩;门球的魅力,浸润着人们的情愫,在城市、在乡村,有成千上万的"一日不玩手则痒,废寝忘食苦练功"的门球人,而且已收到了"多运动,祛疾病"的功效。他们把门球誉为文明球、健身球、娱乐球、长寿球等。门球要真正成为文明球,需要新的形象。只有门球运动有了盛装的形象、丰富的内容,才会形成自己的文化,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门球新形象的形成也是门球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乐能养身, 乐能生趣。乐趣具有无穷无尽的吸引力,诱发人们去尝试——拼搏——研究——创新。周而复始,推动着各项事业不断地前进。门球运动亦然。它以简朴、高雅、和谐、潇洒、球艺综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门球运动的二十年,一直得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财力的鼎力支持,一大批离退休老同志成为门球运动的主体人群,支持和推动着门球运动的兴盛发展。二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门球运动是一项健身、益智、竞技和娱乐为一体,并颇具发展潜力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但同时我们更应看到,门球运动赖以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着悄然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原有的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运行模式已经开始制约门球事业的推进。门球群体老化、资金投入不足、球场难以自我经营等问题已摆到了门球人面前。因此,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拓展思路、探索新机制已成为每一位门球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木杆高尔夫1981年诞生于日本长野。该项运动是介于门球与高尔夫球之间的一项新兴运动,用“高雅运动、绅士感受、平民消费、百姓参与”去形容它都不过分,是一项大众健身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门球协会为了解各地门球运动发展现状,探索门球发展的新路子,做好中国门球协会换届筹备工作,于2004年3月26日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会议室召开了小型门球工作座谈会。社体中心主任李杰、副主任公冶民、培训管理部主任邢小泉和门球界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社体中心培训管理部副主任张娜主持。与会代表们围绕着中国门球运动改革与发展的有关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伴着迎春的脚步,改型后的《门球之苑》和大家见面了。从季刊到双月刊,从16 开到大16开,《门球之苑》在信息量提升的同时节奏也加快了,外形更丰满了。植根于门球运动肥沃土壤中的她,在全国门球爱好者的精心呵护下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门球运动的勃勃生机、门球人的满腔热情,是《门球之苑》发展完善的助推器,我们时刻感受着这份热情,掂量着肩上责任,我们不会让大家失望。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打门球的目的主要在于健身,应该淡化胜负,不计输赢。但是,有些老年球友争胜理念过重,有的竟为一球的判定发生争执。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唇枪舌剑,言辞偏激,怒目相向,以至于大家不欢而散。严重时有人会当场疾病发作,生命悬于一线。这种纷争,失去了门球固有的文明高雅的格调,背离了打球健身的初衷,伤害了球友之间  相似文献   

12.
门球介绍     
早在十三世纪,法国的牧民们就用牧羊杖击打木球,使之通过草地上竖起的两根木棒的间隙。十七世纪后,这种游戏先后传入英、美、意等国,并成了达官贵人的宫庭游戏。由于这种活动高雅文明,有益于身心健康,因而越发普及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将其引进并改称为门球,至此门球成为了一项体育竞赛项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中国门球王”终于诞生,然而“团体比单项更重要”,我们提倡竞技,我们更提倡门球的文明,我们更提倡团体的拼搏精神。河北工业大学门球队作为团体项目中的一支队伍,建队二十年来,在他们身上始终体现出一种团结、文明、奋进的拼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的门球运动所应该具有的“门球魂”!  相似文献   

14.
赛事综述一直以来,门球运动却都被划归老年体育的范畴。这一定位无疑制约了门球运动向高水平竞技方向的发展,随着第一批门球运动参与者的逐渐老去,门球运动也似乎进入了老龄化的尴尬局面。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成为门球运动的后备军,是我国门球运动发展普及和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关键。一年一度的全国门球锦标赛,代表了国内最高的门球竞技水平,同时也是门球年轻化工作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5.
门球运动是老年人比较喜爱的体育项目,它集竞技与娱乐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健体强身、寓教于乐的作用。通过门球游戏与比赛,既可以培养出一种高尚、文明的情趣,同时又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预防各种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对骨折、肌肉拉伤、脑血栓后遗症等疾病还具有积极的康复疗效。如何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合理地组织他们进行体育运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年益寿,已成为老年运动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 门球运动参加者的群体特点目前,我国从事门球运动的人群主要是老年人,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太原门球体育发展如火如荼。每逢重大赛事,都有上百支门球队聚集在赛场。是时,场地上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浩大的声势会让每一位过往行人都驻足留步, 令人眼热、心热。门球赛事的繁荣,凸显了门球运动的巨大魅力;门球赛事的市场活力,成了门球运动发展的助推器,推进着门球朝着多样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门球发展形势喜人、也逼人,门球爱好者的热情感人、也催人!各种赛事不断,促进了门球运动的发展,而经费则是制约这项活动的瓶颈。门球赛事经费,到哪里去筹集? 太原市门协的作法是以人民体育人民办,全民健身全民办;既要靠市长,又要找市场;办自己的事,必须走自己的路为主导,进行分层开发、多极启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门球运动起步于计划经济末期,参与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门球传入中国之初,为了门球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而在《日本门球竞赛规则》的基础上修改出台了我国的《门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随着门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门球规则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和完善。每次修改,都对门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市、县级门球协会的工作关联着门球运动的发展与向小康体育的推进。搞好协会工作, 使门球运动兴旺发达, 是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推动。多年来,中国门协和全国各地各级门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门球事业的发展史上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而今,时代的车轮飞速向前,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门球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搞好门协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门球竞赛是门球运动保持活力的重要手段,而门球裁判是使门球竞赛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随着门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对裁判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组织和培养一批德才兼备. 技术全面的裁判员,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裁判队伍已成为各级门协的主要工作。门球裁判是赛场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球裁判需要良好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目前门球运动市场经济环境尚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门球界闵顺昌被称为“云南王”。他是1986年从事门球运动的。他从一位普通的门球运动员,到全国优秀门球教练员,一路风雨兼程,弹指一挥间,二十个年头过去了,现在的他已是云南省门球协会副秘书长、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了云南省的门球事业,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一直默默地、辛勤地耕耘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