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王尔德是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以丰富多样的创作实践大力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想。本文从人物、语言、结局三方面对王尔德童话代表作《夜莺与玫瑰》进行分析,以解读这位唯美主义才子在这部童话中所表达的唯美主义思想,以及他对世纪末无序文学创作所表现出来的唯美主义超脱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克莱恩小说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九世纪末期,美国名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塑造了许多自然主义情调浓郁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语言简洁生动、朴实无华。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就是一部自然主义的不朽之作,为美国二十世纪自然主义的创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presence of Thought Experiments (TEs) which refer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to quantum mechanics in physics textbooks and in books popularizing physics theories. A further point of investigation is whether TEs – as presented in popular physics books – can be used as an introduction to familiariz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physics theori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study of textbooks and popular physics books showed that authors of both types of books consider TEs as an important tool when presenting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 Furthermor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conducted in secondary education revealed that the historical TEs which were transformed into forms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could trigger students’ interest and act as educational material to familiarize them with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the 20th century physics.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马克·吐温对笔下的美国现实进行了批判和揭露。他的代表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体现了对美国社会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的批判和讽刺,使读者通过这一作品了解了马克·吐温笔下的美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5.
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领袖,《采石工》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一个场景,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是他形成现实主义风格的关键性作品。作品的主题与形式,开启了现实主义画派的先导,确立了历史地位,由此库尔贝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兰斯顿.休斯无疑是20世纪最优秀的黑人诗人之一。对他诗作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也是汗牛充栋,然而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他的代表作,即他中后期的作品,而对他的早期作品,即他的成名之作《萎靡的布鲁斯》重视明显不足。可无论从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上来说,《萎靡的布鲁斯》对休斯后来的创作都起到了路标般的作用。而这种路标式的作用也正是任何一个休斯的喜爱者和研究者不可以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埃米尔·菲舍尔,杰出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糖、嘌呤、蛋白质、立体化学等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19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笔者介绍了菲舍尔的生平、科学成就以及他对德国化学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汪奠基在20世纪中叶实现了学术研究的重心转移,由现代逻辑转向中国逻辑史。关于后者的研究,他既充分借鉴西方逻辑史的研究成果,又不为已有研究框架所囿,进而在20世纪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通过对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逻辑,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中国逻辑史的基本特征等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汪奠基系统阐述了其中国逻辑史观。汪奠基是中国逻辑史料学的早期开拓者,他不仅提出了若干构想,而且努力将相关构想付诸实践。墨家逻辑是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汪奠基在这一领域亦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具体涉及墨家逻辑的历史地位以及对以往研究方法的反思,墨家逻辑的主要内容,墨家逻辑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领袖.他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原则.<夜莺与玫瑰>揭示了王尔德对美的不懈追求和不畏批评的执著精神.  相似文献   

10.
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20世纪现代主义重要作品之一。作品集置景于20世纪早期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不同的生活横断面,以简练笔触,刻画苍凉世态。作者贯穿作品集的主线之一是展示经历庸碌生活的“都柏林人”最终获得对现实的认知。文章试结合《都柏林人》中的“童年篇”分析乔伊斯想要通过作品传递给现实中人们的“灵光顿悟”启示。  相似文献   

11.
Martin Trow was among the most influential scholar in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to three stages—elite, mass and universal system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first, his intellectual method and the underpinning theory (or lack of it); secondly, the extent to which his ideas, generated in the exceptional environment of post‐war America were, and are, relevant to different national contexts and in the very different environment of the 21st century; thirdly, the strengths—and weaknesses—of Trow’s conceptualisation of three stages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the new lines of research suggested by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his work.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美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选材切近生活,风格朴实奔放、抒情色彩浓郁,以暗示和象征的手法感染读者。虽然他的很多作品以情感旋律作为内在的结构,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但他毕竟是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在其小说中随处可见。短篇小说《虎种》以纯真与邪恶的完美统一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的种族问题,揭示了美国黑人在种族歧视的压力之下,走上毁灭道路的过程。作者用洗练的笔法,写出了美国社会在繁荣外表下隐藏的社会危机,以及作者对世界、人类本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上半叶新疆哈萨克族早期文化转型进程中.哈萨克族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唐加勒克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他创作的大量文化反思诗篇和有效的文化启蒙工作,为推动和促进本民族文化的转型进程,作出了影响深远、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自18世纪以来,国外已有拉丁、法、英等多个语种的《尚书》译本问世,其中西方汉学家理雅各的《尚书》译本,“自行世以来即已成为西方有关中国学术的经典作品,至今不能废”。从准确性、完整性和学术性等方面综合考证,迄今为止,理氏译本的确是无以替代的最佳《尚书》译本,其译注彰显了一丝不苟的朴实学风,而这种朴实学风的形成,正是其践行“解经先识字,译典信为本”理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19世纪美国著名的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在他广为人知的作品《瓦尔登湖》中,对自然的描写处处渗透着一种深层生态学思想。其作品中的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和谐的整体。梭罗多次在文中质疑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权利。他平等地看待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人类作为自然中能动性最强的存在物,应该主动担当起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保护包括自己的物种在内的每个自然存在物,而不是滥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能力,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绝大部分作品主要依靠报刊刊载,他还承担了大量的报刊编辑工作,在精神上、经济上支持了一些报刊。在报刊林立的20世纪30年代,他所开创的现代的、体现大众话语权的文化空间,对当时的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其在我国现代报刊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7.
Building on work by Fermat and Huygens, Hamilton transformed the study of geometrical optics in his very first paper, presented when still in his teens. His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was an analytical way to describe wavefronts, and in his hands a powerful tool to look at families of rays rather than isolated ones. His predi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ical refraction in some crystals and its spectacular verification in a few months established his reputation among his contemporaries. This formulation of optics uncovered many general properties, not easy to see i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tracing individual rays. The deepest outcome of his early optical work was a parallel view of the mechanics of particles, which played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birth of quantum mechanics and continues to be the standard framework for classical mechanics up to the present time.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二十世纪的伟大思想家,鲁迅从事了大量出版工作,他出版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赢利,在出版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社会责任感,在默默奉献自己的同时,大力扶掖青年人,努力整合出版信息,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的山水游记与传统散文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是现代游记散文中的代表作品。在这些游记作品中,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的自然维度在20世纪激进的文学书写中失落之后在某种程度得到了恢复,有力地弥补了那个时代文学创作中的不足,他的山水游记同时具有重要的审美与心理治疗作用,且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一次成功转型,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即胡塞尔现象学本质直观的"看",影响着整个哲学界。作为20世纪经典作家,布宁的创作也紧跟时代大背景,布宁小说的某些全新的创作技巧与现象学的一些原则不谋而合,创造出许多情节并不是很曲折,故事的空间和时间都呈现出片段性的作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布宁最为出色的一部作品,在现象学的叙述中,时间,空间都呈现一种别样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