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辉 《百科知识》2014,(9):16-17
正"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关于宇宙的起源,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近日,科学家宣布找到了宇宙大爆炸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人类将会知道:宇宙是如何诞生的?我们是怎么来的?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的证据1932年,比利时牧师兼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首次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  相似文献   

2.
稳恒态宇宙模型曾经是大爆炸宇宙模型(也即现在的标准宇宙模型)最有力的竞争对手。论文首先考察了稳恒态宇宙模型的历史背景,包括广义相对论宇宙学的建立和哈勃经验定律的发现,进而探讨了该模型赖以建立的基本假设,所谓"完满宇宙学原理"和物质的连续创生理论,以及基于这两条假设给出的数学表达。论文指出,稳恒态宇宙模型尽管已经退出了主流科学家的视野,但无论是对于宇宙学学科范式的建立,还是对于剑桥宇宙学研究传统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长期以来在探索,宇宙在加快还是放慢膨胀,现在终见分晓。1998年,人类在认识宇宙上又出现了一个重大进展。科学家测定了宇宙在加速膨胀,并据此推出了宇宙的组成:30%的物质和70%的能量。宇宙学上的这一成就,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1998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首。  相似文献   

4.
宇宙诞生初期是什么样的?它是安静沉稳,还是调皮顽劣?这个谜样的婴孩带给人类太多的幻想和遐思。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研究早期宇宙的科学家:美国航天局(NASA)戈达德飞行中心的约翰·马瑟和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们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人的脑海中,宇宙是一个整体。可是,有一些"疯狂"的科学家现在却宣布,宇宙是破碎的,我们的世界,包括空间和时间,是由无数的微小"积木"搭建而成。  相似文献   

6.
近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英国杜伦大学和加迪夫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采用“宇宙眼”技术的望远镜观测到了一个距离地球大约110亿光年的年轻星系,发现该星系正在不停地旋转并慢慢演化成一个螺旋形状。该星系似乎形成于宇宙大爆炸20亿年之后。该星系与银河系非常类似,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7.
宇宙的形状以及它有无边界的问题,是很多科学家争论的焦点。最近科学家指出,宇宙的形状可能有点像一个巨型足球,并且绝对是有限的。科学家提出,宇宙类似于一个内部装了12面镜子的球体,之所以现在认为它是没有边际的,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是经过多重折射的星星影像。如果飞机从这个1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表了最新的微波宇宙全图,初步的分析显示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第一代的恒星约在大爆炸后2亿年开始发光。这些新的观测结果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早期的宇宙面貌。宇宙在“婴儿期”时,光子和物质是结合在一起,满宇宙一片黑暗。直到宇宙大爆炸之后约30万年,宇宙降温,光子摆脱物质的束缚发散出来,宇宙各处的星球开始发光。随着宇宙的膨胀,一部分光子转变为微波,天文学家测量这些宇宙微波后绘出宇宙微波背景图。之所以被称为“背景图”,是因为观察者不论往哪一方向看,皆可侦测到微波的存在。这张新的微波宇宙全图是美国…  相似文献   

9.
夏虹 《百科知识》2003,(2):29-29
宇宙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原先认为大约在100亿至200亿年之间。最近几年的一些研究将这一范围进一步缩小:我们的宇宙年龄大约在140亿年左右。 确定宇宙年龄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根据目前宇宙膨胀的速度向前推算,不过这种方法推算的年龄并不十分准确,还需要其他方法佐证。目前科学家根据发现的最古老的星体的年龄、最古老的星系的年龄以及某些特殊元素含量的对比来推测宇宙的年龄,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3,(17):49-50
新科学家报道,宇宙是从一个更大的虚拟空间里以时空气泡的形式出生,这暗示着目前最好的婴儿宇宙地图里存在很多小的异常情况。目前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认为非常年轻的宇宙在一秒分之一的时间里从一个针孔大小膨胀到非常大的空间——这个过程被称为宇宙膨胀。  相似文献   

11.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6年10月3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John C.Mather)和乔治·斯穆特(George F.Smoot),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这是宇宙学研究的又个重要里程碑.有关的大爆炸宇宙学知识开始走出科学殿堂,增进社会公众分享宇宙探索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创新》2003,(6):20-20
2003年2月12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探测器拍到的宇宙“婴儿期照片”,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新的依据。根据这张照片,科学家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宇宙的实际年龄是137亿年。据报道,这张珍贵的照片是美国宇航局科学家通过威尔金森各向异性微波探测器经过一年时间的观测获得的结果。照片中包含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信息,为支持宇宙大爆炸和宇宙膨胀理论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为揭开暗能量之谜指引了道路。据有关人士估计,这项成果是近几年宇宙研究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关于这个课题迄今有多种说法,其中,宇宙大爆炸模型有较多的观测成果来…  相似文献   

13.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的宇宙研究可追溯到130亿年前,仅仅是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内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逐渐开始形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当第一代星系完全诞  相似文献   

14.
<正>莫非,"无独有偶"是宇宙奉行的一个普遍法则之一?不然,怎么还会有一个——发现"袖珍版"太阳系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事情或事物并非总是单个出现,与此相反,倒经常是"无独有偶",甚至一现再现。这不,原来人们以为太阳系在宇宙中是个特例,很难再找到和它相似的星系了,但世界就是奇妙,科学家们还真的发现了一个和太阳系非常相似的星系,经过仔细辨认,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这个星系简直就像是一个"袖珍版"太阳系!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束星光     
通过一个巨大的宇宙透镜,科学家们已经观测到了宇宙中最初诞生的恒星发出的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宇宙反复诞生和毁灭的“轮回”模式,可能解决宇宙常数比理论预期值小得多的问题,解释宇宙中的物质为什么能够存在。宇宙在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中诞生,以后一直在膨胀。观测发现宇宙膨胀的速度正在加快,这表明宇宙中存在一种排斥力,它能够对抗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17.
寻找暗物质     
云凡 《百科知识》2012,(17):8-10
正暗物质和暗能量被称为21世纪现代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揭开暗物质、暗能量之谜,将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可能导致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接受这样一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科学家认为可见物质——包括所有行星、恒星以及星系等只占宇宙总质能的4%左右,我们不知道的物质占了宇宙总质能的96%——其中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  相似文献   

18.
宇宙中最大的谜是什么?这个谜就是宇宙究竟有多大。这确实是一个大谜题,因为至今人们对宇宙是个什么样子都没弄清楚,更遑论它的大小了。 那么宇宙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上世纪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就提出,宇宙是一个大小固定的、不变的静态宇宙,但后来的观测发现宇宙是不断膨胀的。  相似文献   

19.
从一个小点发生爆炸,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形成了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又组成了宇宙原始的氢、氦及锂等元素,这些元素进一步形成其它元素,最终形成各种星体,这是宇宙大爆炸理论为我们构想的宇宙形成过程。根据目前宇宙的特点,科学家可以预测宇宙形成时的锂的含量,并通过实际观测古老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宇宙探索领域屡获丰收,科学家们在诸如宇宙的年龄、颜色、暗能量等研究上都有了最新的突破。宇宙的年龄 以前,关于宇宙的年龄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对此天文学家们一直都在不断地寻找宇宙年龄的确凿证据。 美国宇航局利用先进的遥控探测仪器对浩瀚的宇宙进行了长达12个月的全面观测,然后对那些拍摄到的色彩炫丽的照片进行分析,结果有了惊人的发现:宇宙的年龄长达137亿年。 新的发现中最令人吃惊的是,第一代行星的亮光在“大爆炸”之后大约2亿年就形成,比许多科学家预测的都还要早得多。科学家指出:大爆炸之后大约两亿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