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越自我     
从山麓到山巅,你超越了大山的障碍;从此岸到彼岸,你超越了江河的阻隔;从幼稚到成熟,从失败到成功,你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自我"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连续性。马克思的思想转向看上去取消了"自我"概念,但并未取消"自我"问题。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所继承的近代"自我"的扬弃,揭示了人的实践和社会存在本质,使得"自我"概念从认识论范畴转为存在论范畴,实现了对近代"自我"观念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意识论到实践论的"自我";从个体本位的"自我"到社会存在中的"自我";从天国到人间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朝气蓬勃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现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人生的挑战,超越自我,实现从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转变,是一个有待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我超越的六个阶段,提出了自我超越实现理想自我的进程,希望能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学校变革要求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本质在于自我超越,教师要实现自我超越,应主要做到三个超越:超越职业境界,努力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精彩;超越思维方式,努力在思维转变中体会生命变化;超越实践方式,努力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5.
超越性是人的特有属性,任何教育都应回归到人本身,回到个体内在的自我超越性。自我超越教学模式提倡一种高度关注人本身的自我超越性的教学思想和精神,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涵是,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认知层面从有知到无知再到有知的不断螺旋式上升,也要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以价值观为中介,着眼于人内在境界的不断提升,关注学生超越式的生命成长。自我超越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教学目的上凸显自我超越意识的觉醒,让教学过程富有生命灵动的气息,让教学内容走向整合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倾听与对话的良好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型组织中,个人的自我超越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每个层次的人不能做到自我超越,则无法建立学习型组织。从当前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情况来看,其瓶颈也正在于此。因此,企业应加强“自我超越”的修炼,为员工实现自我超越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个体社会化的根本途径是在实践理性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标示着社会个体实现自我超越的基本依据。人的社会性是社会个体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现实依据。人与群体的基本关系决定着社会个体必然实现自我超越。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性和曲折性决定着社会个体必须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诗歌的重要价值之一就体现在其展现的自我批判意识和内在超越精神。从身份认同的尴尬到社会理想的幻灭,从多重哲理的思辨到审美活动的全情投入,都能体现出陶渊明对自我的认识以及批判的力度,是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的。而且,陶渊明并不满足于仅仅找出问题,提出批评意见,而是更在意寻求答案、寻找解决之道,最终他找到了内在超越的方式,实现了从“小我”转向“大我”的跃迁升级,也成就了其人格和诗歌的永恒经典。  相似文献   

9.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中记述鲁智深的文字"通篇只是鲁达纪程图也"。这一"纪程",不仅是鲁达行侠仗义的人生轨迹,更是鲁达自我迷失、自我探寻、自我发现的心路历程,完成了从自我、本我到超我以及从有我到无我的超越。作品把鲁智深推进到生存结构之中,从形而上的哲学叩问和形而下的道德实践中拷问自我,探讨人类的存在方式,从而对陷入尘世的人生进行哲学上的探究。这种探寻态度,以及对于"存在"纬度之下的人性的省思,使它成为我国尤罕的"哲理小说"。  相似文献   

10.
对很多人而言,超越别人容易,超越自己难。而在我,情况似乎略有不同。事实上,在很多情形下,要想判断是否能够或者已经超越别人.很难有一个既定的标准。既无标准,又何谈对别人的超越?倒是自我超越,似乎显得稍容易一些。毕竟,每一天的学习、思索、实践,必然会使今天的你超越昨天的你.进而又被明天的你再次超越。  相似文献   

11.
论自我超越     
求新、进取、追求完美是人类特有的本质之一,由此人便具有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品格。自我超越的品格是自然、社会和思维辩证法在人类思维过程中的自觉运用。自觉地树立起自我超越的观念,才会充满朝气,永不满足,勇往直前;才会使人的思想与实践不断升华到更高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探寻现代人自我认知和超越的可能性与途径,是怀特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代表作《探险家沃斯》中,怀特刻画了沃斯、罗拉等一系列探索者形象,使其在澳洲沙漠和心灵世界的双重空间内展开对自我的认知之旅。以沃斯为代表的现代人经历了"视而不见"的狂傲后,逐步体悟到自我的有限性,即"见"到了"镜中瑕疵"——人之有限性,最后实现了自我与他我和谐统一,达到了"不视而见"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的今天,应该坦率地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遇到了各式各样的挑战。它当然不能也不应回避这些挑战,因为从积极的方面说,这也恰恰是其实现自我清算、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历史契机。但是,我们尚需仔细甄别哪些挑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引起的,哪些挑战又是因为我们对待它的方式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从天产石猴到斗战胜佛,孙悟空人格发展经历了从蒙昧状态、到精神觉醒、接受教育、自我选择、目标实现的不同阶段。每一次生命的超越,都是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内在驱动,是人格完善、价值实现的内在需要,是合乎人性变化发展逻辑的合理演绎。孙悟空的人格成长,对于追求个性的当代青年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正向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职"双师型"教师的自我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高职教育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因此促进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大量涌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教师自我激励角度探讨了高职教师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需要从而实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高职教育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因此促进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大量涌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教师自我激励角度探讨了高职教师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需要从而实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渴望自我超越,特别是年轻人。自我超越作为一种学习的修炼,必然涉及到学习理论以及激励理论的诸多方面,分析奖励和归因在自我超越中的作用,并提出管理实践中奖励和归因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探寻现代人自我认知和超越的可能性与途径,是怀特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代表作《探险家沃斯》中,怀特刻画了沃斯、罗拉等一系列探索者形象,使其在澳洲沙漠和心灵世界的双重空间内展开对自我的认知之旅。以沃斯为代表的现代人经历了视而不见的狂傲后,逐步体悟到自我的有限性,即见到了镜中瑕疵——人之有限性,最后实现了自我与他我和谐统一,达到了不视而见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人的生存方式面临重重困境,包括身份标志的边缘化、群体内部的相对孤立化、教育学对社会教育力的忽视等问题。教育学人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自我超越,以谋求教育学人的独立地位,这是教育学人应思考的问题。为改善教育学人的生存状况,提高教育学人的群体地位,教育学人应着力构建教育学自身研究范式,逐步对接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研究内容指向从"是什么"到"怎么做",并以自觉的自我超越作为最坚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了苏珊·桑塔格4部长篇小说中勇于追求自我,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从安于沉默状态到勇于发出声音,从处于次要地位到占据主动地位,从压抑自我到实现自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