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经济新闻作为一种现代社会较为重要的新闻类型,其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社会经济情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与传统的纸媒体形式相比,电视媒体在报道语言上应具有直白通俗、浅显易懂的特点。如何使承载着深广内容的电视经济新闻在语言上达到深入浅出的传播效果,需要我们对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行业,电视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媒介,电视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较其他媒体,电视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媒内容在融媒体背景下进行传播,这对电视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本文分析阐述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如何创新,以供诸位参考、评价.  相似文献   

3.
短新闻是电视新闻中一支出奇制胜的“轻骑兵”,篇幅虽小,却展示着媒体及记者的采写水平.而电视短新闻最能体现竞争力的就在于对现场感的捕捉与运用.因此,无论从新闻本质还是受众需求出发,研究和探讨短新闻的现场感是电视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针对短新闻现场感的性质、特点并配以获奖新闻案例,探究了现场感在短新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如何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搞好经济宣传与报道?不少电视新闻工作者已经做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笔者认为,确立"人本取向",是搞好电视经济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丁敏 《新闻窗》2007,(6):49-50
新闻节目策划能力是一个媒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媒体在新闻大战中占尽先机、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手段。民生新闻之所以离不开节目策划,正是建立在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各级各类电视媒体寻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地冲击,也给电视媒体所具有的及时性、生动性等特点带来了严峻挑战.这就要求电视编辑记者改变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在现场报道上做出特色.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大大缩短电视媒体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电视新闻更加的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行的电视媒体是按行政区划分设置的,中央级媒体和省级媒体的覆盖面相对广泛,而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大多是辖区内采制,播报区域性新闻、信息资源上处于劣势。与纸质媒体和广播、网络媒体不同,电视  相似文献   

8.
江斌 《新闻世界》2010,(7):16-17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新闻越发重要,做活电视经济新闻,报道选题要具有贴近性、采写角度要具有通俗性、写作语言要具有易懂性、数据运用要具有形象性、后期制作要具有可视性,使电视经济新闻面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经济新闻真正地具有可视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电视媒体中各种大型活动的涌现,顺应了电视媒体的发展。电视媒体主动策划大型活动,用"大型活动"产生的影响来塑造电视品牌,提高观众满意度和绿色收视率,从而扩大市场份额的广告投放量,最终推动大型活动以及电视业的发展。在大型活动的策划、运作、实施中,新闻策划凸显出重要的地位。新闻策划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的成败。一、电视媒体大型活动和新闻策划的关系电视媒体大型活动与新闻传播总是相伴而生。越是大  相似文献   

10.
短视频这一新型传播形式,具有播放效率高、收视成本低、互动性强的诸多优势.伴随短视频风口的出现,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遇到时代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为了进一步解析电视民生新闻在短视频风口下的创新发展之路,本文总结了短视频新闻传播特点,同时提出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希望进一步发挥电视媒体品牌优势,在短视频风口下重塑民生新闻的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支持电视民生新闻走出全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民生类新闻在我国各级电视媒体特别是省、市级电视台中异军突起,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它以贴近性强,服务百姓生活等特色而广受电视观众的宠爱,收视率飙升。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进一步办好民生类新闻节目,已经成为提高收视率及知名度的一个重要举措。新一轮新闻改革也因“民生新闻”大战导致竞争趋于白热化.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主要是指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的关联.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融媒体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给电视民生新闻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要抓住这一机遇,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上进行突破创新,实现和融媒体技术的良好融合,进而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 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谢霈 《新闻世界》2012,(8):38-39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微博等平台的不断衍生,发表新闻评论不再是媒体的独权,越来越多的网友通过网络这一平台针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观点,而网络也很好的利用这一发展趋势,不断扩大自己在新闻评论中所占的份额,这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来说,是极大的冲击。电视媒体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其评论的时效性、个性、权威性、互动性,获得更多的收视关注,成为了其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经济的信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获取经济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电视的经济新闻,所以,提高电视经济新闻的质量水平就已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电视经济新闻的采访与制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电视经济新闻是指电视媒体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的重要事实的及时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经济新闻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经济新闻的非事件性和抽象性,使得电视摄像机难以捕捉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电视画面难以具有可视性。如何生动活泼地报道经济领域的变动,成为困扰电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郭琛 《采.写.编》2017,(5):118-119
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信息,都离不开创新,从而不断完善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应该从内容选择、采编组织、媒体联动、效果评价等方面来研究,并推进电视时政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历来是电视媒体的优势节目,自诞生之日起,由于其平民化选题、平民化视角和平民化诉求的报道方式,迅速圈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改变传统媒体格局的同时,也使得受众的新闻接收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处不在的海量化新媒体新闻在民生新闻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分流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观众群体,使其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下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民生新闻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必须创新改变,积极融入新媒体,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林鑫 《记者摇篮》2009,(11):50-50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作为舆论载体的新闻传媒对社会生活施行的监督。电视舆论监督性报道的兴起,是新时期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必然要求,这就决定电视与舆论监督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电视媒体进行报道,都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批评揭露一个典型,警醒教育一大片,这正是电视舆论监督的真谛。近年来,各式各样的民生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针砭时弊,倾听百姓心声的节日宗旨受到了普通百姓的关注和欢迎,可以说,电视报道是实现舆论监督较好的报道形式,而舆论监督是电视报道的一项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电视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加上信息时代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更新,电视媒体面临着新媒体发展的严峻考验。新时期如何提高电视媒体的竞争力,发挥电视媒体信息传递和新闻传播的独特优势,是媒体及新闻界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新时期环境下,电视采编工作将如何发展,文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产生为新闻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新媒体具有优秀的交互性以及实时点播特征,使得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也为传统电视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机遇,同时提出创设品牌栏目以及保障新闻质量等应对新媒体环境冲击的措施,以期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