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每天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在简单生活中品尝着因为读书、思考而拥有的人生厚度和广度,生活不再是时间的重复,而是新鲜又具挑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时常在新华书店的书海中徜徉,眷恋着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书籍。那些书让我读  相似文献   

2.
一直说不清是我恋上了书还是书恋上了我,自打我识字那天开始,便和书结下了难解之缘,陷进了阅读的城堡。在没有领会到阅读的快乐之前,算是为读而读。对书的那份情结,是在上初二时的那个暑假中慢慢滋长起来的。在那个火热的季节  相似文献   

3.
李镇西 《班主任》2011,(7):66-67
我们学校有一个自愿报名组成的读书会。大家定期围绕一些书籍交流心得,分享快乐。记得在今年三月的读书会活动中,有的老师问我:"有的教育理论书我读不懂,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读不懂就不要读!"其实这个问题也曾经是我的苦恼,我也曾经为读不懂一些高深的理论书而自卑。后来我读博  相似文献   

4.
    
我和书结缘是一件极偶然的事。那时,我刚上三年级,一次课间跳皮筋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我一下子扑倒在地,左手臂正好摔在路沿上,造成粉碎性骨折。在住院期间,我经常因为痛而掉眼泪。妈妈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买了一些书读给我听,什么《中华少年风采录》啦、《身残志坚的爱迪生》啦,等等。说来也怪,以后的日子我不再流泪了。我知道,是书给了我力量,是书中的英雄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从此,我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读书真好     
读了冰心奶奶的《忆读书》,我有种志同道合的感觉,因为我也是爱书之人。当然我所读的书只是茫茫的冰山一角,更不能与冰心奶奶的博览群书相提并论,但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真好!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所在吧。21世纪的阳光洒满我们读书的路,飘一路欢歌,留一串笑语,携一路温馨———只因为读书的惬意。我们读书不再是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不再是为了“光耀门楣”;更不是为了“敲开官府的大门”,只是为了再度震响那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去读书。“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不错,读一本好书胜交十个好朋友。烦闷时,捧一本…  相似文献   

6.
在这里 ,我想和青少年朋友谈一些创作的甘苦 ,或许能给热爱文学创作的青少年朋友们一些启发。悟回想自己所走过的路 ,我认为关键在一个“悟”字。一是读书中要有悟。有些人一辈子读了很多书 ,走路、吃饭、坐车都在看 ,且在书上划了许多红杠杠 ,然而他只限于读 ,只限于了解 ,只限于看热闹 ,站在书中而没有跳出书外 ,书越读越厚 ,而不是越读越薄。这样 ,也就读不出文章的精髓 ,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 ,更别说解读作者的密码了。我认为一般的书可速读、泛读 ,了解一下就行了 ,但优秀的书 ,尤其是自己觉得有帮助、有用的书 ,一定要精读 ,反复咀嚼 ,…  相似文献   

7.
把书读活     
少年朋友,你们知道吗?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这个人顶多也就是个长着两只脚的书橱。应当说,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这样,读书才算读到家了。  相似文献   

8.
“我不再做乖乖女”,这句直率而大胆的青春宣言由刘小萌在《我不再做“乖乖女”》一书中勇敢地喊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我读书的经历以及阅读对于创作、对于人生的影响,希望同大家一起分享。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我是1955年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农村,十  相似文献   

10.
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我今年87岁了,从7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听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一精其选。二解其言,三知其意,四明其理。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人类所完成的一项最了不起的也是最困难的技巧——怎样阅读。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读老师指定的书。老师指定读《白鲸》,我不喜欢它,没有读,我以为我赢了。可实际上,我输了。后来,我还是读了它,而且每读一遍,我都发现一种新的乐趣。什么是名著呢?名著就是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你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为什么你应该阅读名著,并且要学会欣赏它们?我提出三条充足的理由:第一,名著开阔你的眼界;第  相似文献   

12.
读你千遍     
四季轮回,人生苦短,而我幸有书的陪伴,结一段书缘,页页心心,心心相印。书中四季像在描绘我的人生线路,我愿用一生去读你,千遍也不厌。  相似文献   

13.
读你千遍     
四季轮回,人生苦短,而我幸有书的陪伴,结一段书缘,页页心心,心心相印。书中四季像在描绘我的人生线路,我愿用一生去读你,千遍也不厌。  相似文献   

1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我远航的帆。人要读书,要读一辈子的书。读古人,读现代人,读英雄,读小人,读世界,读自己,读生的欢乐,读死的安逸。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天空,在书中找寻自己的闪光点和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相似文献   

15.
似水年华     
吊儿郎当的我在吊儿郎当中荡过无数无聊日子。高二,分科。我读文。没有任何理由,突发奇想罢我并不会因梦想而读文,因为缥缈的梦与我无缘……零碎的一天在无数碎片中拼成一片。(一) 下课铃响后习惯性地狂奔去食堂,几经折腾,我飞快地逃离了这聒噪的非人之地。不由自主,我荡到了阅览室,我的行踪一向没有计划,这里的一切与那非人之地却又每日非去不可之地形成巨大的反差。一些同学(大概是文科高材生)在书架前有气无力地似乎又津津有味地啃着各类书本。我随手拣了一本书,漫不经心地看,昏昏欲睡的我在墙角胡思乱想,至于手中的书,早已不再理会…  相似文献   

16.
巴述丽 《家长》2010,(5):12-13
我喜欢在安静闲逸的清晨捧书而读,给休憩的心灵以慰藉;也喜欢在稍有睡意的午间展卷而读,让慵懒的心情陡然振奋;还喜欢在星斗满天的夜晚摊书而读,让宁静的心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7.
做历史老师,喜欢读本专业的书。在我所读的史学著作中,能让我反复阅读,而每读必有所获的,首推钱穆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 《中国德育》2008,(10):8-12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我读书的经历以及阅读对于创作以及人生的影响,希望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9.
冯仑 《作文》2023,(19):52-53
<正>读书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应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少年时代,因为兴趣读了很多书,后来读书为我创造了就业机会。我在十四五岁时开始读历史书,读政治书,特别是读一些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书籍。后来上了大学,就选择了政治经济学,读社会主义理论有关书籍。结果在做生意之前,读书成了我的工作,成了我的职业。有些人特别喜欢历史,一辈子只研究历史。我读政治书,工作之后就教政治。一开始是因为兴趣读书,后来读书竟成了我的工作,这是很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20.
<正>我童年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书越多,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薄;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我读书的经历以及阅读对于创作以及人生的影响,希望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