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应用的发展及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改造和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经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现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三相交流配电网中性点与大地间电气连接的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可称为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中性点经消弧线圈、中性点经电阻几种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电网系统的发展、变革和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等角度做出了相关探讨和研究,并介绍了中性点方式发生的巨大改变,同时提出了各种建议,总结了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在电网运行中,如果高压侧中性点是直接接地运行方式或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当变压器的高压测发生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时,发电机的中性点产生位移电压(传递过电压),及对电网产生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变电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的可靠与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对电网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方法进行介绍,在选择电网中主变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应做到既不使接地点数目过多,也不能使接地点太少来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的运行,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接地方式变得非常重要。文章对各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电网的发展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供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过电压和绝缘的配合,继电保护,接地设计等多个因素,而且对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人身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目前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四种,本文对这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在配电网中,中压供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到的方面极为广泛,是一项技术、经济、安全等综合性高的工作,需要将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再施工。在供配电系统中,随着中压电网不接地方式的扩大以及电缆馈线回路的不断增多,中压电网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优化电网中性点,采用科学的接地方式,以保证中压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水平、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等等。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接地方式的比较,阐述了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应结合实际电网结构和发展来选择合理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供电系统中的高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和低压系统接地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水平,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等。随着电网运行指标的要求日益提高,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正确选择和消弧线圈的选型就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中,要结合实际因素综合分析,如经济因素、安全供电质量因素、过电压因素、高电位转移因素、电网机电保护的选择性灵敏性以及电弧重燃条件等,确保配电网中性点接地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文章对中压配电网中采用的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对接地技术工艺的利用和选择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旨在为同行日后工作中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继电保护配置、绝缘配合、过电压大小、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等等。怎样根据不同地区的电网、发展阶段的不同、用电对象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接地方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问题。在此结合工程实际,对中性点不接地、小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接接地等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16)
配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与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密切相关。论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集中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各个方式对应的特征及原理进行了详细对比,探寻更加合适的接地方式,以达到降低故障电流,降低过电压及减少通信干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黄佳宁 《大众科技》2009,(9):117-118
随着电网的发展,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造成接地点电弧不易熄灭而产生间歇性弧光过电压.文章阐述了配电系统过电压的情况,以及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系统过电压的影响.对于在配电系统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10kV系统中性点一般采用非有效接地的方式运行,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方式。其中,中性点不接地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1-2小时,大大地增强了10kV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是早期10kV系统应用较多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电缆线路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使10kV系统的电容电流快速增长,单相接地故障时对人身和设备的影响不断增大,须尽快切除接地故障。因此,除了对供电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10kV线路外,广东地区的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由原来中性点不接地或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为了中性点经小电阻直接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及地区中压电网逐渐由过去的以架空线为主转变为以电缆埋地铺设为主,且供电线路越来越长,导致电网接地电容电流增大,其值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安培,使得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电弧无法自熄,加剧了故障程度、加大了故障范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重新选择。本文综合考虑中压电网的运行特性及我国目前的电网建设水平及经济发展的需要,阐述了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宜采用经消弧线圈谐振接地。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4)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广泛接入,电缆线路的占比提高,中低压配网原有的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已无法适应电网的发展。因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多采用三角形接线,若要将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改造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就需要人为的建立一个中性点,目前一般采用Z型变压器来改造。本文首先介绍Z型变压器的结构,然后分析了基本原理,最后探究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