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2005年和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处的发展阶段、务工农民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收入水平等总体特征,探究了促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起步进入加速阶段,外出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和餐饮服务业,从收入上看在疆外务工的人员收入远高于疆内.根据墨玉县发展的实际和调研表明,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加、外出务工预期收入高于务农收入和人均耕地资源量少等.同时,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为低收入户、户均可耕地面积、性别等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充分体现了干旱区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和民族因素等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外出务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素质问题逐渐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农村商品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未来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农村广大在乡青年和学令少年儿童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后备资源。是今后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的主力军。因此,从发展眼光看,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将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应该做为一项战略重点来抓。农村劳动力后备资源素质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农广校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就农广校重新确立培养方向、创新培训模式、开展特色培训、打造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品牌及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发展职业教育,减少素质偏低的劳动力供给,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制约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从整体素质来看仍然较低。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提出了独自的看法,对本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文化创新与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营造国民待遇新制度体系、实施就业经济工程、国际劳务市场一体化、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等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战略与行动方案,为各级政府及部门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雯  张小雷  雷军  杨德刚  杨宇 《资源科学》2009,31(2):185-192
本文根据2005年和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处的发展阶段、务工农民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收入水平等总体特征,探究了促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墨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起步进入加速阶段,外出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和餐饮服务业,从收入上看在疆外务工的人员收入远高于疆内。根据墨玉县发展的实际和调研表明,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包括:县域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剩余劳动力数量增加、外出务工预期收入高于务农收入和人均耕地资源量少等。同时,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为低收入户、户均可耕地面积、性别等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充分体现了干旱区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和民族因素等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外出务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慧  张磊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242-246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欠发达地区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也是关键时期,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对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包括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和科技运用能力)的现状;从主客观条件出发,分析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的因素;从紧抓农民培训、建立产业基地、加强农村建设、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增加农业科技投资等方面出发,探索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农广校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就农广校重新确立培养方向、创新培训模式、开展特色培训、打造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品牌及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蒋和平 《华夏星火》2014,(10):10-10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之路.然而通过对江苏省、四川省、重庆市和河南省等省市的10余个县区市实地调研分析后发现,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虽然发展形式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效益低下.一是规模经营效益普遍偏低.土地租赁、劳动力和农资成本居高不下,农业产业链不健全,附加价值较少等因素使得规模经营效益低下.二是规模经营主体的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一些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和现代企业逐渐进入农业领域,使得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但从受教育水平、新观念新技术的接受、市场意识等方面来看,总体素质还不高.  相似文献   

10.
向恒星  李杰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3):38-39,42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把区域劳务品牌建设作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突破点和战略举措,收到很好的成效。劳务品牌构建中劳动力的专业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这就涉及到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劳务品牌过程中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