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从去年开始,湖北日报对新闻摄影专版进行改革探索,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作了大胆创新,由单纯追求画面冲击力向新闻和形象并重,由单纯摄影向图片和文字并行,由平面向立体转变。坚持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以小见大,以情动人,在“三贴近”上做文章,给读者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经过20多期探索,社会反响较好。3月11日,湖北日报编辑部举办摄影专版新闻业务研讨会。现将有关研讨文章摘要刊发。  相似文献   

2.
田悦 《新闻前哨》2005,(9):93-93
厚报时代,随着读者对图片信息需求的增大,报纸运用新闻图片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除了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显要位置吸引读者眼球外,加大了以新闻摄影专题为内容的摄影专版的力度和深度。过去,很多报纸都设了摄影专版,但这类专版新闻性普遍不强,有的片面追求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有的追求图片的数量,而没有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有的甚至以副刊形式出现于版面。在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专版的重新定位已引起业界的思考。湖北日报摄影部对摄影画刊的探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肖曜 《新闻前哨》2005,(5):66-67
新闻摄影专版是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之一。他是对一个新 闻事件用图片进行连续阐释,或是对不同新闻事件用一个主题 展示。既然冠以新闻,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时代性: 一主题的时代性-一 新闻摄影专版主题与时代同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 主题的选择上,却有区别。正如国人的服装,从一片灰色到五 彩斑斓,我们的专版,也从“高大全”到人文理念贯穿,从基本 上是交响曲到既有交响曲也有轻音乐,从见景难见人,或见人 难见情,到情景交融,景人合一。 在这方面,改版后的湖北日报摄影专版做到了以下几点: 政治主题人性化:如社区良主进程、农民工…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的读图时代,众多的平面媒体里,新闻图片无疑是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前些年都市报刚刚兴起的时候,许多报纸都在头版上选用一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大图,一些党报还竞相开辟了摄影专版。辽宁日报自2000年以来,也开办"视点"摄影专版、"记者行动"摄影专栏,摄影专版每月两期,坚持至今。"视点"已成为辽宁日报最受读者喜爱的版面之一。摄影专版要真正做到读者喜闻乐见,"四个坚持"尤其重要。党报的摄影专版要坚持新闻党性原则新闻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在新闻工作中的必然反应。弘扬正气是党报摄影专版宣传的主  相似文献   

5.
刘琰沁 《新闻前哨》2009,(10):51-52
《焦点》作为《湖北日报》的新闻摄影专版,从2004年创办至今,一直备受关注。纵观《焦点》报道,可以说它强调图文的融合与延伸,追求视觉冲击的同时注重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文化含义。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焦点》保持着新闻报道的地域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6.
徐明 《新闻战线》2012,(7):102-103
新闻摄影专版图文并重,情景交融,成为报纸版面的看点与亮点。新闻事实不能被策划,新闻报道却需要精心策划。近年来,独立的新闻摄影报道在平面媒体上迅速崛起,报纸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新闻摄影专版。新闻摄影专版以鲜明的主题思想、连贯的叙事方式、形象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以情制胜     
田悦 《新闻前哨》2005,(5):65-65
湖北日报摄影专版自去年开始,改变过去偏向副刊化的模式,在新闻性和表现特色上做足章。它注重情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主题虽小,但内涵深刻,为广大人民所关心。它最大的特点是:接近生活,突出情感,以情制胜。  相似文献   

8.
进入2007年,随着改版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襄樊日报在新闻摄影上又开始向新的高度攀登。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回头翻看襄樊日报每周六第四版彩色的"新闻相册"摄影专版,一些前来交流参观的业内人士不由得称赞:"襄樊日报的‘新闻相册’是在用图片讲述故事,好,好!"  相似文献   

9.
王威 《新闻前哨》2011,(7):50-51
2010年4月16日,由湖北日报摄影部记者独立承担的摄影深度报道专版焦点《我是一只小江蚁》,以流媒体的形式在湖北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首尝报纸新闻摄影和电视节目的融合之路。截止目前,"视界·焦点"已播出50余期,成为都市频道每周一期固定播出的专栏,在全国开创了省级党报新闻摄影与电视合作,互利开发"用影像做深度报道"的先河。"视界·焦点"利用纸质媒体深度报道选材重大、视角宏观、分析深入、  相似文献   

10.
湖北日报《焦点》摄影专版,聚焦社会热点,运用图片与文字互补互动的形式,实现了两者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其策划与实施者的追求与智慧跃然纸上。本文评析其创新特色,指出白璧微瑕,对打造有持久影响力的品牌专版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当今我国纸质媒体已争相进入"读图"时代:增大图片使用篇幅,增加图片使用数量,更多的报纸则纷纷开辟或增加新闻摄影专版.一时间,新闻摄影专版成了诸多纸质媒体高擎"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大旗,加强新闻图片报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湖北日报《焦点》摄影专版,聚焦社会热点,运用图片与文字互补互动的形式,实现了两者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其策划与实施者的追求与智慧跃然纸上。本文评析其创新特色,指出白璧微瑕,对打造有持久影响力的品牌专版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威 《新闻前哨》2005,(9):92-92
作为新闻摄影专版文字表述形式之一的“新闻解读”,通过对相关图片的剖析、解说,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和理性的愉悦,进一步增强了图片新闻的深度和厚度。图片新闻也借助“新闻解读”,丰富了报道形式,锻炼了摄影记者的写作能力,造就了图文并茂、情理交融的魅力。一、“新闻解读”关键在一个“透”字湖北日报摄影画刊改版后,我先后拍摄过不下十个专题,但真正接触“新闻解读”的写作还是近几期的事。说实话,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摄影经验的记者,自己在拍摄新闻摄影专题时,感到困难的不是画面的拍摄与舍取,而是对新闻事件和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变革,我们湖北日报经济专版(二版)近年来在编辑观念、组版模式、版面特色上进行了摸索实践。我们主要体会有: 一、以大经济观念办好专版 1992年前,湖北日报对二版编辑方针和组版思想曾先后作过几次变动。最初提出3个为主的办报思想。即以经济新闻为主、以地力新闻为主、以综合新闻为主。实施中,3个为主实际上只是一个为主:即地方综合新闻为主,读者称之为杂版。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二版便改为经济专版。编辑方针变来变去,反映了我们的报道思想还不大明确,思维方式仍陈旧。由于把二版看成是照顾方方面面、能提供报纸“泄洪”的剩余阵地的观念,从而造成转文多,上层稿多,大块稿多,花色品种少,专版不专,小专栏不小,专栏无名优等现象,二版长期陷于发稿的随意性与被动组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08,(5):I0001-I0002
2007浙江省新闻摄影年赛3月14日在绍兴揭晓。在全省摄影记者选送的465幅(组)摄影作品中,共评选出金奖12件、银奖18件铜奖50件。在同日举行的全省报纸摄影专版评选中,还产生了"十佳"优秀摄影专版。本期刊登的是获得金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陈岩 《新闻前哨》2013,(5):12-12
16日举行的主题讨论会上,中国记协特别邀请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记协介绍"我是建设者"大讨论。3月22日《湖北日报》刊发了《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鲜明提出了"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意识,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来信引发了全省新闻战线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深入思考。《湖北日报》及时启动征文活动,截至4月15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湖北日报》连续刊发16期、22篇来自社会各界的征文,还以三个专版分别刊发了老新闻工作者、高校新闻院系负责人、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摄影界这两年广泛的提到一个新兴词——流媒体。它指把动态影像,静态影像,声音及图表等结合在一起,在网上展示的一种影像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纸媒新闻摄影如何利用新媒体方式打开新的战场,积极的转型或许是一条必经之路。而由单纯的图片向更为多元化的"流媒体"报道方式发展则是抢占新一轮新闻摄影革命的滩头。探索阶段的道路并不好走但却必须要走,纸媒视觉部门如何迈出并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两翼的快乐     
文字和摄影,被称为报纸宣传的两翼,所谓"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倘缺其一,便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报纸。而我为能在湖北日报先后从事"两翼"的工作而自豪。 1980年,我从湖北广播电视学校新闻专业毕业分配到湖北日报当摄影记者,一干就是20多年。2001年,又从摄影记者岗位转为文字记者,一晃又3年。细想此段新闻历程,转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都市报把照片地位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都市报头版只用一张大照片做"封面"。另外,在读图时代视觉优先的大背景下,许多报纸为了争夺读者,还纷纷开出摄影专版。摄影专版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同是摄影专版,各报大不相同。有的版面是一个主题、多镜头叙述;有的是以一个大事件为中心,多角度、多侧面表现……各种形式不一而足。摄影专版的开设,为新闻摄影开辟了一个广阔空间,精彩的图片专版以其形象直观、现场感强、有震撼力等特点受到读者欢迎。当然,随着摄影专版越开越多,其  相似文献   

20.
王强 《记者摇篮》2008,(4):61-62
关于专题摄影报道的争论,是最近新闻摄影范畴的热门话题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经在平面纸媒上大出风头的专题摄影报道,现在却有进入"寒冬"期的感觉。很多报刊开始压缩专题摄影报道的版面,有的甚至干脆取消了摄影专版。图片编辑们望"片"兴叹——"好专题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