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清代嘉庆年间,朝廷新任命了一个韩姓官员到福建出任学政一职,学政是主管全省文教科考工作的,虽然不主持行政事务,但位置很重要、按照当时的风气,  相似文献   

2.
作为晚清一名重要朝臣,张之洞的大部分事业是在湖北建立的,尤其是对湖北教育事业的发展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曾出任湖北学政、湖广总督等重要官职。实际工作加深了他对科举考试和学堂考试的一定认识,加上自身具备的"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和"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的学术、人才观,形成了他独特的考试思想。  相似文献   

3.
倡导自学风气建设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学风气的养成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有着优良的自学传统,然而当前我国社会自学风气严重缺失,学生自学能力十分低下.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倡导自学风气,从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学政是清代管理地方学务的最高职官,负责主持岁考、科考和院试。在晚清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学政群体"衡文课士"的内容和标准也出现变化,并对科举士子产生了影响,波及到士林风气振荡,形成了广泛的文化效应。晚清学风变迁在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以督学为任的学政在不同地域学风变迁中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学学术风气的考察指标李硕豪大学作为学术机构,学术风气乃其生命所系。考察一所大学是否优秀,它的学术风气状况理应成为一条重要指标。但考察大学学术风气应从何处着手?这是一个在我国高教理论界尚未得到充分讨论的问题。为此,本文拟在界定大学学术风气概念和分析其...  相似文献   

6.
嘉道时期常州学派著名学者李兆洛不仅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他积极倡导经世致用,并且身体力行,在舆地方面卓有建树,在漕、盐、河等政务方面多有建言;他不仅致力于消除学术界长期以来无谓的“汉宋之争”,而且还积极刊刻庄存与等清代今文经学家的著作,传播学术文化;其学术交往对于龚自珍、魏源等晚清经世派思想家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嘉道时期学术风气转向与经世学术形成之重要风向标。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情况下,以行政权力管理学术固然不可取,完全靠学术力量进行管理也是难以应付单位内外的复杂情况。闫玫在10月19日《光明日报》撰文认为,要对高校实现有效管理,最需要既通晓为学之道,又有行政管理之能,能够把学术和行政结合起来的“学政”型管理人才。“学政”需要通晓为学之道,但大不必以学为能。学  相似文献   

8.
朱筠是清中期一位著名学者,倡导识字通经,毕生重视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一生培养了大量人才。他在出任安徽学政时,一方面以识字通经教育安徽士子,有力改变了安徽学风;另一方面对幕中宾客学风产生影响,使许多幕宾实现了学术的转向。朱筠的教育活动推动了乾嘉朴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标准考试是美国大学招考的重要形式,在美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标准考试。最常见的标准考试有两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和学术能力评估考试(SAT)。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国标准考试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风对培养人才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学风不只是学生的学习风气,也涉及师风师德、学术风气、政治学习和领导作风。要全面建设高校学风,就要教育激励和以规章来约束学生努力学习,以师风师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以学术道德规范学生学习和研究,以领导作风建设保证学生学习环境,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学业考试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考试是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发挥学业考试的功能,对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高校的学业考试是检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抓学业考试就是抓教学质量.在全面、客观地认识高等学校学业考试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高等学校学业考试过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建立和完善电子试题库,严格实行教考分离;具体、细化考试过程,加强系级考试管理规范化;取消补考制度,建立重修制度,有利于高校形成良好的学、教氛围,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制科是皇帝临时下诏设置的考试科目,乾隆朝开设“保举经学”制科,是在乾隆帝特别尊崇和重视研习儒家经典的历史背景下举行的。保举经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此科取中者仅4人,均是明经行修之士,名实相符,众望所归。它虽只举行了一次,但对清代学风的转变和国史馆修史中“儒林传”的确立,有很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检测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成人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人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多伦多大学与麦吉尔大学是加拿大顶尖大学,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其卓越高效的招生考试制度得益于良性的制度环境,即软联邦制的政治环境、多元文化主义的文化环境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招考制度运作中,两所顶尖大学采用"和而不同"的申请模式、"分类引流"的招生模式和"多元一体"的录取模式,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对我国双一流大学招生考试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加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在确保学术筛选公平性的基础上确保生源的多样性,注重纳入学生课内成绩和社会化考试成绩,推动一流大学内部生源的校际流动。  相似文献   

15.
学业考试作为高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一环,不仅起到以考促学的作用,同时对高校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必要的监督,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世界范围看,学业考试仍然是检查高校学生学业最主要的手段。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美国高校的学业考试制度也走在世界前列。通过对已有文献分析,美国高校学业考试独具特色,在保障本科生培养质量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举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早已在百年前退出历史舞台,但考试选才这种方式依然存在,科举学因此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科举“追求至公”具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与普适性;科举促进社会流动对改善当今社会结构具有积极示范意义;科举立法缜密确保考试权威公正亟待当今考试法治借鉴。科举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不仅体现在对当今教育考试制度建设的启发借鉴上,还可延展到教育乃至政治领域的许多方面,从科举的公平性、社会流动、考试立法等角度谈古论今,仅是科举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之“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7.
学业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与人才评价制度,具有测评、反馈、激励、管理等多种功能,对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目前由于对高校学业考试的概念、性质认识不清以及功能异化等原因导致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在厘清高校学业考试概念、辨明其性质的基础上,从考试功能的视角具体分析了我国高校学业考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 ,具有相对公正性、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和较强的凝聚力等显著优点。同时也有考试内容僵化、学风浮薄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等消极影响。但两相比较 ,科举利大于弊。清废科举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深刻的教训。其仓促废除科举而无相应的替代制度 ,对准备科举者的出路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 ,导致人心的急速流失、政局的更加混乱和政权顷刻间的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9.
废除科举是历史发展和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它促进了西方教育制度和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传统学术的转型,使得新式知识分子得以形成。但也应看到,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打破权力垄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推动儒学的传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理性总结科举制度的功过是非,对今天的教育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考")是别于"学校教育"的另一种教育形式.他们同属于中国高等教育制度。自考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优秀传统,是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自考是穷国办大教育的伟大创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形式。应遵循邓小平关于"办学校"与"自学"两种办法的思想,使自考进一步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