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教育部发布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以来,全国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文检课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高校文检课1986—1987年是一个发展高潮,但1988年以来进展不理想。目前是“逆水行舟”。处于滑坡状态,做为高校之一的我们邢台师专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我校开设文检课起步较晚,从88年下半年起先后在中文系,政史系断断续续开了5个学年,目前,文检课处于停顿状态。我对讲授文检课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师范专科学校开设文检课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教委的文件精神,大专院校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提高他们利用文献的能力,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关键。在当今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已与过去不大相伺,要求培养的人才既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又有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处理和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文检课正是引导学生掌握情报和运用情报信息,提高检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与大学生"文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本着从宏观着眼从实处抓起的精神,针对我国目前各大学及图书馆资料室淡化“文检课”的现状,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开设“文检课”的现状,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开设“文检课”的必要性以及在大学生与图书资料人员掌握文检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自1984年教委要求在全国高校中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来(以下简称文检课),文检课从起步、发展到目前已经基本稳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开课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5%以上,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但是,文检课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院校将其作为选修课或只开讲座.有的学校甚至完全不开,这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开设文检课的必要性及如何开好此课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献检索的重要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文献检索工作从高校学生中抓起对日后的科研工作做好基础准备具有相当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结合师范学院的特点,具体分析了文检课不能正常开设、甚至不能开设的多方面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一、文检课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二、应注重文检课和专业课的联系;三、通过大量宣传引起重视,可尝试把文检课开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1992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的通知》下发后,许多高校文检课教学上了新的台阶。据调查。1988年底,全国高校中开设文检课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55.8%;高校情报用户的普及率达58.5%,到了1993年,全国已有近700所高校开设文检课。1995年底,全国高校图工委秘书处统计,全国高校累计有150—200万名大学生学过或听过这门课程。同时,拥有一支1600多万人的专、兼职文检课教师队伍。可以说,文检课在80年代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普及、推广后,90年代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深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高校文检教育起步晚,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文检课的发展也极不平衡,目前大多处在初步发展和建设阶段,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和解决。 存在的问题 1.认识问题 领导重视不够。虽然国家教委就文检课的开设、改进、发展和教学基本要求,曾三次发文全国各省市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然而一些省市的教育部门却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更没有督促检查。加之1966年以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基础课,文献检索课与其它高校基础课相比,是一门年轻的课程。自1984年教育部下达有关文件以来,各个高校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目前在重点院校及其它本科院校,文献检索课已成为每位在校生的必修课,并有专职的教师队伍,系统的教学安排,成为象英语和政治课一样的基础课。然而在专科院校,除一些开展较早、较好的院校外,相当一部分学校文检课教学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各方面重视程度够,其次师资力量缺乏,以及检索实习工具书,检索设备不配套等也是主要原因。为了推动文检课在我校的开展,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文…  相似文献   

7.
文献检索课(简称文检课)是高校图书馆开设的一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技能方法课,是图书馆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网络化程度的深入,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能力亟待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面临改革。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网络课程。人们在高校图书馆主页中设立明显的链接,并使之成为图书馆远程教育的重要部分,由此拓宽了图书馆服务,形成图书馆远程教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改革文检课教学,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检索课作为各个大专院校的公共课,是一门以介绍检索基础理论和各种检索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方法课。本文阐述了文检课在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当前文检课开设现状,提出文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9.
自从国家教委规定在我国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九年来,全国大部分高校都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地开设了这门课,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方法,出版了一些好书和教材,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也正在形成和壮大。至今,文检课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已占据了一席之地,它逐渐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下面结合化学化工情报教育,谈谈这门课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文检课在信息时代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文检课开设现状提出了一定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检课自1984年教育部颁文开设以来,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此课10年有余,针对民族院校在生源、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要从6方面入手,为开设文检课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21世纪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文检”课的开设对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科研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文检”课通过讲授科学的检索理论、检索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提高了信息意识,掌握了迅速而有效地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方法。所以“文检”课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重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先进设备的引进与利用,对“文检”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种偏重手工检索(以下简称手检)教学,而忽视计算机检索(以下简称机检)教学的倾向必须扭转。一、加强机检教学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检课自1984年教育部颁文开设以来,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此课10年有余,针对民族院校在生源、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要从6方面入手,为开设文检课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21世纪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下简称“文检课”)的文件精神,配合学校“主辅修制”教育,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指导初中学生利用工具书能力,从86年春季起,先后对我校中文、政史等八个系选修“文检课”学生开设了此课程,累计听课人数869人,教学总学时为690课时,开课面达80%。经过几年实践,“文检课”从无到有,从选修课发展到必修课,取得了良好效  相似文献   

15.
<正> 1986年青岛全国文检课教学研讨会期间展出文检课教材100余种,1987年哈尔滨全国文检课教学研讨会又展出各校新编教材、讲义、实习指导书70余种。随后,以全国高校图情委主持编辑的文检课系列教材24个分册,也已陆续出版。这为高校文检课的普及、提高、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钦州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开设文检课存在教学环境薄弱、师资队伍欠缺等问题。新建本科院校文检课教学的创新策略:以学生需求为核心制定教学目标;紧跟时代的发展确定教学内容;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建设课程网站支撑教学;融入专业课教学;通过研究推动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是为了让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掌握知识情报的意识,具有获取与利用文献的技能。 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从一九八二年起就承担了在中文系和历史系开《中文工具书》课的任务。一九八四年二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后,在学校的支持下,我馆于一九八五年在全校文科和理科各个专业分别开了《社科  相似文献   

18.
一、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历史回顾1984年2月,原教育部颁发了《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通知对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文检课)的内容、目的要求、教学方式方法、教师队伍、教材建设等作了原则规定,对启动我国高校文检课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院校开设“文检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他们的情报意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专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是为了时代的需要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践证明.文检课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起到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具有其深远意义.但在中专学校开这门课,还是初步尝试,处于探索阶段.要使它在中专教育中,赢得其应有的地位,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取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