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许多动物的“先进科学仪器”比人类的要高明得多。鲶(nián)鱼的“地动仪”。日本位于地球上的多震地区,有很多地方饲养鲶鱼,用来预测地震。科学家研究发现,鲶鱼对轻微震动十分灵敏。地震所引起的微弱电流变化,鲶鱼的感受器都能觉察到。螳螂(tánɡlánɡ)的“瞄准仪”。螳螂把两只复眼得到的信号传到大脑,头部便瞄准目标。头部迅速转动以压缩感觉神经使它弯曲,又把另一个信号传给大脑,大脑根据这两种信号的综合,指挥双臂(bì)对准目标猛(měnɡ)然袭(xí)击,准确率极高。海豚(tún)的“回声定位器”。海豚头部的瓣膜(bànmó)和气囊(…  相似文献   

2.
雄螳螂在交配中有无生命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斌 《生物学教学》2001,26(2):38-38
人们都知道雌螳螂在交配时会咬掉可怜的雄螳螂的头。雌螳螂这样做是要使雄螳螂的躯体从其大脑的抑制下解脱出来,以便能更得力地进行交配。完事后雌的便把雄的吃掉。然而,科学家对中华螳螂交配所做的一次详细的研究,证明人们的看法错了。这两位美国科学家把螳螂卵养成螳螂,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交配进行观察。一些螳螂在未被互相引见之前吃得饱饱的,一些则在交配前饿了5至11天,还有一些饿了3至5天。  相似文献   

3.
小螳螂出世     
不知何时,我家花盆中有了一个螳螂巢。今天中午吃过饭,我去观察它们。咦?大螳螂们不见了,在离巢不远处有一个小嫩芽慢慢蠕动,心想:嫩芽怎么会动呢?我拿放大镜一看,呀!小螳螂出世了。过了一会,巢上出现两个绿点儿,看上去很像小螳螂的脑袋和眼睛。绿色越来越大,突然,一只小螳螂头猛一抬,拔出一对镰()刀似的前足,随后拔出后足。最后小螳螂腿一蹬,掉下来竟悬在半空中,仔细一看原来有一根细细的“安全带”。不一会儿,上百只螳螂一齐下来,爬了出来。小螳螂出世真有趣。指导老师:艾自湘小螳螂出世$湖南省邵阳市城南小学@李俊…  相似文献   

4.
秋风送爽,生活在青青绿草中的雄螳螂格外活跃。它们挺直了胸膛,伸直了颈项,扇动着双翅,不断发出“嚓嚓”的响声,百般地向雌螳螂发出求爱的信号。然而一旦举行“婚礼”,雄螳螂往往成为“爱情”的牺牲品。即使如此,雄螳螂仍然义无反顾地为“爱情”赴汤蹈火,勇敢地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5.
螳螂性格凶猛,身体修长,举着两把大刀,可威风了。可是螳螂家族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在雌螳螂与雄螳螂的新婚之夜,雌螳螂会趁雄螳螂不备,从其头部开始,一点一点地将其吃光。当然,并不是所有雄螳螂都会被吃掉,只有当雌螳螂处于饥饿状态时才会发生这种状况。因为在繁殖季节,母螳螂胃口大增,必须摄入大量营养才能保证后代的健康,但  相似文献   

6.
中华绿螳螂     
所属科目:螳螂目螳螂科螳螂,亦称刀螂,体长70-100毫米,体大型,全体绿色或褐色,头部呈三角形。螳螂目昆虫通称螳螂,有大刀螂、拒  相似文献   

7.
饲养螳螂一、观察目的:有人认为螳螂交配时,雌螳螂要吃掉雄螳螂的头部,才能完成交配。本实验是为了验证这一现象的真实性而设计的。二、观察内容:1.螳螂吃什么、怎样吃、一天能吃多少,2.交配情况怎样,3.雄螳螂的头会不会被雌螳螂吃掉,4.产出来的卵是怎样的。三、观察时间:8月下旬~10月下旬(霜降之前)。  相似文献   

8.
螳螂     
螳螂的头呈三角形,有两只大大的复眼,两条触角又细又长。它的前足像两把大刀,是捕捉食物、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小朋友,螳螂吃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啊。螳螂@山竹~~  相似文献   

9.
与虫共舞     
之一 螳螂 一天,我在草地上玩耍。忽然,看见一只螳螂和一只蝗虫正在"比武"呢! 蝗虫先给螳螂来了个"下马威","砰"的一声,螳螂摔了个跟斗。螳螂爬了起来,抡起两把"大刀"砍向蝗虫。蝗虫躲过"大刀",又是一脚。螳螂跌了个"嘴啃泥"。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给小朋友上看图讲述《猴子过河》,讲到一半,一只螳螂突然出现在教室的墙角上,小朋友们大声叫喊起来:“捉螳螂,捉螳螂。”课堂一片混乱。当时,我心里也有些焦急。为了把这节语言课上好,我苦口婆心叫大家坐好继续上课,但无法使孩子们安静下来。于是,我就因势利导,把墙上的螳螂捉下来。这下三十多双眼睛盯着我手中的螳螂,教室里静下来了。他们望着我,猜想老师把螳螂给谁?趁此机会,我先让小朋友观察螳螂的外形特征,然后讲解螳螂的作用。我说:“螳螂有  相似文献   

11.
有趣的发现     
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回故乡玩。我在故乡的一朵花的花枝主干上发现了一个褐色的半椭圆物体,它的表面布满一道道的罗纹。我觉得很好奇,就去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呢?”爸爸说“:这是螳螂巢,里面有螳螂。不久小螳螂就要出世了。”我听了非常高兴,因为我可以仔仔细细地观察小螳螂是怎样出世的了。我在旁边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了左巢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颗小嫩芽。可一细看,不对!嫩芽怎么会动呢?我连忙靠近一些,再仔细一看,哎呀!是螳螂出世了。过了一会儿,巢上出现了一个小绿点,这个小绿点上又有两上小黑点,哦!那是螳螂的脑袋和眼睛。绿点越…  相似文献   

12.
老班和螳螂在教室中进行了最后的博斗,终于老班用宽宏大量的气度感化了螳螂,两人,不,应该是三个生物化敌为友,连蟋蟀和螳螂也惺惺相惜起来。螳螂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决定帮助老班找回还原的方法,这时候,却传来了闹鬼的消息……  相似文献   

13.
螳螂与花草     
一只螳螂飞到一个阳台上,阳台上有一盆花草。花草:“你从哪儿来?”螳螂:“我从野外来。”花草:“野外也有花草吗?”螳螂:“野外遍地都是花草,看都看不完。”花草:“那得有多少花钵呀?”螳螂:“没有花钵呀,是长在地上的。”花草怒道:“不可能,花草就应该长在花钵里,像我一样,你分明是在说谎,野外肯定没有花草。你走吧,我不愿跟一个说谎的家伙呆在一起。”说完,花草再也不理螳螂了。螳螂叹口气,默默地飞走了。思悟之角花草和螳螂的生活半径不一样,知识积累也不一样,互相交流可以互补,固执己见既对自己不利又会伤害别人。螳螂与花草@吕金华…  相似文献   

14.
比克探长     
(三) 谁是凶手? 太阳暖暖的,和风微微的,青青的桔林里,一片宁静,一片温馨。不一会,一只大肚子螳螂挥舞着两把大刀,从地下吃力地爬上一株桔子树来。爬着爬着,突然,她抓住一根树枝不动了……这时候,一只多角蛱蝶,穿着华丽的衣裳,翩翩飞来了。她见了螳螂及她身边的卵鞘,讨好地说:“恭喜呀,螳螂小姐,原来您做妈妈了!”说罢,赶紧飞走了,只怕螳螂过来吃她。  相似文献   

15.
小螳螂学艺     
小螳(tán$)螂(lán$)长得很威武,它认定自己长大了会有出息,所以谁也看不起。一天,妈妈对小螳螂说“:你一天天地长大了,想干点什么呢?”小螳螂说“:我手里有两把大刀,想练武,将来当个英(yīn$)雄(xión$)!”“好!有志气!”妈妈把它送到武术教师猴先生那里学习武艺。小螳螂很骄(jiāo)傲(ào),一定要跟猴先生比试比试武艺。猴先生让它最小的徒弟猴四和小螳螂比武。没想到猴四的猴拳特别厉害,它三拳两脚就打伤了小螳螂的一条腿。小螳螂被送进医院养伤,武术教师猴先生安(ān)慰(wèi)它说:“孩子,猴四的手重,误伤了你,好好养伤,等你的伤好了再…  相似文献   

16.
蜗牛的梦想     
蜗牛整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没有目标,没有梦想。其实他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美丽的梦想,然后去将它实现。一天,蜗牛在草丛里散步,看见螳螂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在习武,练得可带劲了。螳螂那刚柔相济、明快有力的动作深深地吸引了他。在螳螂停下来休息的时候,蜗牛夸奖道:"螳螂大哥,你的武艺真精湛啊!"螳螂一边擦着汗,一边说:"一山还比一山高。武艺比我精湛的勇  相似文献   

17.
蜘蛛战螳螂     
那是星期天早上,我在屋后的树林里看到的一幕——蜘蛛战螳螂。一只小螳螂不知怎的被粘在了一张蜘蛛网上,它拼命地挣扎着想逃走,可就是无济于事。蜘蛛网的晃动引来了一只蜘蛛。这只蜘蛛身子有小拇指粗,灰黑色的身子分为圆圆的两节,八只细长的脚分列身体的两边,头上两根细细的触须不停地摆动着。它爬到离螳螂不远的地方停住了。我一看,心想,一出蜘蛛战螳螂的好戏要上演了。爸爸走过来问:“儿子,看什么呢?”“蜘蛛战螳螂。”“哦。”“你说谁能赢?”“当然是蜘蛛了。”爸爸不假思索地说。“螳螂赢!”我不以为然。我们打赌谁输了谁就洗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螳螂。它披一身绿衣,三对带齿的足善于爬树,两只大刀似的前足,让害虫难以逃生。螳螂的利嘴长在三角形头部的下方,两只眼睛又大又灵活。它肥大的腹部长着两只镶着黑边的绿翅膀,更增添了它英武的气势。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螳螂捕害虫的样子。一旦发现害虫,它会时而穷追猛捕,时而静坐如“守株待兔”。只要它举起那双大刀似的前足向猎物“砍去”的时候,不论大小害虫,都将难逃厄运。而且,螳螂生性好斗,从不捉死虫子,只有活蹦乱跳的虫子才能引起它的捕食兴趣。为了观看螳螂捕虫的精彩表演,我捉了一只蝗虫放在桌子上,蝗虫一蹦,正好被螳螂发现了,…  相似文献   

19.
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读了我一篇谈中国近代史的文章后,送我一首旧诗,其中有这样两句:"撼树蜉蚍称大勇,奋臂挡车有螳螂。"长久以来,我们总把撼树的蜉蚍和挡车的螳螂当作嘲笑对象,认为这是颠扑不破的定  相似文献   

20.
解救公螳螂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在门外草丛里捉了两只螳螂,把它们带回家养在丝瓜叶上。我经常给它们捉蚂蚁和苍蝇吃,它们自己也捉丝瓜叶上的小虫吃。 到了秋天,两只小螳螂变成了两只大螳螂。爸爸告诉我,这是一公一母。有一天,我正在给它们捉蚂蚁吃,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