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新星是宇宙中突然出现的异常明亮的天体,它是恒星爆炸的产物。典型的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天到数周内,它的亮度就会达到最大值,在一两个月之后就变得黯淡。然而目前宇宙中惊现一颗超新星,它有别于同类,简直是异类了。  相似文献   

2.
超新星是宇宙中突然出现的异常明亮的天体,它是恒星爆炸的产物。典型的超新星在爆炸后几天到数周内,它的亮度就会达到最大值,在一两个月之后就变得黯淡。然而目前宇宙中惊现一颗超新星,它有别于同类,简直是异类了。  相似文献   

3.
正中子星是一些恒星演化到末期经过超新星爆炸之后遗留下的致密天体,一颗典型的中子星质量介于太阳质量的1.35到2.1倍,半径则在10到20千米之间(质量越大半径收缩得越小)。中子星的密度非常高,其内部的物质形态极为特殊,在地球上是找不到这类物质的。这使得中子星成为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最为怪异的天体之一。尽管如此,中子星的内部其实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很相似。其中最奇特的是,在中子星的内部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迄今最遥远超新星被证实"暗能量调查"国际科研项目的科学家们利用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在2016年8月探测到一颗罕见的超新星。最近,这颗名为DES16C2nm的超新星被证实为迄今观察到的距离地球最远的超新星。发自这颗超新星的光耗时105亿年才能抵达地球,这几乎是宇宙年龄的四分之三。而且,这还是一颗超亮超新星。超亮超新星的亮度通常比普通超新星高10~100倍。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来自这一超亮超新星  相似文献   

5.
黑洞是宇宙中的神秘天体,许多黑洞是由走到暮年的恒星爆炸后形成。根据一般的天文学理论,如果恒星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8倍或更高,其死亡时就会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I0015-I0016
<正>每一秒钟,就会有一颗超新星在宇宙的某个角落诞生。这是宇宙中最耀眼的事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仅一次爆发就可以让整个星系黯然失色。最近,科学家观测到了一颗名叫SN2014J的Ia类超新星。这类超新星会导致一颗白矮星的彻底毁灭。科学家推测,在两种情况下会形成Ia类超新星。第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双恒星系统中,一颗白矮星逐渐从它的伴星中吸收各种物质,使质量不断增加,直到这颗  相似文献   

7.
科技月历     
沙肠花月芍奋)j万厅五艺.尽Julg天又学家在一个距离10地球1 0000允年的超新星心脏地带发现了一黔在银河系刀床见过的天体。这个少体被喷射出的星体物质包围着,庄超新星爆炸产生。通过欧洲宇肉充片的xMM牛顿鸡寸线望远镜观察发现,:人这颗蓝色的点状物体发射出来加强X射线每6一  相似文献   

8.
从字面理解,人们也许会认为超新星是出现于宇宙中的一颗新的星体。其实不然,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超新星爆发之际,正是恒星毁灭之时。一颗古老恒星,做出一次最闪亮耀眼的“谢幕”,百万年后的今天,天文学家们仍能还原出它昔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行星的形成是发生在恒星形成后不久,比如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是在太阳形成后不久,剩余的尘埃在相互碰撞中形成的。但最近,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行星也有可能形成于恒星生命的末期。美国航天局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在一颗距地球1.3万光年的脉冲星周围,围绕着由碎石组成的盘状物。这颗脉冲星的前身曾是一颗巨型恒星,大约10万年前,该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坍塌,形成了现在的脉冲星。天文学家认为,这个碎石盘很有可能是恒星末期超新星爆炸后产生的,但又未被完全炸飞。这个弥漫着尘埃的碎石盘与导致地球出现的尘埃物质颇…  相似文献   

10.
类星体是宇宙中的神秘天体,它们可能诞生于宇宙历史的第一个10亿年中。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家观测了三颗最遥远处的类星体  相似文献   

11.
每一次爆炸,都会在宇宙中掀起一片腥风血雨;每一次爆炸,都会留下一颗诡异神秘的天体;每一次爆炸,都会引发一串星星的诞生;每一次爆炸,都在制造生命所需的元素;科学家正在苦苦探索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超新星是宇宙中最激烈的天体物理现象。超新星的观测研究,除自身的重要学术意义外,还与当今天体物理其他重要领域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介绍了超新星的观测研究,以及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而探讨了基础研究选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280万年前超新星大爆炸改变人类进化过程?这听起来仿佛是天方夜谭的故事,其实是科学家经过最新研究得出的结论:在距今大约280万年前的某一刻,宇宙中一颗超新星突然发生爆炸,并将其恒星残骸抛向地球,当时的爆炸对地球大气层产生了长时间的影响,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早期的人类祖先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寻找更充裕的食物来源而被迫四处奔波和迁徙,进而逐步改变了人类的进化过程。科学家宣称,随着对超新星如何影响地球进行深入的探讨,将诞生一门新兴的学科——超新星考古学。找到超新星残骸虽然人类很早就记录下了超新星爆发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个国际科学研究小组通过对深空超新星爆炸观测,获得的结论使许多天文学家震惊不已。科学家提出太空中充斥着一种神秘的排斥力,这种排斥力与某一宇宙的引力呈反作用现象,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强大的反引力可能是造成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在近期召开的一次天文学会议上,研究人员的有关报道阐述了这些惊人的结论。新发现对宇宙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揭示宇宙起源乃至最终归宿之类的难解之谜。一个声誉显赫的国际科学研究小组,曾对遥远星空超新星爆炸亮度进行过研究,以期测定瞬间宇宙膨胀速度变化。研究人员期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I0004-I0005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著名的焰火星云(GKPer)是一颗超新星爆发后产生的壮观的残骸物质,早在1901年,天文学家观测到这颗超新星爆发后产生超亮的光芒,成办当时天空中最亮的天体之一。由于这颗超新星位于英仙座方向上,同时也被命名为英仙座GK。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间,天文学家们使用光学望远镜对英仙座GK超新星残骸进行的深入观测,  相似文献   

16.
遥远超新星或许在横跨宇宙的半路上,但它们已经在地球上引起了—场激烈的争论。两年前,天文学家们发现,这些叵星爆炸比预期的暗弱——两者差异的程度相当大,看来要用空间结构本身来解释。超新星反常的暗弱表明,宇宙的膨胀可能正在加速,而不是像宇宙学家一直认为的那样在减速。但是现在八位超新星观测人员担心,他们的引人注目的发现同其它某些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又闪了一下腰 1998年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两颗超新星在爆炸时发出的光比预想的要黯淡许多.科学家一开始以为是射出的光线被星际尘埃遮挡住了,但是进一步的观察否定了这个解释.超新星爆炸有可能产生较弱的光芒吗?超新星的性质使这个猜测也说不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10-310
云南天文台韩占文研究组首次提出了Ia型超新星前身星的碳氧白矮星加上氦星的双星模型。指出一个碳氧白矮星可以通过洛希瓣从一个氦星或者是一个处于亚巨阶段的氦星吸积物质,最后达到其最大稳定质量极限,从而发生Ia型超新星爆炸。这一模型可以解释年轻的Ia型超新星的形成并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超新星考古     
不久前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在距今大约280万年前,在宇宙中一颗超新星发生爆炸并将其恒星残骸抛向地球,这一事件很可能直接影响了我们人类整体进化的发展进程。科学家认为,当时的爆炸离子对地球大气层产生了长时间的轰击过程,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发生显著变化,这迫使早期的人类祖先不得不为适应气候的变化、寻找更充裕的食物来源四处迁徙,进而逐步改变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同位素“铁-60”和“超新星考古学”280万年前发生的事,今天的科学家又如何而知呢?得出这一发现的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研究人员解释称,得出这一论断并非凭空异想,其证据就在于地…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I0011-I0012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04年,德国科学家发现超新星喷射物质沉积在太平洋深海锰铁地壳层.他们使用铁-60放射性同位素探测法,发现此次超新星爆炸大约发生在280万年前,同时,该超新星距离太阳大约10秒差距(天体间距离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