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潘如仪 《教育文汇》2007,(10):52-53
有一次我偶尔问学生:“你们在学校都喜欢上音乐课么?”本以为会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音乐课比语、数、外等主课要生动有趣得多,却没料到,学生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回答:“不喜欢,很无聊的,每次我都要打瞌睡。”听了此话我们很讶然。  相似文献   

2.
常听到音乐教师抱怨说一堂课要在同年级各班中重复上四五回,上到最后的班,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也有教师抱怨说,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容易上,学生学习兴趣很浓,而高年级的音乐课却很难上,学生都变得没什么兴趣了。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并开发学生资源来创生音乐课堂,使音乐课堂局限于教师资源和教材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要给学生一展身手之机小学生好动不好静,数学、语文等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因此,他们很想在音乐、体育、美术课上得到解脱,找到兴奋点。而音乐课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几乎第个学生都能唱上几句流行歌曲,也想像电视里的人物那样放开歌喉,唱唱跳跳...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小学音乐课并非每个孩子都喜欢,在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真正的上好一堂音乐课,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课中感受到快乐,又能学到东西,我想这才是开设音乐课对于学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产生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音乐课的内容和形式不感兴趣,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便产生了一种课堂压抑感,久而久之形成了"厌学"心理.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心境会使人在充满情趣、动机勃发和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心境,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愉悦的课堂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中提高他们音乐审美的能力,变"厌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6.
孩子们都喜欢音乐,却有一部分孩子不爱上音乐课。这是什么原因呢?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音乐中得到快乐,但在音乐课上却不是这样。在欣赏音乐时学生们往往很享受、很放松、很愉快,但由于嗓音或是音准等方面的原因,在唱歌时有些学生并不享受,也不放松,在这件事上没有成功的经验,所以也就不能得到快乐,更不乐于多多尝试。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唱得很好,但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音乐教师更要想尽办法使得音乐课充满趣味性,吸引学生的眼球,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学音乐课基本以综合课为主,每节课都包含歌唱(视唱)、欣赏和创造活动等环节。这些环节作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是可以分割切换的。因此,一堂课能否把教学设计的各环节衔接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程的设计上,注重各个环节的衔接,让每一个环节都富有悬念,让教学流程更加流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满好奇地走入音乐世界--这是富有创意的音乐课的画龙点睛之笔。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和带教工作中,尤其注意课堂环节的衔接,深感这其中也充满了技巧与艺术。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对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一年级是小学阶段基础教学的第一年,是启蒙年、开智年,要抓好一年级音乐基础教学,就必须针对他们爱动、好奇、喜欢音乐舞蹈等特点来设计多种教法,活跃课堂气氛,使之成为儿童开启音乐大门的金钥匙。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每一堂音乐课都要体现出音乐课的特点,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使学生感到自己在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环境中学习。如上课开始,学生进课堂,我选了一段欢…  相似文献   

9.
<正>每当我问及孩子们,"你们喜欢上音乐课吗?"孩子们总会不假思索的高声答道"喜欢",可是真正到了音乐课堂上我发觉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全身心的投入,总是有一些孩子在音乐课上唱出不和谐的"音符",让你的课都无法坚持下去。小学音乐课学生学习习惯差,自控能力弱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音乐课是"副课"是放松课,所以音乐课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如一些所谓的"正课"。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心理上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不少音乐老师都在怨叹音乐课不好上,因为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有的甚至大声喧哗,致使音乐课没法上下去。对此,我就召开了学生座谈会,批评他们只重视数理化,不重视音乐课。没想到竟然有不少学生不同意我的批评。他们说:“我们喜欢唱歌,我们喜欢音乐课。上音乐课,可以使我们从繁重的数理化学习中得到一时的解脱。只不过音乐课所教的那些歌不好听,唱了没劲,不如《爱拼才会赢》有味。”学生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原来学生不爱上音乐课是因为不认可音乐课所学的那些歌曲,不认可那些歌曲的艺术价值。由此,我认识到,要激发学生上好音乐课的积极性,必须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导音乐课教学,以扭转音乐课不好上的困难局面。经过两年的实践,我已获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我曾读过一篇名叫《从李叔同的“三鞠躬”说起》的文章,它写道,李叔同先生在上音乐课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看别的书,他没有立即点破。等到下课后,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才用轻而严肃的声音,温和地对这位同学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说完,微微一鞠躬,表示拜托。又一次,一个学生上音乐课时,趁先生不注意,把痰吐在地板上。李叔同看到了,暂不作声。下课了,他把这位学生叫住,单独对他说:“下次不要把痰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又是微微一鞠躬。还有一次,下音乐课时,最后出去的一位学生无心中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响声。李叔同走出门来,满脸和气地把他叫回去,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温和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上门。”说完又一鞠躬,然后把学生送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相似文献   

12.
常听音乐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一点也不喜欢上音乐课,越来越不听话了,纪律越来越差了。从来没有听到老师反思自己,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音乐课。而走访学生却发现,许多学生双休日都报名参加了校外音乐类的兴趣特长班,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发生呢?我上网百度搜索了一  相似文献   

13.
葛艳芳 《考试周刊》2012,(91):183-183
纵观我国音乐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音乐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要求方面,都过于强调系统化,过分注重技能的练习与掌握,使部分学生望而生畏,陷入了学生爱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的怪圈。  相似文献   

14.
一、形成背景,当前音乐教育一味地追求应试教学,而使音乐课显得枯燥乏味且缺乏艺术感染力,逐步造成音乐学科在学科体系中的萎缩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广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曾有学生说:“音乐课无非就是唱唱听听,而且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一点都无趣。”这一日趋严重的现象,的确给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阴影     
一生中经历的事情太多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慢慢忘却。惟有一件小事不但没有忘却,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越来越清晰,每每忆起都有种锥心的痛。十几年前,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是学校独领风骚的人物,朗诵、作文比赛的第一名总是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班干部的桂冠也都属于我。因此我一直是老师喜欢的好孩子、同学学习的好榜样,我也一直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直到有一天上音乐课……乡村小学是不重视音乐课的,老师一般也不正规地教,即使教也只是教一些社会上都在传唱的流行歌曲。学生在音乐课上干什么的都有。教我们音乐的老师刚代课不几天,是…  相似文献   

16.
布鲁纳说:“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最优教学程序,只能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设计与之相称的理想化程序。”因此,在音乐课上其他任何形式和内容的东西都应该为音乐服务,不管使用何种手段都要深入思考一下:我设计的这个环节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能够促使学生产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是否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体验?  相似文献   

17.
刘涛 《儿童音乐》2010,(3):48-49
长期以来,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学更多地强调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任何结果都必须由教师一人来评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低年级,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蹦蹦跳跳都还不成问题,一节音乐课倒也显得热热闹闹。可到了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再也不愿“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孙冬颖 《天津教育》2013,(13):113-113
新课程教育改革前,音乐课过于注重知识教授,忽略了对学生兴趣以及其他感官方面的培养。而新课程教育改革后,在国内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音乐课虽然注重了培养学生兴趣,但课程的设计又略显空洞,过于强调了在教学形式上的转变和众多辅助工具的组合运用,忽略了知识的传授与实际获得,造成学生在音乐课上除了学会唱些歌曲,学到的知识很少,结果是小学毕业生无法实现与中学音乐课的平滑对接,使我们的小学音乐教育走人了另一个极端。因此,小学音乐课需要研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有所收获,以弥补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音乐教材中,唱歌课占了非常大的比例,相比较欣赏课,学生更喜欢唱歌课,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唱歌。可是真的把一首歌曲"唱会,唱好,会唱",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笔者就如何在音乐课上唱好一首歌,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从小抓起,打下坚实基础1.使用音乐教具。教师应尽量带学生到音乐教室上课,做到上音乐课有多媒体、钢琴或者电子琴等。这些辅助工具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准确的音准、音高,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歌唱注意,使他们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标实施以后,陈旧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了,以前的音乐课上,大多都是教师教、学生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更谈不上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做了一些探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进入音乐的神奇世界音乐是一门感染人的艺术,任何人只要走进音乐的世界,无不为它的神奇魅力倾倒。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之所以不能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