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问题: 作为拓展型的特色课程,古诗词的教学应不同于一般语文教学.但是刚开始这门课的教学时,我很自然地延用了语文教学中"教师找资料,教师讲"等习惯套路.学生先是觉得挺新鲜,可时间一长,别说学生就连我自己都感到厌倦了.拓展课程的学习,又变成了一堂堂语文课,只不过教学范围大一点而已.另外,这样由老师一手导演外加表演的形式也不符合现在二期课改的要求,学生的主动性根本没有体现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其实还是一句无法落实的空话.那么如何才能让拓展课程"古诗词"的学习,突破语文课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比较新鲜、兴奋的状态,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李瑛 《教师》2010,(3):36-37
新课改后,古诗词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少语文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古诗词教学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才能使学生领悟其独特魅力和绚丽光彩。我在近两年“送教下乡”教学活动中,觉得用“一诗四读”法教学古诗词效果显著。下面就以《春望》这首诗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诵读、涵泳、拓展三个维度展开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古诗词教学和现代文教学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如何将古诗词融入现代文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在新课导入、板块衔接、教师点评、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等五个方面融入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让古诗词常驻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就语文选修模块中的古诗词教学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有的放矢讲求效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给选修课程的定位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如何做到有效的拓展与提高,我觉得第一步骤应是教学目标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黄隆芳 《广西教育》2014,(29):103-103
正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把每一个句子都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让学生抄写、背诵。这样教学古诗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厌烦,教学效率也不高。古诗词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吟咏诵读,让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情境,引导学生读准、读懂、读好古诗词,做到立足古诗词教学的"三个层面",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一、直面语言,递进朗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无论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古诗词的意思,首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能量。依照多年古诗词教学经验,从完善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学能力、拓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构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课堂等方面,探索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有古诗词的存在,其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达到116篇。通过讲解这些古诗词,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方法,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想象力,帮助学生领悟意境美、语言美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对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点拨”的方式提升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因 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初中 语文作为语文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进一步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古诗词教学作为初 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一直以来都受到语文教师们的关注。所以,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语文 素质的提升很有帮助。有基于此,我将充分结合我的个人经验, 针对如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法谈一谈 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钱国芬 《天津教育》2023,(27):71-73
<正>语文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为了降低此部分知识的认知难度,教师可以采用“结构化”教学思路开展授课活动,让学生自主探寻与教材古诗词相关的课内外信息,研究古诗词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深度品读古诗词内涵,从整体视角出发认知古诗词,进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质量。对此,为了使“结构化”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阐述了教师通过完善课前准备工作,开展系统化探知活动,改善学生认知效果的教学策略。一、语文“结构化”教学概述  相似文献   

11.
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教学设计、课外拓展,融入现代元素,使学生掌握古诗词阅读的技巧,提高诗词品析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刘春敏 《学苑教育》2023,(18):32-33+36
在新课改的推行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越发重视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学对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为学生自身奠定文化素养的基础,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载体就是古诗词的教学,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通过抓住古诗词的文化美,系统性地设计古诗词的教学,为学生全面展示古诗词带来的文化氛围,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小学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现实意义以及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胡兰 《福建教育》2007,(7):24-26
胡兰老师说得好:“中华民族是习惯了用诗词来表达与记录的民族。”于是,古诗词成了万千学子甚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任何一位语文教师都不会不论古诗词学习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夯实学生文化根基的重要作用。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获得古诗词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一直让许多语文教师备感困惑。本期的“暑期备课”,胡兰等14位老师认为,将相同或相近“主题”的古诗词作品进行同构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胡兰老师的论述高屋建瓴、条分缕析,对一线教师开展古诗词的主题同构教学有指导意义;13篇各个版本、各个年级的教学设计以实例为一线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参考,相信您可以从中获取新的教学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构建古诗词教学的高效课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体验,发现并欣赏语文学习之美。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古诗词教学的素养目标,寻找影响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和古诗词学习效果的问题,通过读写结合、鉴赏教学、创设情境、拓展内容等多样化途径,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学明 《宁夏教育》2022,(11):52-54
文章就语文拓展课“跟着古诗去旅游”的教学进行探讨,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体会古诗词与旅游相结合的乐趣、提高古诗词学习中跨学科案例分析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古诗词拓展学习、深度探究及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方法途径,意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是带动学生良好的品质养成的主要阵地,将文道统一的思想贯彻到语文教学之中更能凸显语文教学的教化功能。因此,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策略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古诗词教学之中。本文从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语文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期为提高初中阶段学校教育的质量拓展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古诗词是重要的教学课程,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境和情操。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渗透古诗词知识点,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古诗词学习习惯,加强对古诗词应用的训练,以此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谢丽雪 《教师》2023,(11):21-23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趣入境,走近诗意,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键。文章作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古诗词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培养其审美情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并对以趣入境的内涵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提出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游戏让学生“入境”,增强教学趣味性;可以以典故让学生“入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以情境让学生“入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可以以体系让学生“入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志平 《广西教育》2023,(1):115-118
本文基于古诗词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建议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利用“诵、唱、讲”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在古诗词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拓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味意境,开阔思路,打开视野,丰厚积累,拉近情感距离,陶冶情操等,但有些拓展贪大求全,不仅没有起到帮助学习的作用,反而扰乱了教学程序,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干扰了文本目标的达成。究其问题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没有充分认识,不明就里的学习、借鉴,导致了拓展的无效;二是拓展的策略方法“时”“势”“度”“量”没有把握好,导致了资料拓展的低效。下面就古诗词教学中女如何把握拓展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